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为什么?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价格支持有个限度,就是不扭曲市场。目前大部分的农产品已经实现了充分竞争,在这个背景下,对农业的支持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基础之上。市场不是万能的,但离开市场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就是市场经济。所谓市场不是万能的即是市场失效,比如垄断、不道德交易等,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监管职能,此时政府是市场交易的保护者,是裁判。而在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情况下,政府应该是慈善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比如更多地提供农村交通、通信、信息平台建设等公共产品,还应在关键性的共性农业科技、农业从业者的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价格支持政策能发挥短期效应,但容易导致价格扭曲,传导错误的市场信号。农业既是自然再生产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这种特性决定了他天生就是弱势产业,应该获得长效支持,这种长效支持应在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减轻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农民自组织程度、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上做文章。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很有意义,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要得到实惠,社会才能长治久安,那么惠及农民,我觉得除了减免农业方面的税收,那就是对农产品实行一定的价格补贴,这样既可刺激农业生产,又可使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应该对农业实行支持价格政策。这是因为:
第一、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农业生产仅靠市场进行调节,所产生的后果往往不尽人意,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对农产品的需求具有稳定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得农产品的供给具有极大的波动性。第三、由市场决定的价格过低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支持价格一般应用于农业
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1稳定了农业生产,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
2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3扩大了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负作用:主要是会使财政支持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包袱。
支持价格会出现过剩产品,政府的措施:
1.政府收购过剩产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储备或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必然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
2.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的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支持价格下的均衡产量,使供求平衡.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有一定的代价.
3.导致受保护企业缺乏在市场中具备的竞争性
4.扰乱市场中贸易的秩序,打破贸易运行的规律,对进出口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限制价格(Ceiling price),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 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而在中国,限制价格还包括最低价格 即“地板价格”。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但这种政策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
1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
2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3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会产生黑市交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4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举个例子,比如夏天的汽水市场,每瓶两元,政府进行最高价格限定,假如这个价格上限大于两元,那当然是没什么关系,但如果小于两元,比如说是一元五角,那么由于价格的降低生产商将会减少汽水的供给量,和以前相比,供给量减少就会使得汽水变得更加稀缺,大家都想买汽水,可以看见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列。如果用剩余来解释,这个政策降低了总剩余,产生了无谓损失。这样一来,厂商得到了更少的利润,消费者只有更少的人获利,经济学用剩余这个概念来说明效用的水平,所以这个政策降低了社会的总效用,对每个人都是不好的。
如果政府进行最低价格限定,规定汽水价格不得低于三元,那么厂商就会扩大汽水的供给量,但是如此高的价格已经让需求降低,厂商卖不出它生产的所有汽水,由于价格限定它又无法降价,所以只能看着汽水坏掉,而且,只有更少的消费者在夏天享受到了汽水的的好处,价格限定还是降低了总的效用水平,无论是最高价格限定还是最近价格限定,都降低了厂商的利润,如果某些厂商由于利润降低资不抵债就会破产,完成失业,或许这些人也是汽水的消费者,这样就更降低了总需求,使得汽水更卖不出去。
市场总是把均衡调整到最优,斯密说是有一只看不到的手在引导市场,自由市场使得每个人都获利,因为自由贸易不是等价交换,自由贸易交换的结果产生了更多的效用,甲在下雨天购买乙的一件雨衣,乙出价是平常的两倍,可是交易还是完成了,为什么?因为乙觉得多付一倍价格带来的损失小于雨衣带来的收益,自由贸易正是因为你觉得有利,我也觉得有利,交换才会完成,这不是等价交换,这是超越了等价,让双方效用都增加的交换,这也正是战后变成一片废墟的德国在取消政府干预市场后十年就变得欣欣向荣的秘诀。再看楼主的提问,政府的价格管制无疑是破坏了自由市场的自由性,卖方不能自由的制定价格,而带来一系列后果,大萧条时候的美国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入河里正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
我只是举了汽水的例子,显而易见,对所有的商品进行价格管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种政策降低了总剩余,破坏了市场原有的均衡,使得市场自由机制无效,微观的说它使得两个人自由交易的好处变得更少了,所以经济会产生衰退甚至萧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9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