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下重新认识白菜价,疫情期间,你见过最离谱的物价是多少?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蔬菜,白菜、土豆当真因为疫情到了让人吃不起的地步?疫情防控升级下,上海居民还能否顺利买到菜?上海蒙山菜场2颗白菜卖93元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根据上海蒙山菜场对此事的回应,顾客购买的2颗白菜一共有12斤,合7.75元/斤,其工作人员称,目前白菜的进价是每斤4元左右。
航空公司“诚不欺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机票白菜价”:有网友在多个购票平台发现广州飞上海的机票仅售79元,这个价格只能在上海一百货公司买到两斤白菜!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该百货公司售卖的大白菜单价为32元一公斤,一颗白菜售价77.9元,价格同样夸张的还有卷心菜,单价为36元一公斤,一颗2斤出头的卷心菜售价80元……
对于疫情菜价上涨,因为高速路也不通,货肯定是比之前少,但是现在这个价格高得实在是有些离谱,青菜比肉的价格都高了,现在很多人都表示吃肉算了,青菜就直接不考虑了。
蔬菜价格上涨,进菜的人熬了一宿,排了一宿队就抢回来一点菜,其实也是比较辛苦,但是涨价还是要又尺度,付出了辛苦,挣点辛苦钱是应该的,但是做食品都是周边生活的老主顾,做这些事不怕之后的老主顾寒心,这样目光不够长远,老板还是格局小了,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白菜土豆萝卜茄子的价格终可管控,上海市民对物价的焦虑或许会得到改善。但是,看到有网友晒出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卡地亚以及建行给大客户送的吃的,这就不仅仅是焦虑了。而看到这些奢侈品牌和建行在疫情期间给大客户送的吃的,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阶层对比的伤害。
上海一个月抢种8万多亩蔬菜,今年全国蔬菜供给,够吗?
因为供不应求。
因为人民有需求,所以蔬菜需求大幅度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动。而供求几乎不变或者供求略微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增加,均衡数量也有所增加。
价格指单位货物或服务的价值,其水平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单一同质的货物或服务价值(V)等于价格(P)乘以数量(Q),即V=P×Q。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近日,上海表示,为保障疫情期间的蔬菜供应,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全市抢种了蔬菜8万多亩,其中绿叶菜的面积达到5.8万亩。
截至目前,上海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26.4万亩,绿叶菜面积也达到了15万亩,基本与往年持平。
同时,随着蔬菜生产企业的复产复工,绿叶菜的日均上市量已恢复到了2000吨以上,基本可以保障供应问题。
“菜篮子”一直是民生的重要一环,自今年以来,很多朋友发现,今年的菜价确实涨了不少,是否也与供给有关呢?
其实恰恰相反。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蔬菜在田面积达8000万亩左右,同比增加200多万亩,而一季度的蔬菜供应总量约为1.7亿吨,同比增加350万吨。
也就是说,从总体来看,我们的蔬菜供应是增加的。
而且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我国的蔬菜已经完全摆脱了供需短缺的局面,蔬菜的平均单产已达到了2200-2300公斤,人均占有量超过了500公斤,位居全球第一。
而且随着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我国也诞生了许多蔬菜大省。
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山东省。
2020年,山东、河南、江苏和河北的蔬菜产量均超过了5000万吨,其中山东更是以8434.7万吨高居榜首。
大家所熟知的潍坊、菏泽、寿光等均是蔬菜生产大市,尤其寿光还被誉为是“蔬菜之乡”,其中寿光的黄瓜年产量可达90余万吨,并逐步走向东北、华北、西北、京津等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俄罗斯等国,成为与美国加利福尼亚、荷兰兰辛格兰、西班牙阿尔梅利亚并列的“世界四大蔬菜区域优势中心”。
虽然总体供给量庞大,但也有2个问题:
一是受天气波动影响较大。
例如,去年四季度时就一度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原因就是去年受极端天气影响,阴雨天较多,部分蔬菜光照不足,长势偏慢,导致供给暂时性下降。
而到了今年,随着部分地区疫情散发的原因,交通受限,也使得部分蔬菜供应偏慢,于是就导致了菜价一直在高位运行。
不过,近期随着各地区陆续解封,近期的菜价已有所回落。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监测,在过去的一周里,全国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5.06元/公斤,环比下降9.4%。
二是供给结构不平衡,即一些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存在品种和数量不足的问题。
在2010年的时候,全国就曾一度出现了蔬菜价格大幅波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价格涨幅一度超过了3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中城市对异地蔬菜过度依赖。
当时全国大中城市蔬菜供给率很低,还不到30%,上海、北京甚至更低。
对于这些大中心城市来说,寸土寸金的地方,既要发展二三产,又要兼顾一产,确实不易。
而且种植成本上涨得很快。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蔬菜种植成本2010年时同比上涨了近20%,种植成本对菜农影响很大,因此种植面积很容易受到影响。
不过,国家非常重视“菜篮子”的保供稳价,并压实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经过大力发展,到2020年时,上海的蔬菜以及绿叶菜的自给率分别达到了55%和90%,而广州同年蔬菜供给率则达到了100.6%。
因此,虽然从总量来看,全国蔬菜供给充足,但是如何减少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物流通畅率仍将是需要长远考量的问题。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6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