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背景是什么
背景是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新形势下,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的黑龙江省,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遭遇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农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农业将受到市场化的影响等方面。
如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绿色农产品已经开始占领中高消费阶层,并开始深入低消费阶层。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的养生之道随传媒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无害农产品将大量占据中端市场,如要发展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建立品牌,而不是过多扩大市场,因为真正的竞争应该在未来3~5年
农业,与土地打交道的行业。在中国农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和70、80年代的生产方式相似,属于一个比较耗人工的职业,但分析一下农业上面的分工便可以把原因归咎如下:
第一、从事人口多、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偏低
第二、高标准农田太少,适合机械化管理的先天条件缺乏,人工成本高
第三、农产品价格低廉,没有保障
列举了以上主要的三条,可以看出一些矛盾问题。文章主要目的就是先把问题列出来,再进行逐个分析,如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从1997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土地承包年限,增加了30年,即2027年到期后重新分配,近期规划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延长30年,即2057年到期后再分配。这样对于农民及农业从业者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深耕农业领域,另一方面,对于国家也有时间在农业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农业目前存在老龄化,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对于农业来发展确实算是一个负面信息,但这也是发展的契机,运用现代化的种养技术及管理方式,提高产出、质量,降低了用工成本。
高标准农田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铺垫根基的,地势宽阔、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管理,集约型生产、加工,也利于对资源的节约
目前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比较大,这与供给需求直接相关,农产品同种类集中上市的频率很大,这与老百姓跟风种养的心态相关,但要意识到这一点也比较难,改变这种观念,拓宽种养种类,避免集中上市,才能为生产者提供保障。
那么如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每一个产品都有自身的属性和价值,物以稀为贵,农业要养活百姓,那就需要正确的认识农产品,每天的食物都是需要摄入的,所以农产品不可能成为定价太高。当然,目前的农业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化肥和农药滋养出来的,所以有能力和购买渠道的老百姓会花贵一点的价钱去购买自然生态的农产品,这个需求是与日俱增的,人和人之间需要建立起这种信任关系,疾病让人珍惜健康的身体。所以经营农产品一定不仅仅看到商品的表面价值,对于健康这个标签一定需要去深度挖掘,这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1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