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身残志坚发展产业脱贫走致富路子

    唐贵凯,瓮安木老坪社区高庄组村民,30年前在修筑烤房爆破地基时不幸炸断了左手,因只剩下一只手,寨邻们戏称他为“一把手”。缺了一只手,劳动和生活很不方便,但他仍然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身残志坚发展产业脱贫走致富路子

    屋漏偏遇连阴雨, 2011年,在浙江务工的儿子唐勇又遭遇严重车祸,经过近三个月的抢救和治疗,尽管脱离了危险,却也因此落下了残疾,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唐贵凯家4人中的两个主要劳动力都有肢体残疾,无法外出务工,还有九十高龄的多病老母,家庭经济一度极为困难,于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虽被列为贫困户,生性倔强的他并不想给政府增加负担,更没有 “等”“靠”“要”的想法,而是一边坚持农业生产,一边苦练独臂焊接水管技术,一边寻思脱贫致富门路。每到赶场天,他都要抽时间到社区找干部们交流,请教脱贫途径和致富方法。在银盏镇党委、政府、社区和驻村干部们的关心、指导与帮助下,他决定走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已经55岁的唐贵凯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从以前种一两亩玉米发展到种植70余亩,从养殖一头猪自给自足发展到养殖几十头,玉米收成近4万斤,现有商品猪40余头,今年预计能有6万余元的收入。

     在他的带动下,身边村民方慎志、唐隆等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跟着发展生猪养殖。勤劳的人总是闲不住的。已经负责着原木老坪村人饮设施管理的唐贵凯,看到印山村力生坡水厂因前期管理不善,导致印山村、大寨坪社区和木老坪社区共13个村民组2060户5410人饮水困难,便想接下这个“烂摊子”,改善管理以解决大家的饮水难题。

    他主动找到社区支书李泽法,提出了承包饮水管理的想法。李泽法非常赞同,并一起到镇政府汇报,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经研究后决定将位于印山村力生坡水厂的服务管理承包给唐贵凯经营。这么宽范围和这么多人口的饮水问题可不是儿戏,平时大大咧咧的唐贵凯这时用上了细心。

    他决定先摸清每一户的通水情况,作好记录,并根据各户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独臂不能驾车骑车,只能步行,时常在三个村之间来回奔走。经过一个月的排查、整改,实现了户户通水,承包辖区内的安全饮水率达100%。管理中,他聘请贫困户方慎志驾驶材料工具车、残疾人罗坤专门负责机房抽水,聘请了贫困户李蓉蓉、一般户贺碧荣等7人维护维修管线,自己每月有了5000多元收入,其他人员每月也有2500多元的收入。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为了让大家吃上“安全水”“放心水”,唐贵凯成天行走在检查用水管线的路上,家中的种植、养殖反而成了他的“副业”。他常说:“邻里一家亲,一个人过得好,那不叫好日子,大家都过好了才算真正的好日子,我能尽点职责、做点服务,也算是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恩情”。 昨天给张三家把水管维修好了,今天把李四家的电给接通了,明天把王五家的门给装好了,这些都是不收钱的;至于在检查用水管线的路上帮老人挑一下担子、背一下小孩过沟渠,那是常有的事;农忙时节的种收,他总是帮着收种完别人的才打理自己的,邻居也会去他家帮忙。如今,唐贵凯家欠下的债务已还得差不多了,年底过后有望成为存款户了。他又多次要求社区把自己从贫困户名单中移出来,把名额让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群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