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好不好?
good!!!
中国岩盐之都——叶县(叶,古音“射”,今读“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隶属平顶山市,辖5个镇、13个乡,580个行政村,总面积1387平方公里,总人口86.8万。
叶县古称昆阳,她的文明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叶县古为豫州地,周为应侯国,春秋时期属楚,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里是叶姓始祖沈诸梁的封地,海内外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昆阳之战就发生于此。孔子、黄庭坚、李白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或为官于此,或游历于此,留下了广为传颂的不朽佳话和历久弥香的精美诗篇。叶县县城是“河南十大古城”之一、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秦汉古城遗址、昆阳古战场遗址等历史遗迹30多处,有明代县衙、叶邑古城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市 、县文物保护单位和2100件弥足珍贵的馆藏文物。
叶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源充沛、山水秀美。境内既有伏牛山水,又有桐柏山水,风景旖旎,魅力独特。燕山水库、石门水库、望夫石山等自然景观令人神往。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来盛赞叶县的秀美山水。境内有汝河、沙河、灰河、湛河、澧河、甘江河六大河流,有燕山水库、孤石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其中燕山水库,是国家重点治淮工程。
叶县紧邻平顶山市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毗邻郑州、洛阳、南阳三大民航机场,日(照)南(阳)、南(京)洛(阳)两条高速在县城附近交汇,境内有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311国道、豫01线、平桐路、平驻路、逍白线、时南线、庙洪线及平舞铁路纵横全境,平舞高速公路、登阜铁路叶县段和盐业铁路专用线正抓紧施工。
叶县资源丰富。主要有岩盐、石油、煤、铁、磷、铝矾土、大理石、钾、石墨、白云岩等。其中,岩盐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总储量3300亿吨,是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田,氯化钠含量达95%以上,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2007年叶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岩盐之都”称号,是国内六大名牌矿业城市之一。
叶县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皮鞋、三轮摩托车、清真牛羊肉加工等五大民营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皮鞋生产基地、三轮摩托车生产基地、清真牛羊肉加工基地和平顶山市最大的机电零部件加工基地、粮食深加工基地。叶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稳健,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和“平顶山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两次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十个县(市)之一,享受扩权县待遇。
近年来,叶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全力打造“实力盐都、活力盐都、魅力盐都、文化盐都、和谐盐都”的战略构想,大力引进外资,重点扶持制盐和盐化工企业,随着平煤集团、神马集团、武汉凯迪、重庆隆鑫、济南轻骑、中盐皓龙、国泰恒生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的入驻,叶县县域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盐皓龙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中盐河南盐业物流配送中心、神马循环经济工业园、平煤集团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等一批大型项目的建成与使用,极大的推动了叶县盐业开发的进程,现已初步形成煤电、制盐、盐化工及现代化盐业配送流通体系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到2010年,叶县精致盐生产能力预计达到500万吨,离子膜烧碱、PVP树脂、纯碱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00万吨。叶县还将在城市建设上打上盐文化的烙印,利用盐芯制作城市雕塑,并开发盐业工艺品,建设叶县盐产品购物中心、盐文化博物馆、盐文化会展中心及盐文化主题游园,并设计开放盐生产工业旅游线路,真正把叶县制盐和盐化工产业打造成在国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民族工业品牌,把叶县建设成生态、环保、高效、文明、和谐的“中国岩盐之都”,彰显“中国盐化工业城”的实力和魅力。
叶县属河南省平顶山市。
叶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平顶山市东南,总面积1387平方千米。叶县处于中纬度地区,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叶县生物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花生、芝麻、油莱籽、蔬菜、瓜类为主;药用植物有车前草、柴胡、半夏、桔梗、白芍、蒲公英、茵陈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5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