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病虫害防治
危害土豆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土豆严重减产。土豆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危害土豆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土豆严重减产。
土豆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其中由真菌引起的土豆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土豆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土豆种植区发生。
通常说的种薯退化即为不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所造成。
土豆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土豆块茎蛾、蚜虫等。
土豆真菌性病害、晚疫病晚疫病是土豆主产区最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薯田或番茄、杂草和有机堆肥。
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
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
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霉(也称为雷多米尔、甲霜灵)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
如果一次没有将病害控制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此外,环境条件也影响晚疫病的传播,为防止块茎感染,应当高培土。
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则最好在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理处田块,防止收获的薯块与之接触。
、癌肿病选用抗癌肿病的品种并结合长期轮作(5年或更长),可以防止癌肿病的发生。
封锁感病地区、禁止从感病地区调运土豆特别是种薯,是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尚没有发现有效防治癌肿病的化学病剂。
、粉痂病用甲烷钠熏蒸土壤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选择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种植土豆或长期与牧草轮作,可显著降低该病害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