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鼠养殖之毛皮特征与加工利用
【麝鼠养殖之毛皮特征与加工利用】麝鼠是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在麝鼠养殖过程中有许多事项需要格外注意,稍不小心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农业之友网小编给大家介绍麝鼠养殖之毛皮特征与加工利用。
(1)取皮时间麝鼠是常年进行不明显地陆续性换毛的动物,因此,各月份的皮张均有—‘定的利用价值,但以冬季皮为佳。
剥取时间一般为11月下旬到翌年2月上旬。
(2)处死方法 处死的原则是以不污染和损伤毛皮为好,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水淹法 将要处死取皮的麝鼠,放进铁笼里,放入水中,经过几分钟后,就能全部淹死。
取出淹死的麝鼠,将尸体倒挂在遮荫通风处,待绒毛晾干后即可剥皮。
通电法 一般都用电网,一极接在电网上,另一极插地。
将麝鼠投入网内,然后通电,1min左右致死。
关闭电流后取出尸体,再倒挂起来。
心脏注入空气法 用医用注射器向心脏部位注入少许空气,由于心脏办膜遭到破坏,当即死亡。
(3)取皮与初步加工 剥皮 麝鼠皮以筒状剥下为最理想。
先将尸体头向下倒挂起来,然后围绕后腿膝部将皮割开,再从割开处用刀挑割到肛门。
后被切开,尾皮不要,用类似脱袜子的方法从上往下将皮张筒状剥离。
剥至前腿时,将两前爪从肘部切掉。
剥至头部时,切除两耳,但必须保持头皮完整。
剥皮时应严格防止油污和血液污染绒毛和皮板。
剥下的皮张应及时套装在楦板上。
毛皮朝里,皮板向外,鼻端对正,套成一直线,然后稍用力伸拉平展,在皮板周围钉上小钉,使其固定下来。
楦板大小为:大号楦板全长55cm,下部宽15cm、中部宽13cm、上部尖端宽7cm;小号楦板全长40cm,下部宽12cm、中部宽10cm。
并应无棱角,表面平整光滑。
刮脂 麝鼠皮板油脂较多。
皮板毛朝里套装上楦板后,晾于到3—4成,使皮板上附着的油脂和肉略为冷却,凝结变硬后,再用钝刀从臀部往头部方向刮脂。
洗皮、梳毛 全干后的皮板从楦板上取出,再用小圆木棍轻轻敲打皮板,使筒皮内的绒毛疏松起来,然后,皮张要用锯末或麸皮多次洗理,并用挑针梳毛,除掉一切污染毛被的杂物,展开缠结的绒毛,使绒毛灵活、蓬松,保持原有毛皮的光泽。
上楦与干燥 刮除油脂的皮板应及时加以修整,然后挂在温度为20—35℃、相对湿度为30%一50%,通风良好的室内阴干。
切不可将毛皮冻成冰板,也不可置于火炉、暖气管道及火源附近,更不可放于阳光下曝晒或置寒冷处冻千。
当手摸皮板无潮湿感觉时,就已晾干。
下楦与保存 为了便于保存,应将阴干和修整好的毛皮以20或25张重叠整齐,捆成小捆,平放于箱内,再放在阴凉、干燥并有防尘布的室内。
保存毛皮房间的室温为10℃,相对湿度为50%一60%,避免火烤、阳光曝晒及雨淋。
同时要做好防潮、防腐、防鼠、防虫蛀及防尘等工作,并在每张皮间隔中撒些樟脑粉或放人樟脑球。
麝鼠生皮的商品规格是毛被朝外的圆筒皮。
麝鼠皮根据毛皮质量分为头等皮、二等皮、三等皮和等外皮。
头等皮:毛峰平齐,针绒层次清晰,底绒密实,针绒毛呈均匀的棕褐色略带褐黄色,油亮富有光泽,蓬松,灵活。
皮板清洁,无青色斑点,不带伤残。
面积450cm2以上。
二等皮:毛峰平齐,底绒略疏,毛色较浅,具有光泽,皮板面有少许青色斑点,有不影响利用价值的伤残。
面积为350cm2以上。
三等皮:毛峰平齐,针毛长,绒毛短而空疏,毛色暗淡无光泽,皮板不洁,发青或有较重伤残。
面积250cm2以上。
等外皮:不符合加工规格的皮、死皮、幼鼠皮、面积不够250cm2的皮均为等外皮,可根据利用价值酌情收购。
量皮方法是以两眼间到尾根为长,以腰间围度为宽,长乘宽即得面积。
量皮方法是以两眼间到尾根为长,以腰间围度为宽,长乘宽即得面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