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精准扶贫的新媒体营销案例

京蒙两地的共同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依托北京优质网络资源,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层次、全方位打造内蒙古特色优质农畜产品和文旅产业品牌,创新互联网新媒体下造血式、带动式、精准式消费扶贫理念,探索“互联网+新媒体+消费扶贫”新模式。截至目前,线上线下销售额达2080.98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1993户、4464人增收受益。

精准扶贫的新媒体营销案例

启动“扶贫达人培训计划”造血扶贫,

培养优秀草原新媒体创作者

启动“扶贫达人培训计划”,组织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乌兰察布市、阿尔山市4次线下培训和持续30次线上培训,共培训3380人,发布31208条消费扶贫信息,让全国1.1亿用户了解到内蒙古特色农副产品和好风光。另外,指导学员开通了13个头条店铺,成交838个订单,交易额127万元。“扶贫达人培训计划”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年轻自媒体导游、优秀扶贫干部、全职妈妈、民族手工业店主等不同职业的平台用户通过内容创作传播推广家乡美景好物,为当地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提供持续造血,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带动家乡产业发展。

实施“山货上头条”带动扶贫

助力打造内蒙古优质农产品品牌

实施“山货上头条”项目,帮助32家扶贫企业完成销售平台入驻,销售特色农产品101359件,线上线下助推国贫旗县特色农产品销售额1953.98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1993户、4464人。一是开展“山货上头条”锡林郭勒羊肉扶贫项目,打造消费扶贫“爆款”产品。邀请国宴大厨、抖音头部美食达人、当地内容创作者和三农创作者等,通过视频、直播、图文、微头条等形式,传播锡林郭勒羊产地环境特色、品质特点、特色吃法等内容,传播量达14328万次,品牌曝光量超过2亿次,宣传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带动字节跳动平台其他商家销售内蒙古羊肉产品12282件,销售额达225.3万元。同时,项目联动当地企业通过提高收购价、消费扶贫、资产收益分红、定点帮扶、安置就业等机制,惠及735户建档贫困户,1830余人,有力的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此外,通过项目宣传,内蒙古扶贫企业羊羊牧业与知名餐饮企业小尾羊公司达成716.8万元产品订单,并与北京市匹夫涮肉、四季涮肉、丰茂串城等餐饮企业合作,开拓线下销售渠道。二是组织“内蒙古山货节”活动,集中推介国贫旗县优质农产品。先后开展“秋季山货节”和“内蒙古山货节”网络专场营销活动,集中推介锡林郭勒即食羊杂、兴安盟大米、赤峰敖汉小米、乌兰察布益生菌酸奶等18款产品,邀请抖音达人、本地达人和明星围绕内蒙古风土人情、美景好物进行内容创作,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助力内蒙古脱贫攻坚。项目传播量达到23918万次,总销售商品73610件,销售额达417.4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58户,贫困人口2634人,带动贫困户增收41.48万元。

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村收入下滑,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农村的劳动力问题十分严峻;农村的社会秩序较乱;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是: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增加国家投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村收入下滑,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

近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因为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于土地,而近些年来地震,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使粮食的产量大幅度下降,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收入较低,而城镇的经济水平较高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不受自然的影响,城镇居民的收入比较稳定而且还在持续增长,这就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农村的劳动力问题十分严峻

一方面由于我国如今从国外进口的农副产品价格低,质量好,这就给我国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部分年轻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导致农村实际有效劳动力大幅减少。

此外,农村的经济水平低,对教育不够重视,致使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素质较低,而城市的现代水平提高后,工业生产对技术的含量要求提高,对工人素质要求相应提高,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难在城市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3、农村的社会秩序较乱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认识不足,在加上经济水平较低,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他们用一些消极的方法进行抵抗,有些地区出现了暴力反抗等事件,而且农民对法律认识不够,遇到侵犯人身利益的情况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知道用暴力或者有一些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解决,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秩序的稳定。

4、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道路的不正确性给我国的农业带来了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就使我国的农业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基础,而且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加上农业基本设施的落后,这都是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1、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就必须要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在我国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不公平,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倾向于城镇,而忽视了对农村的投入。使农民不能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就业、受教育的机会。

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素质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将会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得到了基本的完善,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十分落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农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农民都片面地认为土地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必须改变农民的这一错误认识,而我们国家政府也应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

我国实行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在城市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我国应该取消这种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这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要手段。

只有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才可能和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可以在城镇中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轻生活给农民带来的压力。

3、增加国家投入

我国的土地面积辽阔,自然灾害频发,而农村对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救济力度,完善这一救济体系,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人民的影响,使农村人口可以稳定的生活。

此外,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农业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产业,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对农业进行保护。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十分的重视,我们也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工业的发展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

4、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更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

要想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城镇进发,以此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

本次《意见》共有八个部分35条细则,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农问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4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