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王营村车牌号是多少

王营村村情概况

王营村车牌号是多少

一.基本状况

王营村地处期思镇街思河以北,是一个非贫困村。全村13个村民组,总人口3085人,其中贫困人口37户64人,五保户34户35人,低保户116户128人,残疾人70人。全村共有党员63人,其中1名预备党员,村支部、村委、监委健全共9人,选配齐13名村级农村事务管理员。全村属于低洼地带,思河、红旗水库、南西北三面环绕,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二.特色产业

蔬菜大棚:王营村素有种植蔬菜大棚的传统,距离集市近,低洼易涝,种植蔬菜得天独厚,以南元组和后河套居多,共有30多户,带动贫困户3户,每年收入近50万元,为全村整体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芡实种植:芡实是一种中草药,俗称“鸡头米”,主治脾虚泄泻,有着滋养开胃之功效,也是一种休闲食品。期思镇是全国芡实种植基地芡实远销皖鄂两省和豫东南一带,域内建有豫东南鸡头米交易市场。王营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全村共有11户种植芡实近100亩,带动2户贫困户种植,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也是全村脱贫致富的途径。

稻虾混养:王营村稻虾混养以三组刘峰和二组王显庆种植140余亩为主,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等“三金”形式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其中带动贫困户3户,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

规模养牛:以南元王显海养殖140余头肉质黄牛为主,可圈养亦可散养,带动1户贫困户,每年年底出栏可增加效益近20万元。

弱筋小麦和优质水稻:弱筋小麦和优质水稻是王营村乃至全镇全县的主打产业。淮滨县是全国弱筋小麦基地县,全村以此为主,种植近千亩,除自给自足外都是五粮液集团订单农业。优质水稻是王营村种植传统,全村主要种植等品种共2000余亩,带动全村6户种植,每亩增加收入340元。

三.旅游开发

王营村旅游开发依托全镇蒋氏陵园、淮南湿地、孙叔敖、方家湖、兔子湖、红旗水库等旅游景点和线路,重点发展农家乐,以垂钓、农家菜为主,休闲安逸,摆脱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静谧,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王营村附近有蒋国故城、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期思台地遗址、淮滨县东西湖、沙冢遗址等旅游景点,有石凉粉、淮滨弱筋小麦、乌龙酒、瓦儿糕、冰镇石凉粉等特产。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部,南邻北京市怀柔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多伦县,东接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滦平县,西面与张家口市赤城县、沽源县接壤。县城大阁镇距北京市区188公里,距怀柔县界18公里。丰宁满族自治县总面积为8765平方公里。

199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36.6万。

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丰宁满族自治县总人口341561人,其中:大阁镇70011人、大滩镇19230人、鱼儿山镇12382人、土城镇14717人、黄旗镇13702人、凤山镇35199人、波罗诺镇9998人、黑山咀镇19446人、天桥镇8524人、万胜永乡3922人、四岔口乡6968人、苏家店乡5203人、外沟门乡5506人、草原乡5288人、窟窿山乡3476人、小坝子乡4031人、五道营乡7098人、南关蒙古族乡16175人、选将营乡12760人、西官营乡11353人、王营乡5625人、北头营乡6892人、胡麻营乡14591人、石人沟乡15099人、汤河乡7558人、杨木栅子乡6807人。

2002年,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37.66万。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户籍人口389306人,比2006年增加40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721人,农业人口326285人。年内出生4340人,人口出生率为11.14‰,比2006年下降了0.3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82人,死亡率为4.57‰;人口自然增长率6.56‰,比2006年下降0.4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5.12%。

2013年,丰宁满族自治县人口40万。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72873万元,比2006年增长1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00万元,比2006年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02591万元,比2006年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121282万元,比2006年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1.5:42.8:25.7,一产比重比2006年下降了0.1%,二产比2006年提高了2.4%,三产比2006年下降了2.3%。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0991万元,增长34.4%。实现利税73170万元,比2006年增长59.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17.5%和16.4%。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比2006年提高2.9个百分点。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同比上涨4.6%。其中猪、牛、羊肉价格分别比2006年上涨65.6%、37.5%和39.2%,油脂价格比2006年上涨22.7%,粮食价格比2006年上涨7.4%。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73567万元,比2006年增长38.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9%。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9852万元,比2006年增长165.6%,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7.8%。

2013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亿元,比2012年增长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3亿元,比2012年增长26.6%,完成财政总收入9.35亿元,其中,县级公共预算收入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种植业产值66942万元,比2006年下降9.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0044公顷,比2006年增加489公顷,增长1%,油料播种面积1566公顷,比2006年增加330公顷,增长26.7%,蔬菜播种面积12517公顷,比2006年增加495公顷,增长4。1%。由于灾情严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1.11万吨,下降34.2%;油料总产量692吨,比2006年下降28.9%;蔬菜生产继续增长,总产量达到50.4万吨,比2006年增长9.7%,实现商品产值19968万元,比2006年增长50.2%。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71303万元,增长5.5%。肉类总产量达到66153吨,比2006年增加1920吨,增长3%。牛奶产量89590吨,比2006年增加11686吨,增长15%。禽蛋产量15869吨,比2006年增加2726吨,增长20.7%。年末大牲畜存栏276700头,比2006年增加10188头,羊只存栏428000只,比2006年增加15282只。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造林面积 9333公顷。其中:当年人工造林面积8666公顷。当年零星四旁植树172万株,比2006年增加12万株,育苗面积233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22568公顷,森林覆盖率36.99%。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玉米制种、杏仁、肉牛、奶牛、蔬菜五大生产基地产销良好,全年实现产值99428万元,销售产值96666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9.9%和50.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年内龙头企业3个,实现销售收入15344万元;主导产业联系农户达到5350户。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小流域治理面积1443平方公里,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2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3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89580千瓦,比2006年增长14.2%,农村用电量5348万千瓦时,比2006年增长7.3%。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工业实现总产值449181万元;增加值166991万元,比2006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7881万元;增加值120991万元,比2006年增长34.4%。骨干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年矿山采选业实现增加值105402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1%,比2006年增加35142万元,拉动全县工业增长2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275411万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产值52470万元;重工业实现产值308470万元,轻工业实现产值19411万元。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7479万元,比2006年增长57.4%;产品销售率96%;实现利税73170万元,比2006年增长59.9 %;其中:利润总额38473万元,比2006年增长64.5%。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及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利税35074万元,私营企业实现利税38095万元。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接待水平不断提高,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景区(点)达到8处,旅游渡假村38家,日接待能力达到3.5万人次。全年旅游社会效益1.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8.2%。

2012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创综合社会收入3.4亿。截至2012年,全县旅游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超过10亿元,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0多个,开发京北第一草原等旅游景区景点8处,建成国家A级景区4处,四个景区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质量环境体系认证,京北第一草原已经集国家4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优秀度假区、河北魅力景区、河北最美三十景、河北省著名商标等六项桂冠于一身。建成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优秀度假区1处,建成度假村、宾馆50多家,家庭旅馆600多家,日接待床位近2万张。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195万元,比2006年增长30.9%。在全部投资中:城镇投资230225万元,比2006年增长34.6%;农村投资59970万元,比2006年增长18.2%。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18121万元,比2006年增长39.8%;技术改造12104万元,下降19.5%。农村投资中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投资40870万元,比2006年增长11.2%;农村个人投资19100万元,比2006年增长36.4%。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结构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816万元,比2006年下降9.2%,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3%;第二产业投资121167万元,比2006年增长34.8%,占52.6%,;第三产业投资79242万元,比2006年增长64.2%,占34.4%,;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3:53:34。按行业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畜牧业投资29816万元,比2006年下降9.2%;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53900万元,制造业投资44764万元,电力及水的供应业完成投资22521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18.3%、97.9%和7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8779万元,比2006年下降77.5%;批发零售业完成4983万元,比2006年增长2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3300万元,比2006年下降41.3%;其他投资30540万元,比2006年增长3倍。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邮电通讯完成业务总量11224万元。20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0670户(含小灵通),比2006年净增488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1部/百户,比2006年提高了1部/百户。全部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用户12804户,农村用户25705户,无线电话用户12161户。2007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127户,比2006年增加851户。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8万部,比2006年净增4万部。平均每百人就有30人是移动电话用户。 200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626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569.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339人,低保资金支出210万元。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40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042人,比2006年增加149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1005人,比2006年增加2432人。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291001人,占农村居民的87.38%。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6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