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还在跌,跌到底了吗?后续能否重回高峰?判断来了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近期粮食市场一片弱势,玉米震荡,小麦持续阴跌,当前面企收购均价已跌至1.53元/斤,甚至部分地区已经跌破了1.5元/斤的大关。
这相比之前1.6元的行情差了不少。
小麦为何跌跌不休呢?
小麦持续下跌主要还是受阶段性供需影响。
今年小麦出人意料的量多质好,再加上政策层面透出“口粮不饲用”的讯号,使得小麦供给相对增加。
而六七月份是面粉消费的传统淡季,企业开机率走低自然采购意愿不强,再加上之前小麦价格一直在高位,更使得面企借势压价。
另一方面,作为小麦的锚定物玉米价格也一直走弱,小麦与玉米价差一直存在,因此更加使得麦价无力抬头。
其次,阴雨不断,上量增加。
今年的天气一直多变,有的地方热到发烫,而有的地方却阴雨不断。
部分小麦主产区一直阴雨连连,影响了小麦的质量和存储,因此部分贸易商出货较为积极,使得小麦供应阶段性过剩。
第三,各种消息不断,情绪不稳。
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离不开情绪的影响。
就像疑邻偷斧,一旦认为价格要涨或是要跌时,这时对市场的任何消息就变得十分敏感。
看涨情绪浓时,各种消息容易被解读为继续推动上涨,而当看跌情绪浓时,对消息的解读又常被视作利空。
其实绝大部分的消息都是正常波动,大多是心理层面反应过度。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小麦价格不断回落。
但是跌到何时是个头儿呢?或者换句话说,小麦的底在哪里?
小麦的底有3个:
一是玉米托底。
小麦想要不流入饲用,就必须比玉米价格高并形成一定价差,所以玉米价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小麦托底。
二是种植成本及建库成本。
去年以来,随着化肥等价格持续上涨,种植成本不断提高,包括后期建库成本也均水涨船高。
因此麦价过低时抗价情绪会转浓。
三是供需支撑。
小麦去年在饲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替代量约为2000多万吨,而需求方面随着面企库存消耗后续消费增加,对小麦将有支撑。
但是当前来看,小麦利好并不在眼前,也就是说短期内小麦价格回涨还有一定难度,大概率维持弱势震荡。
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麦退出替代后,需求变得单一,也使得后续小麦重回高峰的概率降低。
因此,对于小麦后续走势要理性看待,不宜过分情绪化。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导读:一边是50年最大粮食危机,一边70亩小麦被毁,记者:“严惩毁麦事件,耕地红线不容践踏。
”
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在酝酿
“粮食危机”是全球人民都在收藏的一个话题,近日,三农专家郑风田表示:“全球将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
”早在3月2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就表示,该组织将难以向约1.25亿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物,这将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我国粮食供给短期不会受到影响
虽说最近几年我国粮食自给率在下降,但是我国主粮的自给率还能保持在96%以上,人家粮食也能达到484公斤。
加上最近几年我国一直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一项来看待,短期俄乌冲突对国际粮食供应的影响并不会对我国造成较大的影响。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之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耕地,才有可能有充足的粮食。
小麦被毁事件接连发生
可就是有人为了自己的非法利益非要去挑战这18亿亩耕地的红线。
据河北广播电视台报道,河北石家庄赵县种粮大户苏廷军在去年10月份种植的80亩冬小麦,在自己4月8日准备浇地的时候发现被毁了70多亩,原本绿油油麦田出现了大片的空白,而没有被毁的小麦已经长到了20厘米高,据麦田的主人推测毁掉麦子的应该是大型的旋耕机,村民投入的4万多元也就一去不复返。
进入5月后,麦田被毁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次是发生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元氏县,据报道当时一开发商在五一假期前趁着夜色将村民已经抽穗结粒的小麦用铲车全部毁掉,看到自己的麦子被毁农民倒在麦田痛哭。
面对接连被毁的麦田,中国三农发布主播表示,“是谁敢这样无视耕地红线,无视农民权益,是谁给了这类毁田害民顶风作案之辈的胆子。
”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我们老百姓的生命线,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耕地加以破坏。
任何破坏耕地,破坏农民庄稼的行为都应该被严惩。
随着小麦的抽穗灌浆,近期网络上关于卖小麦做青储的报道也多了很多,以目前1500元一亩的市场价格来看,其收益是要比农民等待成熟再卖的收益要高的,而且还省去了后续的收获、晾晒、处理秸秆等工作,按理农民卖掉赚钱无可厚非,但是这也算是一种毁粮食的行为。
对于卖青储这样的行为我们无法从法律上禁止,但是还是呼吁农民尽量优先满足口粮所需,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不能为了一亩地多几百元的收入,而把人的口粮变成了牲畜的口粮。
今年的粮价已经明显高于往年了,一斤小麦价格能卖到1.4-1.5元,已经比一瓶矿泉水的价格高了,专家已经预测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即将到来,希望农民都能有更高的觉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