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柑橘病害防治方法

柑橘在 种植 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的病害疾病,所以我们去学习掌握防范这些疾病的 方法 很重要,有什么好方法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柑橘病害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柑橘病害防治方法

柑橘病害防治方法

 柑橘的树脂病、炭疽病、疮痂病、霉烟病防治方法:可用77%可杀得2000型800倍液,或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0%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柑橘虫害的防治方法

 柑橘花蕾蛆

 1、花蕾蛆:在花蕾露白时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同时还能防治蚜虫。

 红蜘蛛

 2、螨类 (红、黄、白蜘蛛):用40%隐螨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34%扫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以上三种杀螨剂交替使用或混用。

 蚧壳虫

 3、蚧壳虫:在其孵化初期,即4月下旬、5月中旬,40%速扑蚧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可防治矢尖蚧、红蜡蚧、黑点蚧、吹绵蚧等。

 蚜虫

 4、蚜虫、粉虱:用啶虫咪或吡虫啉制剂1000~2000倍液喷雾。

 柑桔潜叶蛾

 5、潜叶蛾:可用溴氰菊酯、功夫乳油等药剂于新梢叶长到1~1.5厘米时均匀喷施;凤蝶,可采用人工灭杀嫩芽、嫩叶上虫卵或小蚕样的幼虫,也可采用黄板诱杀成虫或用灭扫利、敌百虫等药剂防治。一般情况下,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以混用(碱性农药单独使用),既能提高药效又能降低劳动强度。

柑橘苗碎叶病的危害

 柑橘碎叶病是由柑橘碎叶病毒(CTLV)引起的,主要危害以枳及其杂种作砧木的柑橘树。枳及枳橙砧柑橘树受害后,砧穗接合部环缢和嫁接口以上的接穗部肿大,叶脉黄化,类似环状剥皮引起的黄化。

 柑橘苗碎叶病

 剥开接合部树皮,可见接穗与砧木的木质部间有一圈缢缩线,受强风等外力推动,病树砧穗接合处易断裂,断裂面光滑。碎叶病病害程度加重后,植株矮化,根系腐烂,甚至死亡。

 柑橘碎叶病目前缺少有效的防治药剂,种植无病毒苗木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 措施 。选购苗木时,一定要了解苗圃育苗情况,以确定所购苗木是通过脱毒的无病毒植株。

 柑橘苗碎叶病的发病原因

 柑橘苗碎叶病主要由园间病株是该病的侵染源,一般通过嫁接传播,亦可由病株汁液污染的刀剪传播,并能通过菟丝子传到枳橙上,未发现传毒昆虫。

 柑橘苗碎叶病识别及处理方法

 柑橘苗碎叶病的识别方法:常用的木本指示植物有腊斯克枳橙、特洛亚枳橙、卡里佐枳橙和厚皮来檬等。在腊斯克枳橙上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透明黄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叶缘缺损,叶片畸形,茎上有稍凹陷的纵向沟条,枝条弯弯曲曲,严重时,植株显著矮化。

 柑橘苗碎叶病

 柑橘苗碎叶病处理方法:病株率在20%以下时,一律挖除,并进行土壤消毒或更换新土,过6~12个月后再补种无病毒柑橘苗木;病株率在20%以上时,可采取靠接枸头橙砧或香橙砧2~3条,1年后黄化树势可恢复,或者根茎垒营养土,促使嫁接口以上萌发新根。

柑橘流胶病防治方法

 方法一、柑橘尽量多施生物有机肥,少施氮肥(尿素),多施磷钾肥。

 方法二、柑橘园如有积水地区,应该及时开深沟进行排水。

 方法三、发现有柑橘流胶的果树,即先将病部的粗皮刮去,(青色为宜)再纵切裂口数条深达木质部,然后涂波尔多液+托布津+?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使病斑迅速脱落,伤口愈合。

 方法四、如柑橘流胶病严重的应该采用涂灌方法进行防治,可以用波尔多精1000倍或自配0.6%等量式波尔多液灌根,水量看树龄大小而定:大树为1桶、小树减半。

 方法五、可以采用叶面用药进行防治柑橘流胶病, 叶面用药预防为主,最好在发病前用药。 药剂有:三乙磷酸铝、甲霜灵锰锌 落叶果用:?新高脂膜?+杀虫剂+杀菌剂喷施,连用3次可收到较好效果。

 方法六、冬季对柑橘树进行防寒措施,如树干刷白、冬季培土,在柑桔采收后施一次有机肥,有保暖防寒的作用。结合修剪,去除病虫枝、枯枝及徒长.

柑橘19种病虫病害

柑橘病虫害有疮痂病、溃疡病、炭疽病、星天牛、木虱、蚜虫等。以疮痂病为例,初期为**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蜡**病斑,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防治时一定要选无病苗,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

一、疮痂病

1、症状

(1)叶片染病:发病初期是**油浸状小斑点,慢慢的会扩大形成蜡**病斑,后期病斑上面的木质化会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严重时叶片还会发生扭曲、畸形。

(2)新梢染病:嫩枝梢染病后会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3)幼果染病:发病初期会产生茶褐色小斑,然后会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会突起。患病的果树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2、防治

(1)一定要选购无病苗,对树木要进行合理修剪、整枝,剪除树上面的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水,促使新梢健壮整齐。

(2)成年树在春芽不足0.4cm和落花2/3时可以各喷1次药剂,幼苗、苗木在春梢萌发时可以各喷1次药剂,药剂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加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等。

二、溃疡病

1、症状

(1)叶片染病:初期叶背会出现**或暗黄绿色的油浸状小斑点,后叶两面会隆起,出现米**圆形病斑。过一段时间后病斑表皮会破裂成海绵状,中央为灰白色,后期病部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状裂开,周围还会有一圈黄晕。

(2)枝梢染病:与叶片症状相似,但突起比较明显,成大而深的裂口,由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周围无黄晕,边缘明显。

(3)果实染病:与叶片症状相似,木栓化会更严重,火山口状裂开更明显,病斑一般只在果皮上,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果。

2、防治

(1)种植时一定要选择优质的苗木,将树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种植过程中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保证夏、秋梢整齐,控制夏梢抽生,一定要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

(2)幼树在新梢抽出3cm以上时可以开始用药,成年树在叶片已展开转绿,幼果在谢花10天、30天、50天后各进行喷雾1次。可用以下药剂:硫酸铜钙、乙酸铜、或氢氧化铜喷雾。

三、炭疽病

1、症状

(1)叶斑型(慢性):主要出现在成长叶片、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会稍向下凹,中央呈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潮湿时叶尖有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斑,边缘不明显可在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带黏性的小液点。

(2)叶枯型(急性):症状一般从叶尖开始,初期是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慢慢的就会变成黄褐色,叶子会变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树枝受害后病稍会自下而上枯死,病斑呈灰白色,生黑色小点。

(3)果实: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斑点病斑,后期会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还会出现白色霉层及红色小点,最后会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受害时会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贮藏期受害病斑一般为深褐色,后期会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表面会长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2、防治

(1)冬春时一定要剪除病虫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一定要对树木增施有机肥,不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雨后一定要排水,适时采收柑橘,保证树势。

(2)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可采用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戊唑醇加肟菌酯、多菌灵加溴菌腈,或嘧菌酯进行喷雾。

四、星天牛

1、症状:星天牛一般会啃食幼嫩的枝叶,慢慢的进入树干,蛀入内部,最后会导致整棵柑橘树死亡。

2、防治:可以使用80%敌敌畏乳油10-50倍液杀灭虫卵,将树干下半部分距离一米的树干进行涂白,可预防星天牛产卵。

五、木虱

1、症状:木虱会在初期吸取枝梢的营养,导致叶片卷曲,无法伸展,最后还会影响柑橘的产量。

2、防治:可以在露芽时使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

六、蚜虫

1、症状:蚜虫会吸收枝梢内的营养,从而影响植株长势还有果实品质。

2、防治:一定要修剪枝梢,阻断蚜虫进一步扩增,把已坏的枝条剪掉。可以使用0.3%苦参碱水剂,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草木灰与水按照1:5的比例进行配制,在虫害处喷洒。烟草石灰水60倍液加0.1%洗衣粉也可以有效防治蚜虫。

柑橘主要有柑橘疮痂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柑橘树脂病、红蜘蛛、锈壁虱等病虫害。1、柑橘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易扭曲畸形,新梢则变短小且有扭曲状,果实小且皮厚,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2、柑橘溃疡病:枝梢会有油渍状小圆点,发病严重时易枯死,可用乙酸铜防治。

一、柑橘疮痂病

1、发病特点

柑橘疮痂病会危害叶片、新梢、幼果等部位,叶片染病的初期,会出现油浸状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变成蜡**的病斑,发病严重时,叶片易扭曲、畸形。而新梢染病后会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该病还易导致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2、防治方法

(1)平时需合理进行修剪、整枝,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增强植株间的通透性。同时还需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新梢发育的更健壮整齐。

(2)一般可选择80%大生M-45可湿粉剂500-800倍液、77%可杀得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通常可在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mm前,以及谢花2/3时喷药,一般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柑橘溃疡病

1、发病特点

在发病初期,叶背会出现**或暗黄绿色的油浸状小斑点,随后叶两面隆起并有米**的圆形病斑,接着病斑的表皮会破裂成海绵状,发病后期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裂开,周围有一圈黄晕。发生在枝梢上时,以夏梢和秋梢发生的次数最多,发病初期会出现暗绿色或腊**的油渍状小圆点,而病斑扩大后则与叶片上的病斑相似,严重时会导致枝梢枯死。

2、防治方法

(1)不可偏施氮肥,可增施磷肥、钾肥,保证夏梢、秋梢生长整齐并及时清除病枝、病叶。

(2)一般可在幼树的新梢抽出3cm以上时开始用药,通常可在硫酸铜钙、乙酸铜等药剂喷雾防治。

三、柑橘炭疽病

1、发病特点

(1)叶斑型(慢性):多发生在成长的叶片、老叶的边缘或近边缘处,当气候潮湿时,叶尖会出现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的病斑,而在干燥时,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的颜色为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

(2)叶枯型(急性):多从叶尖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为开水烫伤状的暗绿色病斑,然后渐变成黄褐色病斑,叶子卷曲,严重时会造成脱落。而枝梢受害后,病稍会自下而上枯死,病斑的颜色为灰白色,有黑色小点。

2、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在冬春时剪除病虫枯枝,及时将病残体清除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而且在雨后需要及时排水,避免湿度过大。

(2)出现病斑后,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四、柑橘树脂病

1、发病特点

在发病初期,在果蒂的附近会出现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然后变成深褐色并扩大至脐部,果心先烂,然后导致全果腐烂。而新叶、嫩梢和幼果受害后,其表面会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果实生长停滞,发育不良。

2、防治方法

(1)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同时还需做好防寒工作,针对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可在气温下降前,对1-3年生的幼树进行培土。

(2)一般可在每年春芽萌发前,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五、柑橘黄龙病

1、发病特点

该病在枝梢、叶、花、果以及根部均可发病,以夏梢秋梢发病症状最明显,在发病初期,部分新梢会出现叶片黄化的现象(黄梢),从最顶端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通常1-2年后全株发病。叶子染病后,会出现叶片斑驳、叶肉变厚硬化、叶片表面无光泽,叶脉肿大等情况。果实则畸形,无光泽且味酸,品质不佳。

2、防治方法

(1)平时需要加强检疫,防止病苗、病穗进入橘园,还需及时铲除病株,每年在春、夏、秋3个梢期时仔细巡查,如果发现了病株和可疑病株,应立即挖除并集中烧毁。

(2)因为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是苗木和柑橘木虱,因此需要及时防治柑橘木虱,可在新梢抽至1-2cm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进行防治。

六、柑橘煤污病

1、发病特点

发病后,在叶片、枝梢及果实的表面会出现一层黑色的煤污斑,然后扩大成绒毛状的黑色霉层,严重时会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导致树势弱,影响果实着色,降低果实质量。

2、防治方法

(1)平时需加强园管理,适当修剪,使田间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而且还需用40%杀扑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蚜壳虫、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但果实着色后通常不能再使用。

(2)柑橘煤污病发病严重时,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

七、柑橘黑星病

1、发病特点

(1)黑星型:病斑呈圆形,颜色为红褐色,在病情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颜色呈红褐色至黑色,发病严重时还易引起落果。

(2)黑斑型:在发病初期,斑点的颜色为淡**或橙**,然后扩大成形状不规则的黑色大病斑,在中央会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果面上会被许多互相联合的病斑所覆盖。

2、防治方法

(1)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可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增强树长势,针对低洼积水地,需要及时排水,将过密枝叶去除,降低湿度,通风透气。

(2)可在柑橘落花后,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八、柑橘褐色蒂腐病

1、发病特点

果实常从蒂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时呈水渍状黄褐色的圆形病斑,后期病斑边缘呈波纹状,颜色为深褐色。而病斑在向脐部扩展的过程中,果心腐烂的速度比果皮快一些,通常当病斑扩大至果面的1/3-1/2时,果心已全部腐烂。

2、防治方法

(1)不可在雨后或晨露未干时进行采收,而且在采收、搬运、分级、打蜡包装以及贮藏的整个过程中,应该避免机械损伤果实。

(2)针对需要贮藏的果实,需要在采下时用药液浸果1分钟左右,一般可用50%万利得乳油2000-2500倍液、25%戴挫霉乳油1000-1500倍液、45%扑霉灵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浸果。

九、柑橘酸腐病

1、发病特点

果实染上柑橘酸腐病后会出现橘**的圆形病斑,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导致全果软腐,病部变软,果皮容易脱落,而在后期还会出现白色黏状物,整个果实出水腐烂并有酸败臭味。

2、防治方法

(1)宜在晴天采收果实,采收果实时需小心,避免对果实造成伤口,而且采收后可放在阴凉处通风4-6天然后再入库,如果发现烂果需要及时深埋或销毁,避免重复侵染

(2)采收后,可用咪鲜胺、咪鲜胺锰盐、噻菌灵等药剂浸果。

十、柑橘脚腐病

1、发病特点

柑橘脚腐病主要危害根颈部,在发病后病部呈褐色,有酒糟气味病且有胶液流出,在发病后期如果天气干燥,病部常干裂,如果条件适宜,病斑会迅速扩展,在发病严重时,病斑会环绕整个树干,导致橘树死亡。

2、防治方法

(1)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低洼积水地需要注意排水,而且还需选用抗病砧木,在嫁接时,可适当提高嫁接口位置,不宜定植的太深。

(2)及时把病树腐烂的皮层和周边健全的部分组织全部刮除,然后在切口处涂抹波尔多液、三乙膦酸铝等药剂。

十一、柑橘黄斑病

1、发病特点

(1)黄斑型:在发病初期,叶背会有1个或数个油浸状小黄斑,随着叶片的生长,病斑的颜色会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呈疮痂状。

(2)褐色小圆斑型:发病初期,叶片上会有赤褐色略凸起的小病斑,然后逐渐稍扩大,中部略凹陷,变成灰褐色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在发病后期,病部中央会变成灰白色,黑褐色的边缘略凸起。

2、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及时松土排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2)一般可在落花后,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十二、柑橘流胶病

1、发病特点

柑橘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上,其次为主枝,而在小枝上也可发生,病斑不定性,病部表层的颜色为褐色,呈水渍状并开裂、流胶,病树上的果实小,味道酸。

2、防治方法

(1)注意开沟排水,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平时需要加强对蛀干害虫的防治,可在夏季进行地面覆盖,冬夏把树干刷白。

(2)先刮去病部的粗皮,接着纵切数条裂口,深度达木质部,然后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

十三、柑橘油斑病

1、发病特点

柑橘油斑病主要发生在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上,会有不规则的淡黄白色病斑,大小不一,在发病初期,病斑中的油胞显著突出,油胞中的组织向下凹陷,在发病后期,病斑油胞萎缩,颜色转为黄褐色。虽然油胞本身不会导致果实腐烂,但是在病斑枯死后,容易受到青霉、绿霉菌的侵染,从而导致果实腐烂。

2、防治方法

(1)不能在雨天及露水未干时采果,而在进行采摘、挑选、装箱等流程时需轻拿轻放,避免对果实造成各种机械伤。

(2)在采果后,需要先预贮2-3天再进行包装,而且在进行调运、装箱、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果皮受损。

十四、柑橘日灼病

1、发病特点

未成熟的果实受害后,果顶颜色为黄褐色,发育停滞,成熟的果实受害后,果形不正,果皮表面粗糙,干疤坚硬。针对受害较轻的果实,灼伤部位只限于果皮,而受害严重的果实,灼伤部位的中央呈木栓状,会伤害汁胞,导致汁胞下缩粒化,汁少味淡,品质低劣。

2、防治方法

(1)选择发生日灼病较少的柑橘品种,还可在开园种植时,在果园的西南方向营造防护林,减少烈日照射。

(2)高温干旱期时,可利用喷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相对湿度,降低气温,如果发现受害果实,可涂石灰乳,轻度受害的果实一般可恢复正常。

十五、柑橘裂果

1、发病特点

柑橘裂果多是因为天气变化急剧、受到了日灼伤害等原因引起的,通常在天气时晴时雨时,土壤中的含水量也会时高时低,果实中的含水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当果肉吸水膨大的速度超过了果皮所能承受的极限时,果皮便会开裂。

2、防治方法

(1)补充硼肥、钙肥,钙肥能增强果皮韧性,增强果皮细胞的果胶,提高抗膨压能力,如果缺硼会导致植株对钙肥的吸收,会间接导致裂果,因此补充充足的硼钙肥,能减少裂果。

(2)及时摘除病果,防止病菌侵袭寄生。还可结合防治锈壁虱与红蜘蛛,在树冠上喷施波美0.3-0.4度的石硫合剂1-2次,不宜在高温烈日下进行,可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十六、柑橘红蜘蛛

1、发病特点

红蜘蛛会群集在集叶、果和嫩枝上刺吸汁液,嫩叶受害最重,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失去光泽呈灰白色,在叶面上布满了灰尘状的蜕皮壳,导致提早落叶,易影响树势。

2、防治方法

(1)做好冬季修剪、清园工作,徒长枝、病虫枝、荫蔽枝需要及时修剪并集中烧毁,清园则可用机油乳剂。

(2)一般可用2%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57%克螨特2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十七、柑橘锈壁虱

1、发病特点

柑橘锈壁虱会在叶片背面、果实表面吸食汁液,导致叶背、果面变成黑褐色或铜绿色,严重时会引起大量落叶。

2、防治方法

(1)在冬季结合整形修剪,将过密枝条、病虫卷叶和零星冬梢剪除掉,为果园创造通风透光环境,减少越冬虫源。

(2)一般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1000-2000倍液、20%敌灭灵可湿性粉剂12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十八、柑橘蚜虫

1、发病特点

柑橘蚜虫主要危害嫩枝梢,会吸食营养液使嫩枝梢的组织受害,形成凹凸不平的皱缩,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2、防治方法

(1)在冬季、早春需要将被蚜虫危害的枝梢剪掉,可合理保护利用瓢虫、草蛉、跳小蜂、食蚜蝇、蚜茧蜂等天敌。

(2)适时喷洒烟碱、鱼藤酮、乐果、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进行防治。

十九、柑橘根线虫

1、发病特点

根系受害后,在树冠上会出现枝梢短弱、叶片变小、着果率降低、果实小等情况。当根系严重受害后,会导致叶片黄化,叶缘卷曲无光泽,然后干枯脱落或者枝条枯萎,接着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1)需要培育无病苗木,如果在病区栽植新柑橘时,一般需提前1-2个月翻耕土壤,将含有线虫土层翻至表面,使其经历日晒风干,降低发病几率。平时还需及时清除病残根,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针对发病较轻的苗木,可用50℃的温水浸根10分钟,然后栽植。在定植时,可在柑橘四周撒施杀线虫药剂,而在柑橘的生长期如果发现了根线虫,一般可进行灌根处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7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