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疫情防控服务电话!
近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做好“静下来”的城市群众生活服务保障,有关部门将有关生活供应类、居家便民类、企业经营类、疫情防控类业务咨询****进行了明确,以确保市民各类咨询求助投诉事项精准快办。
■ 一、生活供应类
1.商务部门生活必需品保供联系电话
漯河市、区(功能区)商务部门开通“生活必需品保供热线”,着力打通生活物资配送“绿色通道”。
漯河市商务局:3120925
郾城区商务局:2961156
源汇区商务局:3381015
召陵区商务局:2600718
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5757666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局:18739554444
西城区商务局:13603953068
2.益农信息社(依托农民合作社、农资销售)销售运营中心
疫情期间,针对市蔬菜生产供应主要存在用工难、销售难和出行难等问题,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为各生产基地办理市级、省级通行证解决出行难题;组织助农团、对接批发市场、商超等,拍摄农产品产销小视频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帮助农户销售生鲜农产品。
郾城区、源汇区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地址:郾城区辽河路现代城对面,负责人:许江涛13137546555
召陵区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地址:召陵区黄河路东兴电子城田康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院内,负责人:白冰洋15503955188
临颖县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地址:临颍县府西路和颍川大道交叉口西北角,负责人:王红旗13781702979
舞阳县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地址:舞阳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院内,负责人:杨民18623956222
■ 二、居家便民类
3.水电气保供便民电话
对无法按时缴纳的困难群体采取欠费不停供业务。
清源供水:2621210
银河水务:2358839
供电公司:6696110
中裕燃气:3156777
受疫情影响,市清源供水公司自来水抄表员将不再进入小区(家)或单位现场抄表,按照《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32条“因水表发生故障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抄表计量的,按前3个月平均用水量或水表额定流量计收水费。”结合实际,4月份水表计量采取前3个月平均用水量预估收取水费,待疫情防控期结束经实抄后按照实际用水量予以核实调整。
4.电梯24小时应急救援电话:96333
5.市车管所业务绿色通道(窗口)联系电话
漯河市车管所(车管业务)3110820;(驾管业务)3556799;(网办业务)3101296。
漯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管、驾管大队推行疫情防控期间5项便民利企措施。(详情点击查看)
6.市医保中心便民电话:3101832
7.公积金便民热线:12329
8.中国电信漯河分公司:10000 投诉监督:400-881-0000
电信公司疫情期间推出提供免费流量(10G流量/月)、语音(300分钟通话/月)活动,以及千兆免费使用活动。对疫情期间上网课的学生已全部添加,其他有需求的电信用户也可添加。
9.中国移动漯河分公司:10086
通过线上扫码和线下为客户办理号卡业务、通过扫码自行办理宽带升级,针对网课需求客户开展批量提速,提升客户网速体验、保障学生客户网课需求。
10.中国联通漯河分公司:10010
疫情期间,免费为政府提供疫情防控视频会议70场;免费为全市2500个防疫、隔离人员,2600名老师赠送数据流量包;免费为全市教育系统建设钉钉健康防疫打卡平台,实现老师、学生、家长健康打卡499882次。
11.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网上办理咨询电话
办公室咨询电话(安保咨询):3177077
业务协调科咨询电话(业务协调):3177088
信息化服务科咨询电话(网上办理技术保障):3177057
投诉督查科电话:3170000
自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起,市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业务办理实行网上办理,实体大厅暂停线下办理,群众在网上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与中心相关科室联系。
■ 三、企业经营类
12.纳税申报期限延期业务咨询电话:12366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关于做好4月份部分地市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税费征管事项的通告要求,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受疫情影响的我市纳税人、缴费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平稳有序办理税费申报及缴纳业务,一是我市按月或按季申报的纳税人,2022年4月份税费申报期限暂延长至2022年4月27日。二是我市纳税人因疫情影响在4月份申报期内未按期进行税费申报的,不予行政处罚,不纳入纳税信用评价。三是如其在5月份被税收征管系统自动认定为非正常户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及时上报省局处理。
13.漯河海关:12360
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企业沟通,介绍漯河海关防控疫情服务外贸发展的9项措施,关注外贸企业诉求和难点问题,做到问题“动态清零”;指导企业通过海关“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在线办理通关申报等业务,畅通无纸化资料提交、自助式原产地证书打印等便利措施,免费为企业邮寄各类单证,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办事。
14.市住建局:0395-3131175
疫情期间,市住建局每天安排2名人员值班,设立值班电话0395-3131175,受理住建领域疫情防控、生产生活、行业政策、应急求助及复工复产等电话咨询。
15.市市场监管局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
特种设备方面:
(1)优化特种设备许可换证手续。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含充装单位)许可证、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有效期届满不超过6个月的,可以办理许可延期,延长期限不超过半年。鼓励符合条件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采用自我声明承诺的方式免评审换证。对因疫情不能及时申请换证的,申请期限顺延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到期的,复审期限延长3个月(视疫情情况进行调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申请复审(换证)的,可先行办理网上复审。疫情期间证书过期的,复审期限顺延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
(2)优化特种设备检验流程、延长相关检验周期和电梯维保周期。紧急开辟网上报检、电话报检、微信报检、传真报检、邮寄报检等五种报检通道。对于医院等疫情防控相关单位的特种设备,在使用单位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可以延长检验周期。对必须检验的设备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安排检验。因疫情防控特殊情形无法进行定期检验或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可延期检验,并在疫情解除后1个月内申报定期检验。
产品质量监督方面:
(1)企业申请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操作,通过政务服务网站足不出户提交申请;工作人员接收材料后,第一时间审核查找问题,一次性全面反馈企业补正;企业在网上提交的书面材料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即受理、即办结、即推证,企业自行打印电子证书,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市局协调市检验测试中心和省质检院,开展无偿为企业提供检验设备的检定校准服务活动,省质检院对漯河企业委托的检验任务给予费用减免的政策。
(3)对在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企业存在的取证产品未标注许可证标志和编号、不影响健康财产安全的抽样不合格等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鼓励市场主体及时自我纠错,提高依法合规的自觉性。
检验检测监管方面:
(1)全市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在岗授权签字人理论业务知识考试因疫情不能到郑州参加,申请省局在漯河增设考场单独对漯河组织一次理论业务考试。
(2)对机动车在岗授权签字人因疫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导致任职资格到期的,申请延期资格到2022年6月30日。
注册、审批方面:
(1)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深入总结全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河南省“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方案》(豫政办〔2021〕30 号)要求,对涉及 52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着力推动“照后减证”、简化审批,助力企业“快入准营”。
(2)深入推进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依托全程电子化平台,探索推行营业执照“全城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打破属地申报和领取营业执照的限制,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
(3)实行“歇业”登记制度。因疫情影响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将维持成本降到最低。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备案后,自主决定开展或者已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可于30日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终止歇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
信用监管方面:
开通企业信用修复“直通车”,鼓励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重塑信用。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企业由原办法满5年可以申请信用修复修改为满3年即可申请信用修复,删除了因未及时年报被列入违法失信名单情形。
网络交易监管方面
督促第三方交易平台支持小微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将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为经营场所,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四、疫情防控类
16.疫情防控政策咨询电话
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3132963、3191116、3191117
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163955
源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6986835
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96596
郾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3288277
郾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172289
召陵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639087
召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06019
舞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7158788、7139880
舞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135128
临颍县疫情防控指挥部:8899656
临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656918
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5757977、3221118
示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3195081
西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905001
17.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电话
漯河市和各县区均设立了疫情防控心理(周一至周日,24小时),免费接受群众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援助、心理疏导、心理介入治疗等服务。
漯河市:3701120
郾城区:3335120源汇区:3335120 召陵区:2633809、6851120
临颍县:5767120舞阳县:7121574-8166(周一至周五,08:00-12:00 14:00-17:00)
18.漯河市健康码赋码及转码流程解答热线
漯易办:3388290
赋码转码专班热线:3177680、3177689、3177690
漯河按下暂停键!
感谢大家为漯河而宅!
益农镇中心小学有近六十年办学历史,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浙江省示范小学。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打造“育人”品牌,实现了由“三强”(造就强师、培养强生、创建强校)向“三名”(造就名师、培养名生、创建名校)提升的办学目标,呈现出从培育多个优势项目,到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再向品牌学校迈进的办学之路。
自区教育局提出创品牌学校以来,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努力,现就我校如何从德育特色走向德育品牌的历程,从创新载体、强化保障、注重反思三个方面进行疏理与总结。
一、创新载体,突出品牌促进的有效性
学校品牌的本质是具有稳定的教育教学品质与丰富的学校文化品位,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品牌建设核心所在。通过学校优质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赢得丰富的资源,以丰富的资源为学校品牌促进服务。因此,我们利用丰富的资源,逐步形成了五大品牌促进的载体。
1 依托少先队组织阵地。学校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其根本目的就是团结教育全体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依托少先队组织载体,采取了以下策略:①主题活动策略;②“三助”活动策略;③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策略;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优策略。
2 建设两个“基地”。我校是区内唯一“国字号”的中国硬笔书法实验基地,也是浙江省活动课程研究基地。我们把这两个基地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着力抓好四大推进策略:①师资培训策略,②专家指导策略;③课题引领策略;④“以赛促训”策略。
3 整合三类课程。依据国家课程计划标准,致力于研究、开发、改进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课程建设体系。通过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品牌促进提供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
4 学生社团策划。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校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采取了以下几个策略:①自动化运作策略,②导师制策略。③星级社团评价策略。
5 家长资源开发。为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相应组织体系。具体运作中采用的策略有:①设置“1+5”的办学机制;②开展评选优秀学员、优秀家长活动,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③强化家长委员会议事制。
二、强化保障,提升品牌内涵的丰富性
学校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是学校服务质量,而学校文化价值观则是提高品牌稳定性的关键。要提升学校品牌内涵的重要保障是质量与文化。为使上述载体有效动作,提升品牌的内涵,学校建立起了三大保障。
1 学校文化建设保障。①提炼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早在1996年,学校提出了“生活自理、言行自律、学习自主、身心自强”的校训。旨在成为一种积极向上、自主发展的行为指向,为师生积淀成长的自信。在校园中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催人奋发向上。对学校中每个成员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②传承学校本土文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围垦人,我们把她称之为“本土潮文化”。在这种文化已成为学校“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权利,关注人生幸福和生命质量,从而真正形成为每个孩于创造美好未来的学校共同价值理念;③激扬生命活力。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充满自信中快乐成长”成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核心所在,让学生每天能够自豪地说出“我自信,我快乐”。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乐园。
2 教师校本培训保障。成功的品牌往往都有非常牢固的价值观基础和信奉这些价值观的老师,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我校的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由知识层次向智慧层次进而向创造层次迈进,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教师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引导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探寻植根于课堂教学,这样,自主提升才有活水的源头。
3 行政管理机制改革保障。就学校自身而言,发展优质教育、打造品牌学校必须确立三个主要基石:①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有效的品牌战略,提升竞争力,②建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教育力。③塑造文明高效的学校特色文化,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提升凝聚力。
三、注重反思,追求品牌成长的持续性
品牌促进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攀高,我们对品牌的追求与建设也是无止境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反思一:反思从德育特色走向德育品牌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品牌定位是品牌促进的前提,没有正确的品牌定位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在品牌定位与促进的实践上,可以说,有以下特点:①起点高;②重心低,③落点准。德育品牌的打造,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是相通的,可以说“育人”品牌的打造既满足了时代的要求,也履行教育的神圣使命。
反思二:品牌的创建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品牌是一所学校区别与另一所学校的标识,需要包装、需要识别……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并为品牌促进制定经营战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展望未来,我们将力求在以下二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①通过细化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品质保障;②通过继续践行育人理念,优化教育服务,提升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9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