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渊镇的特色农产品
1、甘蔗:甘蔗是该镇农业生产的一项支柱产业。
2、桑蚕:全镇桑树种植面积近800亩,主要集中于驮零村,年产蚕茧25万市斤,产值120万元。
3、海渊沙糕:海渊沙糕以其香甜美味,软熟可口出名,是春节送礼上好佳品。
守着稻田,住在花园,杭嘉湖平原上这个小村庄,有诗意田园的味道-
一、冬节?
冬节即是二十四节候中的冬至,时逢农事空隙,一年将尽,因此也称小过年。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节丸”便长一岁)、上坟扫墓等(清明行“过春纸”,冬至行“过冬纸”)。
二、劳热?
“劳热 ? ”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
“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三、潮汕婚俗?
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四、吊灯习俗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五、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15岁(虚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
稻香萦绕七千年
杭嘉湖平原东部,钱塘江入海口往北约30公里,有一片被 稻香 浸润的地方,浙江省嘉兴市 联丰村 。
在这片不到8平方公里的村庄里,种植有 1500多亩 金色的稻田,村里1000多户人家依靠着 种植水稻 ,发展起 特色农业 和 乡村 旅游 ,把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联丰村所处的 杭嘉湖平原 , 历史 上就是水稻的 重要产区 。
在距离村北13公里处的 马家浜遗址 ,就曾发现了来自 7000年前 的炭化稻谷。或许从那时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开始驯化茫茫野稻,在随后的岁月逐渐把这里变成 沃野良田 。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如今,虽然水稻种植已经不是联丰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他们依然会在家门口种上几亩稻子。
世代 与土地打交道 的人们,对农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种上几亩地,心里就不踏实。
不仅如此,在联丰,家家户户都建有 粮仓 ,无论收成如何,联丰人都会在里面存上粮食。
那是1934年的夏天,联丰所在的嘉兴遭遇严重 旱灾 ,粮食绝收,即使是有余粮的家庭,也不得不省吃俭用,才得以度过灾年。
旱灾过后,联丰人更加认识到 手中有粮 的重要。日后无论年景如何,联丰村的长辈们都会督促孩子 把余粮储存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这是世代耕耘在田间的人们的经验之谈,也是联丰人安全感和幸福感所在。
打破养猪“金饭碗”
靠着传统的水稻种植,得到温饱满足之后,人们开始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断找寻 新的出路 。
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出现调整, 畜牧业 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道路。联丰村也趁势发展起 生猪养殖 产业。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盖起了 猪舍 。靠着生猪养殖,人们的 荷包 逐渐 鼓起来 ,村里的 汽车 多了,家家也都盖起了三层小楼。
然而,富裕起来的联丰人,并没有过得更舒心,反而很 糟心 。
由于猪的排泄物得不到处理,导致房前屋后 污水横流 ,整个村子都 臭气熏天、蚊虫遍地 ,人们就算洗完澡也带着一身“猪味”。
为了恢复环境,联丰人想了不少办法,建了 排污管道 ,修了大型 沼气池 ,但因为养猪的体量实在太大,都 收效甚微 。
2013年,国家提出了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嘉兴地区也开始逐步倡导 生猪退养 。
生猪退养,意味着要 打破 挣钱的“金饭碗”。要挣更多的钱,还是要好的环境?经过一番挣扎,联丰人选择了后者。
建起绿色种植园
猪圈拆除以后,难闻的气味逐渐散去,联丰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这时候村庄面临着新的问题,未来要如何发展?
为此,有关部门推出了各种 技能培训 和 特色农产品种植 的学习课程。有了各种技能的加持,人们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
不少村民选择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外出做生意或者跑运输;还有不少村民承包了土地,留在村里从事 特色种植产业 。
老张夫妻俩就和几户村民一起承包了一大片土地,用来 种葡萄 。
种葡萄得 上规模 才能有收益。为了承包更多的土地,夫妻俩挨家挨户向村民租种土地,好歹凑够了60亩。
就这样,联丰人靠着一步一个脚印,在挫折和进取中积蓄着力量。几年下来,从事水果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特色农业也越做越大,仅葡萄和水蜜桃的种植面积就达到 1600多亩 ,与水稻种植旗鼓相当。
如今的联丰村是浙江省有名的 美丽乡村 和 森林村庄 ,不少游客都慕名来到这里,参观游玩。
村民老朱家的院子,融入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院子里种满了各色花草和果树,很多游客来到村庄,都会去他家“打个卡”。
还很多人家还开了农家乐,糯米丸子、稻草肉等带着当地农家特色的饭菜,让人唇齿留香。
除了吃和玩,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烙画技艺 ,以及古香古色的 村史馆 ,可供大家 养心 。
实干与开拓,创造了联丰今日的富足,也将为村庄带来明天的美好生活。
今晚20:00,锁定CCTV4,走进杭嘉湖平原联丰村,看稻花乡里,花开朵朵。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联丰村——稻花乡里 花开朵朵》
播出时间:2022年1月24日(周一)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5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