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钙高的土壤会影响地下作物膨大吗?
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有16种,这16种元素对作物生产发育的影响遵循“木桶效应”,即:生长状况的好坏与丰产性的高低,取决于这16中营养元素中供应量最少的一种。氮、磷、钾作为“植物生长三要素”在生产中被广泛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施肥指导,加上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过度偏施肥,导致我国耕地氮、磷、钾的严重超标(设施蔬菜地氮、磷、钾分别超过标准施用量的1.2倍、5.3倍和0.9倍,据中国农科院黄绍文数据)。
与此同时,对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却又重视不足,中微量元素缺乏常成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植物生长“”第四大营养元素“”的钙。春节临近,棚室农产品价格趋近高峰,但受低温寡照影响,也是最容易造成钙缺乏的时期。
钙对农作物生长起什么作用?农作物缺钙会出现什么症状?采取哪些措施能确保钙肥充足供应?
本文将结合生产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在给生产者提供参考与借鉴的同时,更希望生产者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提高对中微量元素的重视,以确保丰产。
一、钙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什么重要作用?钙元素是构成植物体的必须元素,是为植物生长发育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增强作物逆境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作物内在品质,延长货架寿命以及提高抗病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增强在干旱、淹水等逆境的调节能力
干旱条件下更敏捷地调控气孔开闭
在干旱条件下,钙离子作为外界环境信息的传递者,会将水分亏缺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调节植物生理活动的物质(酶),植物会对这一逆境下达应对指令,即,通过萎蔫减小叶面积来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减少植物体内水分蒸发,从而将正常生理活动受到的干旱影响降到最低。
水生作物更通畅的运输氧气
氧气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须原料,植物只用通过呼吸作用才能将光合作用制造的物质进行分解,并转化为供给自身生长的能量,植物的根系也只有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并建立起作物健康生长的根部群落。
但是,对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来说,其根部在淹水条件下无法像番茄、黄瓜一样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氧气,而是通过叶片、茎秆等器官向根部运输。因此,运输导管功效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根部发育状况,钙可以起到增强导管韧性与运输强度的作用,从而保证根部氧气的充足供应。
2、提高抗性
提高抗病性
植物叶片、果实等器官同人一样,细胞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凋亡的细胞会暂时覆盖在器官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类似人皮肤的最外层)从而形成角质层。细胞壁是钙的富集区,细胞在凋亡后,细胞壁中的钙仍存留在细胞壁中,使细胞壁的强度加大。从而增强了角质层这道防护墙对内部有活力细胞的保护能力,使抵御病菌入侵的能力更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2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