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摆摊卖蔬菜水果一个月收入能超过4000吗?
如果说是东部沿海的发达乡镇,一个乡镇的居住人口都超过了10万人,这样的乡镇摆地摊卖蔬菜水果,一个月能够超过4000元的收入。但这个收入是平均的收入。
在乡镇摆地摊也是有讲究的。如果说夏天最好是卖水果,冬天卖水果、蔬菜,这样的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毕竟在乡镇居民大部分是生活在农村,或者说老家是农村的,蔬菜在夏天农村种植的比较多,农民吃不了一般都是白送。
如果说是偏远的乡镇,而且乡镇的居住人口非常的少,特别那些偏远乡镇居民还不超过2万人这样的地方摆地摊,一个月的收入可能不会超过4000元。毕竟这偏远的地方的经济非常的落后,而且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比较,所以买蔬菜水果是比较少一些的,一般的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摆地摊想要赚钱,就不能把利润看的太重,即使你进货的质量好,也不能把价格定的太高,只要把价格定的和同行的价格同等,或者再低一点,就可以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你进货便宜,而且质量高,这样就可以薄利多销。
摆地摊看似挺容易,但里面的辛苦没人能知道,想要一个月赚更多的钱,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
我是种葡萄的,省城的一位卖水果的小贩,每年都来拉我的葡萄,省城距离我们这100里地,他骑着摩托三轮车,每天早上6点就到了我家地头,剪完葡萄回省城就卖,卖到半夜一两点,然后睡一两个小时,第二天又来我家地里剪葡萄。
我问过他,他每天剪我1000多斤的葡萄,的利润就是1500元左右,连续一两个月的时间。想想是有多么的辛苦。
一、全村社会经济现状:
班仲营村位于西纳川腹部,在省城西宁市西北部,海拔2434米,距西宁约30公里,距县城湟中37公里,与109国道、西湟、大湟公路相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西纳河水源充足,水质纯净,且无污染,因周边无任何厂矿企业,特别适宜无公害蔬菜生产。
全村现有农户275户,总人口1187人,劳动力625人,全部为汉族。耕地面积1195亩,其中水浇地1045亩,人均耕地1.2亩。有党员43名,其中女党员8名,35以下党员4名,文化程度高中的9名。
现有沙石厂1个,红砖厂2个,村级活动室1处。在涉农项目的带动下,全村建成蔬菜生产日光节能温室32l座,塑料拱棚300座。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和叶菜类蔬菜,是班仲营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全县设施农业示范村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于2006年农业部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全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6.4公里。温棚和田间路6.7公里,并对全村农户进行了一池三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为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班仲营村流转农户土地700亩,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和经营,主要种植蒜苗、菠菜、娃娃菜等。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为使班仲营村经济发展持续、高效和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要有充足的有机肥的提供,计划建一座仔猪繁殖及生猪育肥厂一座,解决农户的有机肥料问题,因村集体资金薄弱无力建厂,需争取国家项目投资。
二、因2002—2003年新建温室骨架老化,虽有国家旧棚改造项目支持,但力度和规模不大。
三、因温室无电力设备,致使冬季温室温度难以提高,无法达到反季节生产的目的,严重制约着农户的经济效益。农户迫切要求解决电力设备,但所需资金庞大,得不到项目的扶持。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尚需加大流转力度,但缺乏机械化耕作,需解决大型农机具的投入。
班仲营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求
以生产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为主导,以名、优、新、奇、特为依托向蔬菜生产产业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在蔬菜生产的保鲜和深加工,打造品牌上要效益,使农民增收。鉴于上述发展方向,则所需为:
一、提供电力设备:提高冬季冬暖式温室大棚的温度,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
二、为生产无公害和有机蔬菜,加大有机肥的投入量,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需建一座仔猪繁育和生猪育肥场,尽量满足农户的有机肥的需求,达到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生产模式,增加农户养殖业的收入。三、为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农民增收,必须要提高蔬菜的深加工能力,在农业项目的劳动下计划建一座大型蔬菜保鲜库。
班仲营村附近有塔尔寺、青海藏文化馆、南滩古城墙、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下石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湟中胡麻、湟中燕麦、湟中蚕豆、酥油花、加牙地毯等特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8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