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百思不得其解,美洲文明几千年里为什么发展那么缓慢

在美洲,缺乏能够容易驯化的农业作物,不像是旧大陆有小麦、水稻这种能够轻易驯化的植物。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原始的品种玉米穗只有手指粗细,产量很低,而且玉米粒外面还有一个坚硬的壳。到欧洲人到美洲的时候,玉米才被印第安农民驯化成现在玉米穗的三分之一大左右。其他的农作物品种也很不好驯化,像土豆、红薯、葵花籽、南瓜等,都不是像现在这么高产。原始红薯也只是人手指稍微粗些。

百思不得其解,美洲文明几千年里为什么发展那么缓慢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洲的可驯化农作物分布太散了,凑在一起需要一个长期的传播扩散和晒讯过程。支持一个农业社会,是需要多种作物提供糖分、蛋白质和油料的,缺乏任何一种基本的营养品,也支持不了一个农业社会。但是美洲的地形是狭长的,从北到南,能够提供糖类、蛋白质和油料作物的可驯化品种是呈现分散分布的,距离也也比较远,扩散到一起,组成一个基本的农业组合需要比旧大陆长得多的时间。比如,玉米原产是中美洲高原,土豆红薯好像是产自南美的山脉中等等。每种作物被驯化,再传播,再凑在一起成为一个合适的组合,花费的时间要远比旧大陆要长得多。而远东的新月地地区,有原产的小麦、鹰嘴豆还有可驯服的山羊,非常轻易地就组成了一个合适的农业组合,所以那里最早进入定居农业社会,也最早出现文明。再比如,北美大平原现在是世界的大粮仓,但是北美的农业出现的非常晚,也仅仅是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几百年。主要原因就是美洲的主粮玉米是原产地的高原低纬度作物,北美是高纬度平原,日照、水热和季节变更等等都不一样,加上其他辅助作物的传播等因素,所以北美的农业社会起源非常晚。好像书里提到过,北美土著的农业化尝试以后几轮,但是基本都失败了。但是最后一轮由于培育出了符合北美条件的玉米品种,加上合适的南瓜、向日葵等作物组合,北美农业出现了大发展。两三百年时间,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就出现了总人口达到几百万的定居农业社会。可惜,这个社会在接触欧洲人之前,消亡了,原因是疾病。应该是和密西西比人接触的中美洲印第安人将白人的疾病传播到了密西西比河流域,摧毁了整个农业社会。

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有对密西西比农业社会的考古内容,看里面的描述,密西西比河整个农业社会应该是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或者更靠后些,已经出现了定居的村社,原始的私有观念等等。

古代美洲的文明不是停滞不前的,本身也是一直在进步、演化的。古印第安人也不比其他地区的人愚昧落后,他们也是一群勤劳、有进取心的农夫,他们在远不如旧大陆的环境中,为人类培育出了现在大量的高产农作物,为全球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原罪的话,只能说他们运气太糟了,碰到了美洲那个环境。

西藏高海拔区能生长的农作物有哪些?

当代社会农村的荒地越来越多,所以大量的原本是农村务农的人口现在开始向城镇转移,他们不再选择在农村种植水稻、瓜果蔬菜、小麦等经济作物。导致了农村的荒地越来越多。水果蔬菜的价格直线上升,老百姓开始担忧以后还能不能吃到便宜的蔬菜水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天买菜做饭的朋友可能比较了解市场上的蔬菜价格,那可以叫做: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下午的菜价都能与早上的菜价差很多。老百姓的日常饮食生活关系社会的稳定。为了降低菜价,国家2012年起,就开始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国家希望通过免税的方式来降低菜价,希望缓解市场上高居不下的蔬菜价格。并且国家还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卖菜的菜农的收入。

要分析高居不下的蔬菜水果价格,还的从源头上来分析。到底是什么造成如今的农产品这么贵——第一个原因,是高昂的物流运输成本,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对蔬菜水果的运输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关行业协会经过调研,发现我国的蔬菜运输物流成本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的物流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把一车的大白菜要从产地东北做到南方,这个成本核算一下就知道太高了!原本在原产地几角钱就能买到的蔬菜,到了南方就得花几块钱才能买到。这个蔬菜的价格翻了好几倍不止。并且旅途遥远,只有选择高速公路,因为很多地方的国道、省道的路都很不好走,路况很差。碰巧不幸的是我国的物流运输中各种收费太多,尤其是山多的地区,高速路收费太贵,遥远的路途l并且还要承担高昂的柴油、汽油费用,这一下子,这一车蔬菜的运输成本直线上升。

虽然说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种类较多,但是农产品的分布很散乱,不能集中采收某种蔬菜水果,比如北方生产优质的大豆、小麦、玉米。南方盛产香甜的瓜果、调味用的花椒等等。要从北方运到南方,或者是从南方到北方,这运输成本相当的高。而且我国农作物的生产地和销售地都很分散。遥远的运输路途不利于瓜果蔬菜存储、运输。一路上的颠簸很容易导致瓜果蔬菜腐败,腐败的瓜果蔬菜只能丢掉。所以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农产品的成本,造成了农副产品价格越来越贵。

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的自然灾害比较多,无论是南方暴雨,还是北方干旱,都会导致农业遭受打击。甚至在青海地区、西藏地区等环境恶劣的地区,人们不能种植蔬菜水果,基本上日常使用的蔬菜水果全部靠从外地运输过来。蔬菜水果的原产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论是什么蔬菜水果,在一起自然灾害面前,我国的农作物极易遭受灭顶之灾。今天上的蔬菜水果数量大幅下降。导致人们平时买菜的市场上的菜价就会直线上升,从而导致菜价波动很大。特别是在暴雪天气,天气恶劣,运输困难,菜价涨幅非常大。

所以,降低人们常使用的蔬菜水果的价格之路任重而道远。要想降低菜价还得从源头上做好,首先要规范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国家应该向其他国家借鉴农作物种植的经验,提高我国农产品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在保障农作物种植者的收入的前提下,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规避市场的大波动幅度调价。不论采取那种有效措施,都是让老百姓能够买到合适价格菜品。

只有保障了民生,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这条道路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1、西藏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农作物是青稞。

2、农作物还有蚕豆、豌豆、油菜、马铃薯等。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广布。西藏人口密度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但亩产量不及水稻的一半。西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独特的雪域文明,现正和全国人民一起加快建设步伐,共创美好未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86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