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天上七夕

在七夕前一日,我走进了郧西,认识了郧西,被郧西的美景吸引着。

天上七夕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中上游北岸,正东及东南与十堰市郧阳区接壤,东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与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旬阳、白河五县毗连。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

近年来,郧西县立足自身谋发展,以七夕文化引领城市建设,以城建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动招商引资,推动郧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先后建起了3分钟“环城市公路圈”、架起40余座“城市连心桥”、5922米的沿河“亮化长廊”,实现了郧西城市面貌大变化、市民生活环境大改善的喜人局面。

郧西县最具特色的是修建了40余座“百姓连心桥”。“元春桥、望春桥、迎春桥……”走在县城小河西路,12座蕴育着七夕文化的“春桥”耸立在河面上,古朴的庭院、汉白玉的栏杆、结实的大桥,形成郧西独特的七夕文化人文景观。还有梁琴桥、吴家营大桥、东营大桥、小河立交桥、金钗桥等30余座桥,各具特色。

傍晚,行至郧西县滨河路,放眼望去是浪漫温馨的时空隧道,不远处传来动感时尚的音乐喷泉,仰望夜空两轮明月当头环绕。

郧西是牛郎织女的故乡,所以来郧西第一站先看为牛郎织女牵线搭桥的“神牛”,它位于郧西天河之畔的七夕广场……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郧西,首先参观的就是传奇而又美丽的郧西故事。

郧西县大力开发七夕文化,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坚持把“城市当景区建”,亮化了沿五里河、小河两侧、天河国际大酒店河堤栏杆5922米,着力打造“亮化长廊”金子招牌,郧西逐渐赢得了“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的美誉。

我们一行人,七夕前慕名前来郧西,当晚观看了铜牛、人造月亮、音乐喷泉等景点,在小河夜市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郧西的小吃不错,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油焖大虾。

昨天下午,我们还参观了腾达农业观光园。腾达农业观光园位于郧西县城关镇四堰坪村,具有“三园一品”的美称,即中外名贵花果景观园;温室智能大棚立体无土种植蔬菜景观园;展现中国农耕文化生活体验园;品味体验都市乡村版田园生活。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多面展示,主要景点有:花果山、山润轮回、农科蔬苑、秀色姜山、盖山飞瀑、钟鼓楼、鱼泉眼、农根源、热带植物园、会艺厅、逸心斋等景点以及生态餐厅,是以生态农业为依托,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会议接待、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

今天上午,我们游览了龙潭河。

龙潭河景区自然风光秀丽,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暖夏凉等气候特征。风景区由龙潭河和虎豹峡两部分组成,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2公里,主要景观有:天光一线、银河飞泻、龙女出浴、龙潭泻月、海底龙宫、贡爷古居、龙王庙、龙头香、串龙洞、龙泉眼、孔雀瀑、虎豹朝圣、虎巢豹洞、一二天门、大王拜佛、三佛相会、天狗穿门、美女羞花、石祖拜天、圣迹圣手、独乳峰、五龙山等60余处,是保存完好的天然动植物园。进入%景区,立即融入大自然之中,尽享天然美景:鸟蝉和泉水叮咚不绝于耳;原始森林,名贵花木、珍奇药草饱览不尽;悬崖叠嶂,轻雾流云,紫气缭绕,引人入胜。

七夕 · 情人节

七月初七

你在看风景的时候

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

让我们相约七夕,

相聚郧西,

过好七夕一天的一时一刻一秒。

小小黄花菜,做出大产业;农民奔小康,科技来帮忙……

面对春美乡蒸蒸日上的黄花菜产业,德化县科技局局长苏志坚有由衷地感慨。他说,运用现代科技选育、开发黄花菜优良品种,探索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提升产品加工工艺,这是春美乡在发展传统特色农业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的一条用科技来提升传统资源农业的好法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舞动“科技龙”

春美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乡,全乡上下家家户户都种植黄花菜。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成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产黄花菜香甜可口,品种优良,品质突出,风味独特。但由于长期采用传统落后的栽培方法,造成品种退化、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加上没有与加工包装技术进行配套,市场没有得到有效地开拓。近年来,黄花菜价格越来越低,被称作是遍地都是的“俗物”,有时甚至还卖不出去,有的种植户干脆把种植多年的黄花菜挖掉,这大大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针对这种情况,春美乡将切入点放在优质黄花菜品种繁殖及提纯复壮上。2004年,春美乡政府在乡农业服务中心专家的精心指点下,引进了“黄花菜优质丰产栽培与加工技术”。该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敏坤告诉记者,在进行新品种选育时,将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建立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然后在各个种植基地全面铺开,筛选出植株健壮、生长整齐、开花期较长、花蕾较大、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高优品种进行全面推广。

而在生产过程中,该乡严格执行农业部和福建省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卫生质量标准”,采用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全面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黄花菜产品达到无公害质量的要求,建立黄花菜优质丰产基地。

“此外,黄花菜的特性不同于普通蔬菜,成品加工技术要求高,由于黄花菜保鲜期极短,传统的加工难以满足产量倍增的需要,造成增产难以增收。为此,乡政府还筹资建立黄花菜加工厂,用机器烘干及真空袋包装代替原先自蒸自晒的老办法。”陈主任称,这样一来,经过加工的黄花菜既鲜嫩又耐看,而且"身价"倍增,每公斤价钱可达50多元,是原来的2、3倍。

黄花菜“唱”活新春美

如今,过去曾名不见经传的黄花菜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春美乡的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田埂畦边等遍布黄花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十八格黄花菜"也已经注册了商标,还通过了福建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并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而前年,当许多卖的黄花菜被检出含二氧化硫而断绝销路时,"十八格黄花菜"却因为天然纯正而更加畅销,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

众多的黄花菜种植户终于尝到了甜头,大家都兴奋地说:“没想到黄花菜一喝’科技水’,就卖了这么高的价格,明年我还要多种一些黄花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5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