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蛋白叶面肥功效,能和农药混用吗
鱼蛋白叶面肥功效是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活化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同时它还可以促进根系发达,提高光合作用,有利于花芽分化,提早成熟,作物品质能得到改善。在结球甘蓝生长期内可以适时冲施3次鱼蛋白肥料,这样能促进甘蓝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一、鱼蛋白叶面肥功效
1、鱼蛋白肥料是纯天然肥料,同时它也是一种功能肥,可以用作于基肥、追肥,或者是灌根、滴灌、冲施、叶面喷雾等。鱼蛋白叶面肥的功效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进行繁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活化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它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常新,有效改善土壤板结问题。
2、鱼蛋白叶面肥对于作物可以促进根系发达,植物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有利于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改善品质。在果树上喷施,可以使病害,落花落果减少,提高产量,营养丰富,使水果色泽鲜艳,果型好,甜度高,是一种无公害的环保型绿色营养肥。
3、在结球甘蓝生长期内可以适当使用3次鱼蛋白叶面肥,这样能促进甘蓝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在西瓜初花期、结果初期可以各喷施1次,也能显著提高产量,增加含糖量。在棉花坐铃期、现蕾期、采摘前用鱼蛋白叶面肥各喷施1次,可以促进棉花生长,主要表现为单株结铃数增加、棉花植株增高、产量增加、单铃重上升。
二、鱼蛋白叶面肥能和农药混用吗
1、鱼蛋白叶面肥可以和农药混用,一般的肥料和农药混搭时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酸碱性不一。鱼蛋白叶面肥完全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只需要按照混搭用量搅拌均匀即可使用,且不会发生反应。鱼蛋白叶面肥使用时要将其稀释1500-2000倍,但是具体倍数还是要因规格、含量决定。
2、鱼蛋白叶面肥喷施可以在早上和傍晚进行,这样能最大化降低蒸发,提高吸收。目前流行在叶面肥中添加助剂,比如青皮桔油、有机硅等等,这样能加快叶面吸收速度,使用鱼蛋白叶面肥时也可以加一些这种助剂。鱼蛋白叶面肥使用过程中要随配随用,不建议隔夜,以防减低效果。
3、喷施作物时一定要以背面为主,正面也要进行适量喷施,不要多次喷施避免造成浓度过高等问题。鱼蛋白肥料会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这主要是因为原料取自于深海鱼类,一般喷施后会在1周左右见效。
高价水果蜂糖李,其味如蜜,传为李中神话是否为真?
属于叶面肥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acid,简称5-ALA)是一种两边分别有氨基和羧基的δ型-氨基酸。5-ALA是四氢吡咯(四氢吡咯是构成血红素、细胞色素、维生素B12的物质)的前缀化合物,也是生物体合成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以盐酸盐的形式保存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5-氨基乙酰丙酸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细胞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农药、肥料、动物饲料以及微生物培养等领域,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前景,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及业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在此主要综述了5-氨基乙酰丙酸在农业中的作用以及应用,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1. 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理作用
1.1调节叶绿素的合成
1.2提高光和效率
1.3促进呼吸作用
1.4 提高果实质量
1.5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1.6其他作用
5-ALA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有益于培育健壮幼苗以及幼株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促进谷物的成熟等,除此之外5-ALA还可以促进种子发芽,缩短生长周期,对肥料具有减肥增效的作用,同时在组织培养方面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2 5-氨基乙酰丙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2.1 5-ALA作为调节剂在农业中的应用
5-ALA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蔬菜以及水果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低浓度的5- ALA通过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调节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表现出促进植物生长的效应。5-ALA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可以减少作物根系对Na*和K*的吸收,同时可以促进对NPCaMg以及微量元素ZnFe的吸收;5-ALA能促进作物应对各种恶劣的生长条件如盐碱地、弱光照、低温以及干旱等方面的作用;此外,5-ALA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果皮花色素提前合成,影响果实着色,转色效果明显。
基于5-ALA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等作用,国内外众多厂家开展了含5-ALA的肥料产品。由于5-ALA原药价格昂贵,正处于市场开发阶段含有5-ALA的叶面肥成本会增加很多,如果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5-ALA原药价格大大降低,那样5-ALA不仅可以在叶面肥大范围推广,还可以应用到滴灌用的水溶肥、以及有机肥、叶面肥、复合肥等。
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国人吃李子,种李果古来已久。古籍《齐民要术》中也曾详细记载过栽种李子树的技术,可见李子自古便是国人最为喜爱的水果之一。
李子树在我国分布极广,可谓贯穿南北、横跨东西,酸甜绵脆、青红紫黄,品种繁多。但自19世纪,国外传教士将欧洲李果品种引进国内后,经过不断的改良和栽培,众多李果品种仍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直至近年蜂糖李的栽培种植成功,国人才吃上了不同以往的甜蜜李果。
蜂糖李原产贵州,是经过多方选育的新兴品种。蜂糖李果肉紧密,脱核脆爽,味道浓甜如蜜,乃是当今国内甜度最高的李果品种,可谓不负其名。它不仅口感佳、味道甜,形状也较为独特。蜂糖李青黄的表皮外包裹着一层天然的蜡粉,扁圆的个头可达至6-7厘米,当中的深痕让果形显得极其饱满,几乎两倍于普通李子。
蜂糖李因口味独佳而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初上市时能卖到近80元/斤,堪比“李中贵族”,被传为李中神话。近年随着产量增高和疫情等因素,蜂糖李的价格有所回落且波动较大,保持在30-60元/斤的售价区间。尽管蜂糖李的市场尚未平稳,但其前景仍然很是可观,不少果农都想投资栽种。
蜂糖李的种植要求颇高,若想要大规模栽种,最好对其多方了解一番,再作决定。下面则简单介绍一下栽培蜂糖李所需的条件与技术。
环境与温度
蜂糖李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海拔600米以上,1500米以下的地区为其最佳的生长环境。蜂糖李进入花期后,最佳的适宜温度在15-22度,花蕾最多能耐受3度的低温,若降温至1度以下便会冻伤。
果期温度应保持在20-28度,高温会影响花芽和果子的分化与发育,一旦超过35度就会出现十分严重的落花落果的情况。此外,在果体发育期间,差值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蜂糖李积累糖分,日夜温度差在8-16度这个范围内为最佳。果树冬季休眠,可耐受25度左右的低温,春季回暖至12度开始复苏萌动。
水分的管理
进入果期后,蜂糖李需要充足的水分进行花芽的分化,所以旱时要及时浇水,特别是在果子的膨大期和成熟期,要格外注意。不过此间如果天气不好阴雨不断,花粉的受精会受到影响,情况严重则会直接影响产量。另外雨季时也要做好挖沟排水的工作,谨防果林积水。
施肥和光照
蜂糖李果树的种植需要保持土壤疏松,利于其根部的呼吸以及水分养分的吸收,中耕除草且最好割草覆盖盘内,尽量提高土质有机物的含量。
肥料可用有机肥配少量家肥,每年9-10月份进行基肥的重施。花期可用腐熟的家肥追肥一次,果期可依情况适量多次追肥,硬核期时还可加追叶面肥。
合理且充足的光照也是蜂糖李高产的条件之一,故而在栽种时可将果树种在南坡。种植密度可以为每棵间距3米、行距4米,方便其长大后也能受到充足的光照,保持通风良好。
其它高产优质的注意事项
秋冬两季为蜂糖李的移栽季节,此时段移栽有利于根系的修养发育,经过充分的休眠时间,次年春季树苗可生长得更好。移栽前可用浓度为30%的_霉灵可湿性粉剂的稀释液进行根部的消毒杀菌,同时促进幼根的生长发育,强壮树苗,如此可极大地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合理的疏花疏果也是提高品质的关键因素,这样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养分,减少浪费,还可提高坐果率。所以盛花期要懂得取舍,应当剪除枝条下部的花,留存中上部分的花。此外,还可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来增加坐果率。于栽培之初,可混栽不同品种的李子树,例如每8棵蜂糖李混配1棵四月李,从而提升花期时的受精率。
蜂糖李进入冬季休眠期时,可进行修剪和清园工作,从而改善果树的长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枝条的修剪时间不应过晚,可在12月到次年1月间进行。而清理果树的枝干树皮,涂白,清扫枯枝败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
总结:
蜂糖李是不可多得的李中佳品,但目前市场量并不多,价格偏高,经济效益与前景十分令人看好。但也有尝试种植的农户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进行试种,其味道口感与原产地相比都存在着不小的偏差,产量也达不到传说的1400-1500公斤。
大面积投资种植仍存在风险,毕竟蜂糖李所需的生长环境与种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都相对较高,想要种植蜂糖李果树的投资者需严谨考察,慎重决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3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