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宏的科研项目
(1)中国关税调控机制及最优调整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670010),1997~1999,主要完成人(邓乃扬教授主持)
(2)中国海关税收定量研究.海关总署研究课题,1997~1999,主要完成人(邓乃扬教授主持)
(3)WTO成员国的国内农业支持措施比较与我国农产品最优进口关税结构研究.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98–04–08),1998~2000,第二主持人
(4)中国农产品合理关税结构的定量研究.博士后基金项目,1998~1999,主持人
(5)主要农产品的关税水平及政策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基金项目(99012),1999~2000,主持人
(6)未来十年内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所需提供适度保护水平的研究.国务院税委办项目,1998~1999,主持人
(7)我国农产品的合理关税水平与关税结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970068),2000~2002,主持人
(8)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研究.农业部农业对外经贸研究项目,2000~2001,主持人
(9)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影响与对策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1058),2001~2002,主要完成人(万宝瑞副部长主持)
(10)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001BA503B11),2001~2003,主持人
(11)我国在WTO新一轮谈判中的农产品关税问题研究.国务院税委办项目,2002,主持人
(12)加入WTO后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促进政策研究.农业部农机化司研究课题,2002年,主持人
(13)ANCC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委托项目,2002~2003,主持人
(14)农业结构良性调整与产业化经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133001),2002~2004,主要完成人(傅泽田教授主持)
(15)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机制及政策体系研究.霍英东基金科研项目(81079),2001~2004,主持人
(16)农产品关税减让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2~2003,主持人
(17)非农产品关税减让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2~2003,主持人
(18)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2002~2003,主持人
(19)条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0)新近加入成员特殊待遇.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主持人
(21)非从价税设置情况及转化分析.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主持人
(22)WTO主要成员农产品关税及关税税目比较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3)三大谈判议题的协调与我国谈判方案的选择.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4)我国农机产品进出口促进政策研究.农业部农机化司研究课题,2003~2004,主要完成人(韩鲁佳教授主持)
(25)海峡两岸农产品竞争力及贸易协调机制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2003~2004,主持人
(26)建立中澳新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3~2004,主持人
(27)台湾重点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2004~2005,主持人
(28)欧盟东扩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谈判策略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4~2005,主持人
(29)农产品关税减让的新议题研究.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课题,2004~2005,主持人
(30)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特征与战略措施.国家社会公益研究课题(2003DIB2J105),2004~2005,主要完成人(韩鲁佳教授主持)
(31)我国EPC标准推广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课题,2005,主持人
(32)WTO新一轮棉花部门先行改革问题的研究.商务部委托研究课题,2005,主要参加人(田维明教授主持)
(33)世界棉花生产和贸易情况及各主要贸易国棉花产业政策研究.商务部委托研究课题,2005,主要参加人(田维明教授主持)
(34)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促进策略研究.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2005,主要参加人(任爱荣副研究员主持)
(35)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2005/2006专项咨询研究项目,2005~2007,主要参加人(汪懋华院士主持)
(36)The Tariff Reduction Formulae Study.EU-China Project(C2-Y2-A0032- Institutional -01),2005~2006,主持人
(37)非从价税的设置情况及转化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5~2007,主持人
(38)农产品关税减让策略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农业部国际合作司调研课题,2006~2007,主持人
(39)水果产品的国际营销与供应链管理.国家外专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项目,2006~2007,主持人
(40)自贸区受损补偿的案例研究.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2006项目,2006~2007,主持人
(41)引进国外智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研究.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2007,主持人
(42)农业多边谈判中的国家利益集团与中国策略研究.高校博士点基金(20060019027),2007~2009,主持人
(43)北京市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2007~2008,主要参加人(陈红华副教授主持)
(44)我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2008,主要参加人(陈红华副教授主持)
(45)农业谈判技术支持及方案模拟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7~2008,主持人
(46)农产品对外贸易统计与分类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7~2008,主持人
(47)多哈农业谈判承诺表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主持人
(48)引进国外智力与农业发展研究.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2009,主持人
(49)农业谈判技术支持及不同方案模拟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0)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与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1)中秘和中哥自贸区敏感农产品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主持人
(52)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研究.农业部办公厅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3)国家物品编码体系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4)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对贸易的影响研究.农业科教软科学研究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5)WTO主要成员农产品关税数据库建设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6)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06BAJ07B09),2008~2010,副主持人
(57)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8~2009,主持人
(58)Implications for China of the December 2008 Draft Agricultural Modalities.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CTSD),2008~2009,主持人
(59)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126),2009~2011,主持人
(60)引进国外智力促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研究.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2010,主持人
(61)农业谈判技术支持及市场准入方案研究.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2)进出口贸易政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3)当前国际农产品生产与供需动态监测分析.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4)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体系研究.农业科教软科学研究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5)多哈农业谈判减让承诺表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2009~2010,主持人
(66)“十二五”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和机制创新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2009~2010,主持人
1首先应该明确ECFA,CECA和CEPA的区别
你说的这个这个应该是ECFA,即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FA,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的原来名称是CECA,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
英文简称CECA,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而ECFA,是受CEPA制定而启发的
CEPA指的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的英文简称,后来加上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所以这3者的关系是:
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制定了CEPA,注定会有更紧密的经贸关系
而台湾为了在经贸关系上不被大陆、港澳、东盟以及日韩边缘化
提出制定CECA(类似CEPA),后来这个CECA改称为ECFA
2接下来看ECFA的内容
ECFA是是台湾于2009年提出并极力推动的经济协议或条约。此协定名称中的“两岸”,系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台湾及中国大陆。
缘起
2010年,条约内容涵盖东南亚国家联盟十个国家及中国大陆、日本及韩国的《东盟加三经济合作协定》将生效。协定内涵盖的该等国家,将依照条约内容,渐进互相实施免关税的经济策略。因为台湾无法加入东盟,部分台湾政经人士认为东盟加三将边缘化台湾并危及台湾整体经济。
2009年1月,中国国民党及台湾内多个工商团体开始呼吁执政政府尽速与大陆签署简称“CECA”的综合性经济协约。赞成此协定的官员及团体成员认为,应尽早协商签署该两岸经贸合作协定,才可以于《东盟加三经济合作协定》实施后,避免台湾遭到被边缘化的经济危机。他们认为:台湾出口将近四成输出至中国大陆,若《东盟加三经济合作协定》签订导致的东盟国家货品免税进入中国大陆,将让该四成出口大幅减少。惟与台湾与中国大陆签订暂定名《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的陆、台经贸合作协议,才能避免此情形发生。
内容
虽然《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内容尚未确定,但是其主要内容要于两岸互通将约定关税减免。也就是两岸达成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在细项上,若比照2010年实施的东盟加三协议,关税免税部份将包含了台湾输往大陆的石化、机械、纺织品及汽车零组件业等经济产业。
因为ECFA并未实际谈判或者签署,所以现在并没有具体内容透露出来
不过可以参照CEPA和《东盟加三经济合作协定》作出一定的预测
CEPA内容
CEPA协议分6章23条,另有6个附件,主要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三大范畴。协议的实施目标是逐步取消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提高内地和香港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实现共同发展。
按照协议规定,货物贸易方面,由2004年1月1日起,273个内地税目涵盖的香港产品,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都可享有零关税优惠。这些产品包括部分电机及电子产品、塑料产品、纸制品、纺织及成衣制品、化学制品、药物、钟表、首饰、化妆品及金属制品等;最迟于2006年1月1日前,只要符合CEPA的原产地原则,香港厂商都可经申请享有零关税优惠。香港特区同意在协议下对所有原产于内地的货品维持零关税,并且不会对该等货品实施限制性贸易法规。服务贸易方面,协议规定17个服务行业获得放宽准入;至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双方同意在7个范围内加强合作,包括: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商品检验检疫、电子商务、法律透明度、中小企业合作、中医产业合作。
东盟加三经济合作协定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法律基础,共16个条款,确定了自贸区的基本架构。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内容。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自贸区的核心内容,除少数敏感产品外,其它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应逐步取消。
二、谈判时间安排。货物贸易谈判从2003年初开始,应于2004年6月30日前结束。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也从2003年开始,并应尽快结束。在经济合作方面,双方商定将以农业、信息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促进和湄公河流域开发为重点,并逐步向其它领域拓展。
三、自贸区建设的时间框架。双方应从2005年起开始降低正常产品的关税,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建成自贸区,2015年与东盟新成员建成自贸区,届时,中国与东盟的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双方的贸易将实现自由化。
四、"早期收获"计划的主要内容。为使双方尽快享受到自贸区的好处,双方制订了"早期收获" 计划,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对500多种产品(主要是《税则》一至第八章的农产品)实行降税,到2006年这些产品的关税降到零。
五、关于给予东盟非WTO成员以多边最惠国待遇的承诺。东盟中越南、老挝、柬埔寨尚未加入WTO。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发展,我国同意给予东盟非WTO成员以多边最惠国待遇,即将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适用于这些国家。
六、有关贸易规则的制订。中国与东盟将制订原产地规则,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争端解决机制等贸易规则,以保证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常运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59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