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如果您要做调查报告,那就应该着手调查具体到金融危机下那些弱势群体--农民.
1农村人民纯收入情况
2外出务工总人数以调查农村的劳动力输出
3农民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重.
4你所调查的该地区全年劳务收入占该地区的GDP比重.是否有什么变化(因为劳务经济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更切实的体现农民)
5调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工资待遇、权益保护受到危机转嫁影响的更大量尚在就业的农民工.
如果以我陋智残余之力能助你调查成功,某不胜欣慰.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出炉后都有哪些内容?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1996年以来,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
?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 *** 机关背上了沉重的?瘢?氩环蟪觯?庵植普?纯稣?桥┐謇氖辗训母?粗?弧A硗猓?莨?彝臣凭值谋ǜ妫?┐宓幕?嵯凳?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农村发展形势的恶化,诱发的农民反抗时间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加大,出现了反抗形式逐渐升级,出现暴力化趋向。“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 *** 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 *** 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 *** 措施
?国务院总理 *** 在3月5日的 *** 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编辑:何延波)
12月14日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历经三年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了三农普主要数据第一号公报,并将陆续发布四个公报公开主要数据。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三农普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年度。
第一号公报显示,此次三农普共调查了31925个乡镇,596450个村,317万个自然村,15万个2006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定居点。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921千公顷;全国共有31422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国务院农普办主任介绍,农业普查获得了海量反映我国“三农”最新家底的基础数据,查清了粮食、棉花、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农业生产底数,系统反映了农民和农村新变化。同时,获取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等方面常规统计调查没有覆盖的信息,填补了“三农”统计上的空白。
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查结果也显示,我国“三农”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城乡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