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商务部印发通知

红辣椒网评:中欧班列扛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商务部印发通知

8月12日,45车满载36.83万片口罩和94.9吨熔喷布的75061次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驶向意大利米兰。未来两个月,还有上千吨用于口罩生产的熔喷布和上千万片口罩,通过中欧班列从西安发往意大利,保障当地的防疫物资储备。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促进共赢。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经过几年的发展,中欧班列开行范围已拓展到欧洲21个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目前,中欧班列已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着“中国力量”,彰显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的中国担当。

抗疫情,中欧班列联通欧亚担使命。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这已经成为共识。面对疫情,开辟生命通道、驰援全球抗疫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使命。从3月21日首趟搭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义乌发出以来,截至7月底,累计运送防疫物资497万件、3.9万吨。面对尚未解除警报的全球疫情,中国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坚持对外驰援,传递出中国与相关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团结合作精神,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稳经济,中欧班列战略通道显身手。中欧班列具有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在海运、空运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稳定中欧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以汽车行业为例,7月以来,已有5列“奥迪专列”从德国不来梅抵达长春。与之对应,中国的汽车配件玻璃、轮胎、轮毂、座椅等通过中欧班列,通常只需两周即可运抵德国,源源不断地供给大众、保时捷、宝马、奔驰等车企。疫情之下,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信步伐,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力量。

促发展,中欧班列深化合作有担当。在疫情照鉴中,在世界期待中,中国扛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4月,商务部印发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5月,国务院国际物流工作专班确立国际物流运输重点联系企业,其中有10家中欧班列企业,通达地区覆盖欧洲、中亚、东南亚、西亚等国家。7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变局中,自信前行的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释放出团结战疫、开放合作的明确信号,是对全球疫情的有力阻击,更是对推动构建人类共同命运的郑重承诺。

古有丝绸之路,连贯东西,互通有无;今有“钢铁驼队”,横贯亚欧,休戚与共。当下,中欧班列逆势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对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冲击、促进货物和服务跨境流动等意义重大,也凸显“一带一路”倡议的远见卓识,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正当其时。未来,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深耕“一带一路”,与沿线各国一道推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进程,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商务部发文鼓励储存生活必需品,是否会引发大范围囤货的现象?

虽然说商务部发文鼓励储存生活必需品,但在我看来这应该不会引发大范围囤货现象,这是因为很多商品国内都可以制造,而且供货充足,人们并不怕买不到,因而最多只会购买足够自己使用一段时间的生活必需品,并不会大量去囤积。

一、很多商品国内都可以制造

简单来说,生活必需品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商品,例如卫生纸、盐、油、食物、水等,但这些商品国内都能制造,而且有很多品牌可供消费者选择。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囤积这些东西,只需要准备好足够自己和家人使用一段时间的商品即可,并且这些商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顺利的存活下去就可以了,没必要大规模去囤积,并且用不完对自己来说也是浪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范围的囤货现象自然就不会出现。

二、供货充足

很多人平时购买生活必需品时都习惯用多少买多少,等家里没有了才会想着补充,因此可能有的人会听从建议养成囤积生活必需品的习惯,从而在短时间内让部分商品陷入库存紧张的状况。但要知道,由于国内有很多厂家都在制造生活必需品,并且国内物流行业发达,因而即便超市出现会在短时间内陷入库存紧张,但只要等新商品一到,那么这个状况就能得到缓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超市所卖的生活必需品其实是足够消费者所使用的,因而消费者其实也不会因为担心以后买不到生活必需品而去超市抢购,所以也不会引发大范围囤货潮。

总的来说,在我看来囤积生活必需品确实很有必要,但不会引发大范围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现象。

商务部发《通知》: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为什么会引起百姓的格外关注?

1、由于疫情的影响,这几年的物价总是忽高忽低,尤其是到了年关百姓最关注的就是物资价格的问题,不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还希望能够随时买到自己内心心仪的物品,所以在疫情期间商务部发的任何通知百姓都会非常关注。

2、商务部通知有一句“鼓励家庭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家庭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求”。这句话很敏感,人们容易想到,现在蔬菜及物质是不是供不应求,生活必需品是否要涨价?事实上蔬菜最近几周已经很大幅度上涨了。我所在的地方有很多人开始大量购物了。

人们对疫情反弹有些担忧。又怕与2019年春节那样,特别是我们湖北人有深切体会,那种居家几个月的日子,而且生活必需品缺乏的情况下。

山东发了一万个救生包。好好的和平年代发什么救生包啊!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情?了解新闻的人都知道,台湾最近不太平,一些不安分的人蠢蠢欲动,又有美国来闹事,军舰都要开来了,这是不是要打仗了?

其实,是国家为了提高人们日常家庭防护意识,有人生病或家庭危险状况时便于自救,只是我国人们缺少这方面的常识。

由于人们过度关注商务部的通知,有一种担忧的心理,于是,商务部出面回应:发这个通知,是工作制度的落实,是细致工作的体现,对人民群众是好意的提醒,前段时间,由于天气的影响,蔬菜价格上涨不少,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

人们担心和议论是很正常的心理,在这个时候,防止有些人蛊惑人心、造谣生事,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让人们引起恐慌,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向当地政府报告,或网上举报,同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做一个合法公民。

全国蔬菜都在涨,一夜间上海青菜价格翻倍,究竟发生什么?

买一个颗普通白菜价格高达80元,被网友们称为“和田玉白菜”;一斤萝卜11元,小芹菜20元,青菜更是达到了23元一斤,这些价格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近期的上海,不少人直呼吃不起菜了。

虽然口罩事件管控造成了蔬菜价格的上涨,但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2022年以来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很多人感慨物价上涨了,是真的吗?下面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

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

粮食蔬菜的价格和产量息息相关,粮食产量的多少又受到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影响。

我们首先从全球大范围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温度上升的情况下,粮食减产的必然的。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全球小麦平均产量就会下降6%,水稻、玉米和大豆平均产量则分别下降3.2%、7.4%和3.1%,因此,即便没有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如果不扩大种植面积,地球上的粮食也是在减产当中的,再加上人口越来越多,粮食价格上涨是必然。

另外,自然灾害增加,给农作物造成了不可预料的减产,北美洲地带菜籽和巴西等国家的大豆产量也比以往有所下降。

我国去年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农田被淹没,原本在夏天收获的农作物毁于一旦。

再加上部分地区冬天也遭到了强降雪,致使大棚坍塌,许多农民的劳动成果颗粒无收,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自然价格就上升了。

二、口罩事件原因

口罩事件原因虽然不是自然灾害,但是也是很难可控的。

从2020年开始,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爆发,人员难以流通,国际物流停滞,造成了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原材料不足的情况,直接造成了种地成本的上升,上升的成本也体现在了粮食的价格上。

另外病毒爆发后,国际贸易,国际物流量减少,也导致了农产品运输价格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的价格、我们国家3月以来口罩事件形势较为严峻,物流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蔬菜为例,蔬菜保鲜期短,储存难度大,口罩事件期间运输时长增加,运输成本上升。

据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司机介绍,由于隔离、消毒静置以及核酸检测等原因,运输成本较以前上涨30%—50%。

三、国际大环境原因

除了天灾影响粮食价格以外,还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2月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了冲突,直接推动了粮食价格的升高。

这其中的缘由有很多方面,首先这两个国家是全球重要的小麦种植国和玉米出口国,两个国家加在一起出口的小麦占全球总数的29%,玉米也占全球的19%。

自爆发冲突以来,乌克兰的港口被关闭,农产品难以出口。

其他国家在局势动荡时,也纷纷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是粮食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四、种植成本增加

众所周知,种地离不开化肥。

想要有一个好的收成,种子的质量也必须过关。

目前欧洲地区的化肥价格,是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最高价格,除此之外,种子的价格也在上升,国外部分地区的种子价格甚至上涨了一半,国内部分地区种子价格也上涨了10%作用。

我国部分农户还属于租地种植农产品,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租金也在上涨。

由此看来,种地的成本直接上升。

为了控制种地成本,许多国家纷纷宣布,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作物种植量减少也会造成产量减少,也就造成了粮食蔬菜等价格提升。

五、其他联动效应

俄乌冲突以来,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开始寻找石油的替代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种能源叫做乙醇汽油,乙醇汽油需要从玉米当中提炼,原本属于粮食的玉米,一转眼成了工业原料,对玉米的需求增加,也势必会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

除了玉米,油菜籽、油桐还可以用作生物柴油。

总结

粮食蔬菜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在这种形势下,不得不说家住农村的朋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家院子中种植的蔬菜,自家田地中种植的粮食,不仅纯天然无公害,还能减少家庭饮食成本支出。

注: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自己的看法。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0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