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骑七百弄+东巴凤
很久以前就想着找个机会骑行广西七百弄,因为在广西骑行界流传着一句“不骑七百弄,枉为骑车人”“东巴凤,骑行的天堂”。身未动,心已远,趁着这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假期,决定去骑行一趟。走起!
计划行程:
D1、肇庆--南宁东(高铁)——武鸣47KM
D2、 武鸣—府城35KM——大化51KM—都阳53KM--七百弄渡假村酒店12KM----共151KM
D3、七百弄渡假村酒店--七百弄乡18KM——板升乡34KM--大同乡27KM--坡豪乡11KM--长乐镇12KM----东兰县27KM共139KM
D4、东兰县—泗孟16KM—凤山县34KM--袍里乡26 KM--坡月村15KM--甲篆乡12KM--巴马县17KM----共110KM
D5、巴马县(大巴)--肇庆
9月30日下午出发,装好小折仔,顺利进站
晚上七点到达了南宁。装上小折仔,在南宁东站前留个影
为减少第二天的难度,我选择夜骑到武鸣区住宿。一路按导航指引骑上了县道034。想不到,堂堂一个省城,连接郊区的道路竟然那么暗,那么烂
折腾将近三个小时才到达了武鸣区。武鸣是壮族之乡,广西壮语就是以武鸣话为标准,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歌圩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国庆节,武鸣主要道路都挂满了国旗,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广场将举行升旗仪式
路牌显示这里是骆越文化之乡。骆越,是由部落联盟而成的方国,是百越众支系下的其中一支。骆越是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民族的祖先
按导航指引进入了县道03445,一路坑坑洼洼,路况非常不好。路上见到这种植物,成片成片的种植,听说是叫剑麻
35公里之后到达第一个乡镇——府城
看见路边的西瓜忍不住停了下来,老板娘听说我从南宁骑过来觉得不可思议,免费请我吃。西瓜真的好甜
快到大化,出现了喀斯特地貌
大化县城
过节了,中午加个菜,好好慰劳一下自己
大化称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吃了中午饭继续向七百弄出发。经过古河乡,红水河穿流而过。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红水河一直向东,先后汇入黔江、浔江,在梧州汇入西江。
到了都阳镇,右转就进入前往七百弄的乡道
莲花山,听说上面有座尼姑庵。本想上去探望一下仪琳妹妹,但又怕灭绝师太,想想还是算了
天黑之前到达七百弄渡假村
第二天的行程从早餐开始。十块钱早餐除了粥,就只有二个芋头一个鸡蛋。旁边坐着一男一女,女的递给我一个玉米,满满的正能量。他们说是来自深圳,在百色支教,趁着放假开车过来玩
一路景色好美,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更多时候只有我骑着单车
八里九弯打卡留念
深圳支教的一男一女也上来了
七百弄打卡点。七百弄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纵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这里有千姿百态的深洼地(当地瑶语称“弄”)1300多个
在千山万弄景点门口遇见一群车友,他们是从深圳沙井包车过来的,昨晚在路上堵车,今早才从山脚开始骑上来
下了坡底,还要往上爬,一山过一山。广西十万大山,真是去到哪里都不容轻视
到达七百弄乡
继续往上爬……途经天下第一弄
七百弄乡到板升乡这一段路景色一流,堪称骑行天堂
在板升乡吃饱了饭,深圳车友才赶到。不等他们了,自己继续单飞
板升乡到大同一路都在修路,大煞风景。更惨是有一段路还因为塌方封路,按导航走多了十公里,走着走着还指引拐入了村道,一路爬了不少陡坡
无端端爬了420多米海拔,心里越想越气
在山顶村子唯一一间小卖部里买水,店里老大爷和旁边的大婶都很好奇我的出现。闲聊之后才得知去往大同、长乐的县道正在修路。旁边两个帅哥听说我要去东兰,说那路太烂,不适合骑车,还主动提出送我去东兰。于是就坐上他们的车,一路果然是到处挖路,灰尘满天。两个帅哥对我一个人出来骑行也很好奇,一路称赞说这也是他们想要的生活,羡慕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在坡豪湖观景台,下车拍了几张美照
到了东兰县,我递了一百多块,他们坚决不收。广西人,真好!车子停在县医院门口,我猜他们可能是当医生的。车子是迈腾,车牌是桂M,尾数好像是797。如果有人认识的话代我再次感谢他们。
在东兰遇见了三个来自梅州的骑友,他们从巴马、凤山过来,计划明天去红水河第一湾和七百弄。
这里的早餐主要是吃汤粉,早餐店的布局有点像以前公社年代
出了东兰,十几公里之后就到了泗孟乡
在泗孟乡又遇见了深圳沙井的骑友,他们在这里装单车准备骑凤山。泗孟至凤山的景色宜人,非常适合骑车
当地农民就住在这洼地里
丰碑记载着东巴凤人民修路的丰功伟绩
凤山县城
凤山到袍里27公里一路也有不少长坡,沿途主要是喀斯特地貌为主,途经三门海景区
过了袍里很快就进入巴马界
过了巴马的坡月乡,车流人流明显增多,原来就里有一个“百魔洞”。继续往前几公里,路边有一座水坝,景色不错
世界长寿之乡当然少不了青山绿水
到达巴马县城。其实到达了终点,远不如在路上的体验
告别巴马,坐了将近十一个小时的大巴回到了肇庆,七百弄+东巴凤行程圆满结束。几天骑行,虽然历尽艰辛,但一路风景无限,更可贵的是民风淳朴,一路遇上好人
一个人,随心所欲放飞几天,这感觉真好。下一次,我的“远方”会在哪里?
教育
凤山县乡所在地配有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实现了村村通闭路电视。有县级电视台一座。有19个文学艺术协会,拥有会员3560人,各类作品多次在国家、自治区、市级报刊上发表获奖。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在校学生33199人,小学入学率达94%,初中入学率达87.5%,“两基”巩固率达93.3%,2003年高考录取247人,录取率达70.2%。在国家、自治区、市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现有各类科技人员3037人,其中高级职称76人,中级职称1052人,初级职称1886人。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凤山县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一方面狠抓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3—2004两年,凤山县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有18位考生高考总分上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有100多名考生考上本科线;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人数比率排全市第三名;小学入学率98%,升学率100%。全县11个乡镇已有7个通过县级“普九”验收,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抓好其余4个乡的“普九”工作,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另外,教研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度共有293人次分别获得不同等级的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有5人获国家级一等奖,有228人获自治区级嘉奖,有60人获市级奖励。
科技
凤山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府直接领导下,在区科技厅、河池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积极投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凤山县科技进步和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得到了加强。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农村技术培训班780期,参加培训农户0.52万人次,举办各种科技宣传活动,科技下乡、科技集市18次,参加群众1.3万人,印发各类技术资料1.8万份,出版科技刊物3种2000多份。通过科技宣传培训活动,凤山县农村有80%的农户至少有一人参加或接受过1—2门的适用技术培训,有300多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 加强科技人员技术再教育和党政干部知识更新工作。三年来共有594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各类技术再教育,举办各种科技报告、讲座7次,参加科技培训和讲座的领导干部有708人次,现有35岁以下的干部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10%青年干部经常上网,科技培训促进了科技人员和领导干部的科技知识更新。初步建立了以广西科技信息网为骨架的计算机网络,现可进行视讯会议、电脑培训、信息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等。在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中,得到自治区科技厅大力支持,拨款50万元,投建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积728平方米,购进电脑13台,设置科技展示厅、电脑培训教室、科技创新能力培训基地,科技图书资料室,视讯会议室。根据本地实际,由科技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方案。凤山县先后出台了《凤山县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实施方案》、《凤山县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科技创新计划》,同时把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全县科技进步的重点。近年来,凤山县评选出14名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三项技术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有二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获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卫生
八十年代后,特别是改革开改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方针政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凤山县卫生工作立足县情,抓住机遇,深化卫生改革,发扬老区传统,发展农村卫生,使农村卫生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凤山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卫生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建立起遍及城乡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至2003年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数131个,其中县4个,乡镇级11个,村级97个(其中甲级卫生室35个),个体医疗机构19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有床位286张,其中县级医疗单位202张,占70.63%,乡镇卫生院64张, 占22.38%,个体医疗机构20张,占6.99%,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1.5张。全县医务人员50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8人,其他技术人员16人,工勤人员61人,每千人口有卫生技术人员1.7人。在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有9人,占2.11%,中级职称121人,占28.27%,初级职称298人,占69.6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应用,各种医疗设备在医疗机构改革中的配置应用得到不断的加强,对提高凤山县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2002年、200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装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有洗胃机6台、X光机4台、B超1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9台、心电图机11台、胎心监护仪2台、胎心多普勒11台。救护车一辆。县医疗投资298万元购买美国GE公司生产的螺旋式CT机,于2003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病人及家属因转院增加的费用。在大会战实施前共投资515.5万元,兴建业务用房7900平方米,其中县医院投资343万元,兴建门诊部、急诊楼共4500平方米,乡镇卫生院投资217.5万元,兴建门诊、病房、防保楼共3400平方米。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大对凤山县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资638万元,用于12个卫生项目建设,新建业务用房8360平方米,其中县医院住院大楼投资470万元,兴建面积5000平方米,11个乡镇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投资168万元,兴建业务用房面积3360平方米。县疾控中心利用国债资金120万元,兴建1200平方米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到目前为止,全县12个大会战卫生项目和1个国债项目,已有11个项目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2个项目完成主体部分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投资建设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凤山县卫生项目的完成后,极大地解决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用房大部分属危房的问题。
二、农村卫生1、全县97个村已有35个村建有甲级卫生室,占36.08%。其他卫生室为村医私房或租借,农村地区实现村村有医有药。2、大力改善农村人口饮用不卫生水状况,改水受益面为77%,自来水普及率为38.22%。建设卫生厕所1.8688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1.86%,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文明程度。
三、防保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加大对霍乱、鼠疫、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县级“三网”建设,下半年完成了乡镇级“三网”建设。2004年上半年完成乡镇卫生院防保组组建工作,全县11个乡镇均建有计免“四室”。保证“五苗”接种效价,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全县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1998年通过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现有床位20张,职工人数2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人,占职工总数84.62%,具有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7人。业务用房768平方米,没有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全县获得国家级、区级爱婴医院(卫生院)的共有六家,分别是县医院、县妇保院、金牙、长洲、砦牙、袍里乡卫生院,2003年全县新法接生率为80.15%,住院分娩率为43.08%,孕产妇死亡率为90.21/10万,婴儿死亡率为 27.5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59.45%,新生儿破伤风发病1例,发病率0.47‰,母乳喂养为81.94%,儿童系统管理率51.63%,达2857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