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如何生产出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解决土壤板结,解决土壤酸化才可以生产出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如何生产出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从农产品生产环境抓起,加大环境污染的检测和治理力度,保障农产品的环境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并积极做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

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农产品投入品,严格把控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流程。致力于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养,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环境抓起

农业生产环境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只有加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问题的治理,加大治土治水治环境力度。全面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稳步修复被破坏的农业生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同时积极做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是采集记录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农产品投入品,严格把控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流程。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农产品品牌建设内容

人口:约112万人

人口密度:366人/km2

安溪县(拼音:an xi xian),英文简称Ann Kway,An Xi。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北纬24°50′-25°26′,东经117°36′-118°17′。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108万(2008年3月),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除官桥、湖上、剑斗、白濑等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

安溪是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中国茶叶基地之一。县府驻凤城镇。五代南唐置清溪县,宋改为安溪县。县境位于戴云山脉东南坡。地形以湖头—石坪为界,可分为:西部(内安溪)为戴云山脉的主体部分,地势高峻;东部(外安溪)以低山、丘陵为主,并镶嵌有若干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西溪自西北流向东南,在盆地内的沿溪两岸,发育了一片冲积平原,为主要农耕地区。西部气候属中亚热带,东部属南亚热带。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安溪茶园面积约0.67万公顷,居全省各县市首位。盛产乌龙茶,其珍品“铁观音”远销30多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有煤、铁、锰、铅、锌、石灰岩和石墨等。潘田铁矿是全国重要的富矿。轻工业以制茶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新建的漳(平)—泉(州)铁路已通车到县境剑斗。

县人民0驻凤城镇。全县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凤城镇、蓬莱镇、湖头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金谷镇、龙门镇、虎邱镇、芦田镇、感德镇、魁斗镇、西坪镇、尚卿乡、参内乡、白濑乡、湖上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福田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安溪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40座,大多分布在西北部,最高山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以五阆山、跌死虎山为界,西部称内安溪,东部称外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拔300—400米,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盆地为主;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以山地为主。河流以晋江上游西溪(又名蓝溪)为主,发源于桃舟、棠棣和永春一都,由此流向东南,经南安汇入晋江,境内流程105千米,西部的福前、白荇溪和举溪等,流程较短,自西北向西南注入九龙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外安溪夏季长且炎热,冬季短而无严寒,年均气温19-20℃,年降雨量1600mm左右;内安溪年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800mm以上,无霜期约260天,秋冷较早,春来较迟。

历史沿革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北部2乡置小溪场。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溪水安流”。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兴泉永道)。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2000年,安溪县辖13个镇、11个乡:凤城镇、湖头镇、蓬莱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魁斗镇、金谷镇、龙门镇、西坪镇、虎邱镇、感德镇、芦田镇、湖上乡、尚卿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参内乡、白濑乡、福田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11437人,其中:凤城镇 68232人、蓬莱镇 68315人、湖头镇 75917人、官桥镇 73997人、剑斗镇 40870人、城厢镇 65233人、金谷镇 43552人、龙门镇 61328人、虎邱镇 44089人、芦田镇 14945人、感德镇 51068人、魁斗镇 25734人、西坪镇 54323人、参内乡 24511人、白濑乡 8229人、湖上乡 23066人、尚卿乡 37142人、大坪乡 16077人、龙涓乡 62207人、长坑乡 77700人、蓝田乡 24330人、祥华乡 30927人、桃舟乡 11210人、福田乡 8435人。

2003年末,安溪县辖13个镇(凤城、蓬莱、湖头、官桥、剑斗、城厢、金谷、龙门、虎邱、芦田、感德、魁斗、西坪)、11个乡(参内、白濑,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兰田、祥华、桃舟、丰田),25个居委会、435个村委会。2003年末,总户数260796户,总人口10637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各乡镇人口:凤城镇 66949人、蓬莱镇 76784人、湖头镇 79718人、官桥镇 85066人、剑斗镇 45474人、城厢镇 72903人、金谷镇 50556人、龙门镇 68997人、虎邱镇 49884人、芦田镇 15868人、感德镇 54519人、魁斗镇 26759人、西坪镇 55634人、参内乡 27445人、白濑乡 9743人、福田乡 8812人、湖上乡 25511人、尚卿乡 39950人、大坪乡 17918人、龙涓乡 68423人、长坑乡 82453人、蓝田乡 25808人、祥华乡 31283人、桃舟乡 11804人。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名单出炉,安溪县上榜。

2021年2月,安溪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60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安溪县位列第491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安溪县位列第2名。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授予安溪县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安溪县上榜,排名第33位。

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选安溪县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3月,安溪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安溪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10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0月,安溪县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77名。

2019年10月,安溪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54名。

2019年10月,安溪县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21名。

2019年3月,安溪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原中央苏区片区)。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安溪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7年12月,安溪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2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安溪县为2011年国家园林县城。

由于农产品品牌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日益受到农民朋友的重视。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普遍存在认识模糊、一哄而上的现象。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的培育、塑造,才能使品牌开发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轨道。但由于受教育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需要给农民朋友简洁明了的指导。

 

 1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扩大品牌产品市场规模

 

 品牌注册只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开始,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品牌的注册、宣传、管理及保护,要耗费相当大的人财物力,付出高昂的成本,我国某些工业品品牌一年的广告费就是数亿元。农产品新品牌较多,品牌建设中又缺乏管理经验,因此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风险一点也不比工业品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可以充分利用品牌的溢出效应,降低品牌建设成本,减少风险,获得规模效益。因此,可以说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是农产品品牌化的前提,没有产业化就没有品牌化。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实施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作为品牌战略的组织依托,解决目前的生产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差别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在生产方面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内部实行不同程度的企业化管理与经营,应组织农民走专业化道路,以特色农业为龙头,聚集众多分散生产单元,走规模化、标准化道路。在市场方面建立有特点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农产品,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业务关系,促进农产品的大流通。在营销方面,将品牌与产品的包装、标签和企业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提高其品牌形象,运用多种促销手段,扩大影响范围,提高公众对名牌优秀企业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与客户建立良好和稳固的关系。[1]

 

 2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

 

 消费者之所以花高价买品牌农产品,是因为品牌产品质量有保障,营养价值高,消费起来安全可靠,所以,农产品的品质是锻造名牌的基础。农产品的品质因生产地区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操作规程的不同而相异。要提高产品品质,就要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2]

 在欧美和日本这样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农业生产都是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的。日本的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如农民种西瓜,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都有严格的规定。正由于标准化水平高,日本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极强,价格很高,一般相当于我国同类产品价格的10倍左右。可见,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建议各地制定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许可和认证工作,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3重视品牌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提升品牌价值

 

 认证是培育农业品牌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农业品牌和打造农业精品的重要措施。通过认证活动,可以进而提升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等级。更重要的是,认证是对农产品质量的官方肯定,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公信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承认。大量的实践证明,实施农产品认证是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

 有关部门应组织协调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三品”认证的协调工作。认证体系可参照现行绿色食品的评价和认证模式来建立,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模式化标准对各类农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认证,对达到标准要求的农产品许可使用专门标志,确立其优质名牌农产品的身份。为配合农产品质量评价认证体系

 的建立,要逐步取消各种形式的农产质量评比工作,杜绝以盈利为目的的虚假质量评比活动。[3]

 

 4做好品牌产品的商标和地理标志注册工作,保护农民利益

 

 注册商标具有区分商品来源的基本功能,也是农产品品牌化的基本要求。在我国,传统农产品一般无注册商标,最多只标明产地而已,使得许多优质产品与一般产品混杂,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产品价格、品质等无形资产价值大大受损,不利于优质农产品扩大生产经营,优质产品经营者的利益也未得到保护。我国许多传统优质农产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选择商标时要充分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对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优质产品,应在商标中体现其科技特征,树立农产品的新形象。[4]一些名特产品的生产地区和企业需要提高对商标和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占领市场,必须树立“品牌经营、商标先行”的意识。同时要注意整合品牌资源,避免“一品多牌”。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企业生产同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杂多,一品多牌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阻碍了品牌的做大做强,分散了拳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不利于商标的保护和维权。

 由于名优农产品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地理标志与商标同样重要。地理标志不仅是产地识别标志,更是产品质优证明,由于其有普遍的社会影响和公信力,因此附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它可以起到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组织能力,促进和保障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很多农产品在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销售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更是翻了几番,比如“绍兴黄酒”、“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等。因此,农产品品牌采取“地理标志+商标”双重注册、双重保护,更有利于品牌做大作强。[5]

 农产品品牌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一方面需要大力扶持、积极鼓励,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学的指导,遵循品牌建设规律,方能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进朋,党亚峰.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中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7.6(34-35).

 [2] 程小美,袁新怀.以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229-230).

 [3] 姚铁菊.河南省农业品牌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06.10(39).

 [4] 周丽永,林锐,肖艳.农产品品牌化及其策略探讨[J].农村经济,2006.7(19-20).

 [5] 李华,王照科.地理标志与商标的本质区别[J].世界农业,2006.1(48-51).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