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鲁西黄牛效益分析
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和济宁两地区,北自黄河,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我国80年代初有鲁西黄牛40万头,现已发展到100余万头。
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
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
胸深而宽,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
母牛鬐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
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小。
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钎状。
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黄色为最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
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
俗称三粉特征”。
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
体型结构分为三类:高辕牛、抓地虎与中间型。
在体型外貌上,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
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
胸深而宽,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
母牛鬐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
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些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
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钎状。
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黄色为最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
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
俗称三粉特征”。
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
体型结构分为三类:高辕牛、抓地虎与中间型。
据屠宰测定的结果,18月龄的阉牛平均屠宰率57.2%净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积89.1平方厘米。
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积94.2平方厘米。
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
生长发育快、周岁体尺可长到成年的79%,体重相当出生重的10.1倍。
个体高大、公牛体高146.3cm,体长160.9cm,胸围206.36cm,体重685.18kg,最大体重1040kg。
皮质好,加工后不出萌眼。
性情温顺,体壮抗病,便于饲养管理。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龄即能受胎。
一般10-12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平均22天,范围16-35天;发情持续期2-3天。
妊娠期平均285天,范围270-310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