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语文高手请进!!!

作者:王冕

语文高手请进!!!

作品:墨梅

内容: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七律·悼止斋王先生 其二

元·王冕

文采风流今已矣,夫何能见紫芝眉?

中天气黯星河惨,南国春寒草木悲。

政事堂堂传两省,论谈娓娓动诸司。

老成如此多关系,青琐诸公泪亦垂。

七律·悼止斋王先生 其三

元·王冕

三月燕山听子规,追思令我泪垂垂。

虽然事业能经世,可惜文章未际时。

霜惨晴窗琴独冷,月明秋水剑双悲。

山河万里人情别,回首春风说向谁?

七律·即事 其一

元·王冕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

旌旗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沈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七律·即事 其二

元·王冕

白草黄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满乾坤。

飞鸿点点来边塞,寒雪纷纷落蓟门。

风景凄凉只如此,人情浇薄复何论。

知机可有桑乾水,未入沧溟早自浑。

七律·纪梦

元·王冕

十有一月三十夜,清梦忽然归到家。

对母徐徐言世事,呼儿故故问生涯。

庭前修竹不改色,溪上老梅都是花。

起坐山窗听茶鼎,又思风雨客三巴。

七律·会友

元·王冕

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

读书空堕英雄泪,得酒时浇磊块情。

相见抵须言客况,论交殊不愧前盟。

汉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区区论贾生。

七律·过渔浦

元·王冕

十八里河船不行,江头日日问潮生。

未同待诏于金马,却异看花在锦城。

万里春风归思好,四更寒雨一灯明。

故人湖海襟怀古,能话旧时鸥鹭盟。

七律·即景

元·王冕

江北春深野草芳,江南春浅柳枝黄。

凫鸥得水竞出没,寒雀受风相颉颃。

适意漫提如意舞,醒时不异醉时狂。

昨朝孺子拦街笑,笑杀人间马子长。

七律·送宇文子贞

元·王冕

郊居暂辍簿书劳,尚植忠良翊圣朝。

风月一坛光滟滟,天人三策锦飘飘。

清声足重江潮望,直笔宁辞馆阁招。

洛下诸郎竞才俊,岂能无意说渔樵?

七律·次韵 其一

元·王冕

老吾濩落忘机久,江湖鸥鸟弗猜疑。

黄花围宅如元亮,白雪满床无子期。

身后虚名定何益,世间多事不须知。

故人有约来招隐,莫待秋风老桂枝。

七律·次韵 其二

元·王冕

野人住处无车马,门外蓬蒿抵树高。

石脚云生三伏雨,屋头松撼五更涛。

田园入画真堪笑,薪水供厨只自劳。

匣底豪曹苔欲满,夜来忽作老龙号。

七律·雨中遣兴 其一

元·王冕

黯黯阴阴没大荒,髑髅无语剑生芒。

青山有梦客千里,明月故人天一方。

鹿走平原沙莽莽,龙飞沧海雨浪浪。

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楼尚慨慷。

七律·雨中遣兴 其二

元·王冕

故人何日是归年,又听刚风洗瘴烟。

骄马北驰沙似雪,冥鸿南去水如天。

莫愁弦绝蒲萄馆,且喜歌生□□田。

好在岳阳楼上望,洞庭明月正婵娟。

七律·雪后

元·王冕

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

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

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

七律·满目青山轩

元·王冕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七律·次韵

元·王冕

生民日日叹零丁,惟听中朝说太平。

万里江山云莽荡,五更风雨剑悲鸣。

桓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

箫管莫吹关塞曲,野花闲草不胜情。

七律·竹西轩

元·王冕

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

来客不辞三径雨,乘凉常得四时秋。

青天影动朝阳凤,落月光移隔水楼。

夜半梦回环佩响,却疑歌吹在扬州。

七律·江月楼

元·王冕

永嘉城郭如斗样,魁峰兰若倚青霄。

江空月色上楼白,风挟海声连地摇。

高僧居此兴不浅,闲客登临思亦饶。

我欲与君飞舞去,更呼仙子共吹箫。

七律·林壑亭

元·王冕

会稽林壑东南胜,结构新亭亦壮哉。

树密不知云出没,山深常听水喧豗。

清幽可许渔樵隐,游赏岂无王谢来?

我欲题诗追李杜,风流不是出群才。

七律·送僧归闽

元·王冕

九月三吴树叶红,闽中浑未觉秋风。

上人忽动乡关念,对客莫辞途路穷。

白发岂无诸老在?青山还与旧时同。

到家检点经行处,应喜庭松雨露浓。

作品注释

注释:

[1]清气:清香之气。

[2]颜色:指水墨画梅花的淡淡的墨色。

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梅花

内容: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作品:白梅

内容: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发,

散价乾坤万里春。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

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

晒在垂杨古岸边。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念奴娇

孝陵卫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

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

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念奴娇

方景两先生庙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也知稷契皋夔,闳颠散适,岳降维申甫。[1][2]

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

十族全诛,皮囊万段,魂魄雄而武。

世间鼠辈,如何妆得老虎!

念奴娇

劳劳亭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念奴娇

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1]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2][3]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念奴娇

宏光

宏光建国,是金莲玉树,后来狂客。[1]

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燕子衔笺,春灯说谜,夜短嫌天窄。

海云分付,五更拦住红日。

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2]

卖尽江山犹恨少,只得东南半壁。

国事兴亡,人家成败,运数谁逃得?

太平隆万,此曹久已生出。[3]

念奴娇

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1]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2]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念奴娇

高座寺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1]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

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念奴娇

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1]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2][3]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念奴娇

台城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1][2]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念奴娇

胭脂井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1]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2]

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念奴娇

长干里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1]

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2]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

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念奴娇

莫愁湖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

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

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

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钳恨口,

不许长叹一两声?

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定凄清

卷354_1 「团扇歌」刘禹锡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卷354_2 「宜城歌」刘禹锡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卷354_3 「顺阳歌」刘禹锡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卷354_4 「莫瑶歌」刘禹锡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

卷354_5 「度桂岭歌」刘禹锡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卷354_6 「插田歌」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卷354_7 「葡萄歌(一作蒲桃)」刘禹锡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卷354_8 「蛮子歌」刘禹锡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卷354_9 「马嵬行」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卷354_10 「百花行」刘禹锡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卷354_11 「壮士行」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茅。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堕,飞血溅林梢。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呶号。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卷354_12 「苦雨行」刘禹锡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卷354_13 「华山歌」刘禹锡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卷354_14 「抛球乐词」刘禹锡

五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卷354_15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刘禹锡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卷354_16 「送春曲三首」刘禹锡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卷354_17 「初夏曲三首」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卷354_18 「捣衣曲」刘禹锡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长裾委襞积,轻佩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卷354_19 「畲田行」刘禹锡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卷354_20 「鶗鴂吟」刘禹锡

朝阳有鸣凤,不闻千万祀。鶗鴂催众芳,晨间先入耳。

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如何上春日,唧唧满庭飞。

卷354_21 「观云篇」刘禹锡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卷354_22 「养鸷词」刘禹锡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卷354_23 「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刘禹锡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

长安道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

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

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

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古离别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

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菩萨蛮。集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春夜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革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1. 关于落实重要性的古诗句

2. 关于读书重要性的古诗句

关于落实重要性的古诗句 1.描述重要性的诗句

秋瑾的:zhidao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豪杰.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专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试玉要烧三属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告诉我们,多亲身实践的重要性的诗句

1、体现亲身实践重要性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原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注释

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4、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5、简析

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关于读书重要性的古诗句 1.有关读书很重要的诗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古诗名句有哪些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3、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华罗庚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高永祚5、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8、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9、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陈景润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11、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茅盾12、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13、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李大钊1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15、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16、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托尔斯泰1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表示读书的好处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

你好

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名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关于读书重要性的古文

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清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白话译文:一天不读书,心中没有好的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耳目都不灵活了。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白话译文: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篇可跟曹植相近。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白话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 颜真卿《劝学》

白话译文: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 杜甫《柏学士茅屋》

白话译文: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5.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大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6.读书的诗句(体现读书的重要性)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7.有关于读书的古诗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名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9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