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2020春节武汉离汉通道关闭谨防物价上涨

1月23日所有进出武汉的相关道路受到封闭管制,与之同时,武汉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对于武汉人来说,相关生活物资怎么解决,是否会出现供给不足以及涨价的情况,大家都非常的关心。不过据悉,针对此次的特殊情况,相关政府及地方都进行了严格周密的布置,确保武汉城市生活,控制物价上涨。

2020春节武汉离汉通道关闭谨防物价上涨

武汉春节物资供应

长期来看,针对武汉的蔬菜副食、物资供应是有保障的。客观说,相比买不到饮用水、食品,抱怨蔬菜价格贵,这个略显“奢侈”的诉求,证明其他物资供应没问题。但这不等于不会出现短期的、渠道上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保障群众生活、稳定社会情绪尤为重要。

物价是否会上涨

关闭离汉通道之后,物流肯定会受影响。送蔬菜、粮油的货车能不能进出,都需建立机制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城市周边建立转运机制等。而各公用服务、商业服务员工上班,也需低成本的公交出行,在公交停运情况下,对此问题,也要建立相应机制。否则,出行成本就会转移到经营成本上,推高末端价格。

相关管制措施施行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作为省会城市,是整个湖北省的物资供给上游渠道,汇聚了无数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以及商业机构。这些市场与企业,在平时,在市场中环环相扣,无缝地提供着物资。关闭离汉通道,也意味着这些渠道将受影响,进而影响下属市县的物资供应。这些受损渠道如何恢复,也该重视。更重要的是,需各地协力建立这样的渠道,延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向武汉提供低成本物资。而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激发市场化机制,让市场主动修复供给渠道。某些价格信号本有利于市场积极重新建立各种物资供应渠道,恢复供应。

以口罩为例,考虑到春节的特殊情况,很多工厂已停工,工人也要节后才返回。企业要开工,就意味着要把工人叫回来加班,这些成本须有考量。据新京报报道,四川某口罩生产厂家就付出3至5倍的补偿请工人返厂加班。厂家负责人透露,供应链上有商家坐地起价,但也不乏商家愿意分担成本。销售端因此出现价格适当上涨现象,也正常。

保障武汉正常物资正常供应

全市春节期间主要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市商务局已会同市农业局共同安排鸡蛋、蔬菜、鲜鱼、清真牛肉和冷鲜肉,通过全市“春供”供应网点对市场进行有序投放,能够确保在春节期间主要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

政府储备冻猪肉投放:1月21日开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商务局局联合市发改委开展首轮500吨三个品种的政府储备冻猪肉投放,在全市中百、武商、中商50个门店定点投放,保供稳价。从目前情况来看,市民购买踊跃,市场平稳,投放效果良好。

保障武汉物资物价正常

一是加大批发市场货源组织。白沙洲、四季美两大批发市场春节期间坚持正常市场交易,可满足武汉市场需求。同时,两大批发市场将采取减免进场交易费用的方式,鼓励过境鲜活农产品进入武汉市场。

二是加大商超企业货源采购。加大从云南、海南等地“南菜北运”调运力度。日前,武商、中百、中商、沃尔玛、盒马等商超蔬菜库存充足。武商、中百、中商等重点商超郑重承诺,保供应,不涨价。

三是全市商超、药店、加油站春节期间坚持开门营业,其中超市春节期间营业时间为10:00--17:00。除了实体商超加大备货量,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均表示春节不打烊,为市民提供送货到家服务。

四是改变传统团年宴方式,鼓励全市餐饮企业春节期间开门营业,满足市民外卖送餐需求。

五是保障物流货运畅通。对进入武汉的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物流配送车辆实行24小时绿色通道,保障通行。

此次春节期间针对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遏制病源的扩散,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疫情问题,武汉做出了极为重大和艰难的决定,但是同时也会对全城人民的生活进行更高质量的保障,

近来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蔬菜价格情况如何?临近春节,蔬菜供应有保障吗?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预计节后全国菜价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近期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蔬菜价格涨幅比较明显。”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对记者说。

2021年1月份(截至1月10日数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环比上涨10.8%,同比上涨5.2%。分品种看,环比价格25种上涨,3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30%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

孔繁涛告诉记者,2020年12月末和2021年1月初,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给后期冬春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种低温和雨雪弱光条件极不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生产。蔬菜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发生冷害,产量减少,集中上市期将有所延迟,进而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情况,导致产地收购价格较往年偏高,部分品种价格涨幅偏大。

不过,寒潮天气只是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生寒潮天气之前的2020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91元,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7.7%。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供应进入冬季模式,价格随着冬季生产、采收、运输成本增加而转入季节性上行区间。”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说。

以北京市场冬季蔬菜供应为例,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即通常所说的设施蔬菜;一部分来自南方,即通常所说的南菜北运;一部分是冬储蔬菜。南方产区芹菜和另外一些小品种蔬菜,由于降温,生长速度放缓、产量跟不上,价格上涨明显。

2020年菜价整体偏高

实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影响,整个2020年菜价都整体偏高。

以椒类为例,青椒、尖椒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据监测,2020年青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05元,同比上涨17.5%;尖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57元,同比涨19.1%。从月度看,青椒价格从9月份的每公斤4.2元涨至2021年1月份的每公斤8.4元,累计上涨1倍。同期尖椒价格由每公斤5.1元涨至每公斤11.4元,累计上涨1.2倍。

张晶告诉记者,青椒、尖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下降,市场供应减少。2019年下半年青椒、尖椒价格低迷,南方产区椒类种植意愿下降,导致2020年种植面积缩减。2020年南方多个产区前期受旱情、台风影响,青椒、尖椒上市期推迟,加之入冬气温偏低,降温较早,南方冬春椒主产区广东、海南等地受强寒潮影响推迟上市。

目前山东、江苏青椒生长已进入尾期,而海南产区青椒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市场货源减少,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春节前,全国青椒、尖椒价格预计都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冬后,云南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包括架豆、扁豆、白豆角、油豆、豆王,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供应充足,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不仅环比下降,年同比的降幅十分明显,有的已经降幅过半。云南豆角价格降幅较大,拉动广东产豆角价格同比下降。不仅南菜北运的部分品种价格降幅明显,在北方设施蔬菜中,黄瓜、西红柿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年同比降幅也十分明显。冬储蔬菜中的河北大白菜,受山东白菜上市量增大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土豆由于秋季丰收,存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生姜由于新姜大量上市,价格比2020年10月份降幅明显。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全国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再过不久就是春节了,供应有保障吗?

“2020年以来菜价整体偏高,蔬菜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冬春蔬菜供应有保障。”张晶告诉记者,201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078.64万公顷,2020年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1800个蔬菜信息监测点11—12月份新增播种面积同比均小幅增加。

此外,受夏秋不利天气影响,冬季部分南方产区蔬菜上市期推迟,如福建、浙江受旱情影响,菜花、莴笋上市期推迟,广东、海南受台风影响,椒类、瓜类、豆角类上市期有所推迟,虽然当前这些品种供给呈稳中偏紧态势,但对春节期间蔬菜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甚至还出现短时间供应超过常年同期的现象。有的蔬菜供应量增幅较大,有商户不得不降价促销,出现短时间亏损。总体上看,供应是充足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张晶表示,临近春节,采购备货需求旺盛,加之物流及人工费用上涨相对明显,预计后期菜价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季节性高位运行。不过,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寒潮或冻害,春节后全国菜价将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3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