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是何节
1、广西三月三是少数人民的传统节日歌圩节。
2、三月三是壮族等南方广大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的传统节日,广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广西有权根据本自治区民族风俗习惯来灵活安排传统节日放假。
3、壮族三月三习俗,也许很多人只知道对歌,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比如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很多有趣的节日活动。
4、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5、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6、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2020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2020壮族三月三假期调整通知
三月三上供需要上几样三月三贡品有哪些
给佛菩萨上供,可以有五样东西,分别是:果、水、香、花、灯。
三月三贡品有哪些
1、新鲜水果:单样单数单个。例如:苹果(寓意平安)、香蕉(寓意金条)、桔子(寓意聚财)、西瓜(寓意转运)、桃子(寓意长寿)、火龙果(寓意财运红火)等。每样果品都是要求完整、新鲜、不可腐烂、单样单数单个即可。
2、供水一杯:此水为干净的自来水、井水、不沾油花即可。
3、供香若干:香的种类有很多,建议选择质量好一些的,适合家居供养的优先。**、红色、金色、彩色优先,黑色次之。
4、供花双数:可以是鲜花,也可以是布艺的绢花。一般佛堂用莲花,仙堂用牡丹花等。供花是可以常年摆放的,无须每次上供的时候更换。条件允许的信士,也都可以更换,不限。
5、供灯双数:现在常用的都是电灯了,可于上香的时候打开即可,安全快捷。如果选用的是带有灯油的长明灯、酥油灯、蜡烛这些,一定要注意好防火措施。选用蜡烛时一般避讳白蜡,先人死祭除外。
三月三如何上供
仙家上供主要分为三种:大供、节日、平供。
一、大供
大供每年有两次,三三九九是规则。王母圣诞三月三,蟠桃大会神仙多。斗姆飞升九月九,北斗众星有安坐。古法大供四荤五素——四荤鸡鱼和肉蛋,其中细微要记得。供鸡因为胡黄爱,也是启明透光泽。鸡属酉金为西方,正好通往极乐佛。一般武堂困死窍,生鸡引路是一说。文堂一般困半窍,当供熟鸡为原则。鸡头放置有说法,保家鸡头向内搁。保家堂口亦如此,头次出头遵此说。出马鸡头要向外,老堂人马同此法。鸡头还要抬起来,整鸡放置莫切割。供鱼要把鲤鱼捉,能跳龙门吉利多。要求整鱼无破损,鱼头向里才适合。供肉最好猪头肉,切成方块是原则。鸡蛋保家供三枚,都是生的排成队。出马堂口用九个,四生五熟一盘搁。素供五样用水果,橘子聚财是一说。苹果预示保平安,香蕉好似元宝坨。桂圆富贵又团圆,葡萄意为子孙多。
二、节日供
初一十五节日供,人间节日也适合。节日水果供单数,单数属阳多福泽。偶数属阴最不宜,易招阴灵来折磨。
三、平供
平供就是平时供,平时也要感恩德。例如你要吃水果,顺手尽心放一个。荤供香烬须撤下,素供三天要撤桌。贡品不可超三天,腐败如何敬神佛。供水最好天天换,超过三天则不妥。保家仙供三杯酒,出马五杯是原则。初一十五去上酒,平时没酒填满了。保家馒头十五个,上下排放分三摞。出马仙用二十五,分成五垛来抉择。供奉祖宗为十个,分成两垛是原则。供奉馒头要完整,破皮缺馅要不得。供奉祖先点红点,供奉仙家倒不必。
上供的禁忌
1、不可供奉荤腥的食品(仙堂除外),一律素食、水果供奉。
2、不可供奉过期、不干净、陈旧、腐烂的食品。
3、不宜供奉湿生、化生类的食品(指仙堂),这属于低等食品,不敬。
4、石榴、樱桃不可上供,因为生长的渠道不洁,这两种水果的种子都是要经过排泄道以后才可以发芽生长,所以认为不洁。
5、佛、菩萨不供荔枝。(荔枝音译为释迦,避讳)
6、道教神仙不供李子。(避太上老君姓,避讳)
7、如果没有贡品可以不上,但不可乱上。
8、贡品根据品种安排供奉时间,原则上不可超过三天。
9、下列食品仙家堂不可上供牛肉(牛)、龟、甲鱼(鬼)、蛇、鳝鱼、(蛇)、狗肉(神)。
2020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2020壮族三月三假期调整通知
一、2020年“壮族三月三”假期,即3月26日、27日(农历三月初三、三月初四),全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照常上班。3月28日、29日(星期六、星期日)正常休息。
二、各单位给予相应的补休,不能补休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助。
壮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在广西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一、祭祀是壮族“三月三”的主要传统习俗之一。传说,壮族先民有龙母崇拜的习俗,为了祭祀龙母,壮族先民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比如,每年“三月三”期间,武鸣区罗波镇都会举办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参与的群众有数万人,该祭祀大典已成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像俺先生家与许许多多的壮族家庭一样,每年三月三家族里的堂兄弟几家一起,备着糖果饼干水果、纸钱等祭品,上山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哀思。
二、“三月三”既是祭祖扫墓,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歌圩的时节。壮族先民以山歌传诵龙母,因此聚集形成了歌圩活动。如今,唱山歌依旧是武鸣人节庆的一大习俗。无论喜怒哀乐,壮家儿女都喜欢用歌声来诠释,山歌文化已然渗透到壮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俺婆家的邻居潘婶酷爱唱山歌,她从小就听身边的老人唱山歌,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唱山歌。3月29日第九届广西歌王大赛那天,潘婶穿着壮族服饰早早的来到比赛现场。潘婶觉得即使得不到“歌王”,能够和来自各地的山歌爱好者切磋技艺,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三、吃五色糯米饭。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忍不住就想吃吃吃!
三月三的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的伏牛山中,有一片鸟语花香的竹林,竹林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人们都叫她贞妹。贞妹的父母已相继去世,父母在世时把她许给了山上的石哥。那年三月三,贞妹想念石哥就吹着笛子出了竹林,往山上走去。
石哥正在给贞妹打磨石镯,听到动听的笛声,他急忙拿了石镯走下山,递给了羞答答的贞妹。两个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商定在来年的三月三这一天,石哥下山去娶贞妹。
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国王要选天下美女,贞妹不幸被抓进了王宫。深深的宫墙隔不断贞妹对石哥的日夜思念,她想寻找机会逃出宫去。一天,贞妹随国王一块出去打猎,在深山密林之中,她瞅准机会,逃出了猎场。在三月三那天,她逃到了伏牛山里,终于见到了日思夜盼的石哥。谁知石哥对突然出现的贞妹异常冷淡,他对贞妹说道:“你知道一马不配双鞍子,一女不配二夫男吗?”
贞妹说:“我虽身在深宫,可我对你的一颗纯洁的心没有变。”但任凭贞妹心酸地哭诉,石哥始终不理睬。贞妹流着泪离开了石哥,她的两行泪,像清泉一样,流在地上,变成了一条小溪。石哥望着出现在面前的泪溪,方知贞妹的心是贞洁的,他后悔伤了贞妹的心,就顺着泪溪去追贞妹。贞妹听见后边有人追,知道是石哥,可她太伤心了,就头也不回,一口气跑出了伏牛山,可她再也走不动了,一头栽倒在地,变成了一块晶莹的玉石。那玉石听到石哥的追喊声,越长越大,眨眼间变成了一座玉石山。石哥追到山下,望着眼前的玉石山,知道这就是贞妹,伤心痛哭,扑到玉石山上,诉说自己愧对贞妹一片纯洁的恋情。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们见泪溪的水永远都是清清白白的,就叫泪溪为白河。玉石山孤孤单单地在那里卧着,不与伏牛山相连,就叫玉石山为独山。年年三月三,总有一团云彩飘到独山山顶,朝着独山轻播细雨,人们都说那是石哥泪洗独山。还流传下来一首歌谣:“三月三,洗独山。贞妹忠贞心一片,石哥悔泪流万年。”久而久之,人们就传唱成了“三月三,上独山”直到今天,南阳百姓都喜欢在三月初三这一天像欢度节日一样成群结伴、扶老携幼去独山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享受春雨的沐浴,欢度三月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