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只鸟
公司里常常有不知道从哪里飞进来的鸟,然后它们飞不出去,就会贴着墙或者是玻璃想找一条出路。大家若是瞧见了,都会把门窗打开,放它们一条生路。
那日我从财务室出来,手里拽着一沓发票,在走廊就听到一阵阵猛烈的撞击声。我探过头去看,一只鸟正焦躁的撞着楼梯间的玻璃:又一只倒霉催的小鸟,还是一只急性子鸟。我加快脚步,想去开个窗,放它出去。结果它倒是利索,转身飞向楼梯另一头的玻璃,“啪”的一声掉地上。那声可响了,简直是自杀式撞击……
我赶紧跑下去瞧:哎嘛?撞死呢?!我拽着发票跑办公室找师傅:刘姐,那头有只鸟撞死了。办公室的人都目瞪口呆,我带着师傅去看那只“撞死了的鸟”。刘姐跑过去看了小会:“这脚还在抖,还没死吧?只是撞晕了吧!”
过一会勇哥过来了,刘姐让他摸了一下鸟。他听着摸了一下,说:“还没硬,这还没死吧?晕了?”勇哥说着去办公室找了个小盘子装了点水,然后把鸟扶起来,想给小鸟儿喂点水。结果这鸟八成是撞傻了,眨巴着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就是水喂到嘴边也不会喝。大家还要干活,于是师傅和勇哥就走了,我也走了。
过了一会,我又过来看看它,我给它在嘴边倒水,它还是不喝,不过小脑袋瓜子能转动了。我站起来把窗打开,想把它扔出去,说不定就飞起来了。但是又怕它等会“啪”的一声又掉地上……一想,还是让它先呆着歇会气,于是我又走了。
过了一会,我忙着手上的活都忘了这鸟事了……勇哥过来说:“小李今天救了一条命,会要瘦二十斤。”——哄堂大笑,我确实挺胖。我一脸懵圈:“救了啥命?”——“那只鸟,喝了点水,刚飞走哒!”勇哥笑着说。
好吧!如果救命能减肥,麻烦让我多瘦点!
想起我儿时,曾与一玩伴捡过一只鸟。那只鸟,死了,我们把它埋了,后来它的尸体不见了。玩伴的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是一个小姑娘笑起来甜甜的。
想起我读大学时,有人说:你说话,可以让人心情顷刻间晴雨大变。我曾鼓励过太多在低谷的人,或言语温和,或言辞激烈;我也曾提醒过太多得意忘形的人,或好言相劝,或疾言厉色;我也为那些迷茫的人答疑解惑、排解忧郁,或顺了他人心,或顺了他人耳……只是他们或听,或不听,或只是过耳,或是走了心,我断然不知。
去年四月,正是研究生考试复试。我曾骂过人,是一个研究生,她过了国家线来到了复试一关。也许是因为她是专升本上来的,很自卑,老想着一些有的没的事,没有心思放在复试考试上。按理,我与她素不相识,我是不应该对她说很重的话的。不过,我记得我在手机便签上写了很久,写了一段话给她。前几天清理手机的时候看到了,也还没删掉,这里又不妨给大家看。
也许是我愈发乖张,也许是我老了愈发不想说话,我越来越不想去开导那些人。我只希望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解决自己那乱七八糟的情绪问题。因为很多人,可能这辈子,于我就像那只飞走的鸟——救了那条命,我不会瘦二十斤,但是我自己运动,还是有希望瘦二十斤的!
文|方冷颜
图|网 络
人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生活是条难走的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人生是一种承受,我们要学会支撑自己。漫漫人生长路就是永远充满挑战,忙碌的人生,如歌的岁月,构成了人生精彩的篇章。
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受到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自知,真的摆脱那些阻碍时才能明白过来。
清晰的定位,是努力的关键
曾看过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但是我们真的无能吗?还是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才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南辕北辙!
大学的时候,我擅长写文,喜欢语言。经常会在空闲的时候去学校的语言角学点东西,还可以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鼓励,一起进步。久而久之,我也慢慢掌握了一门语言。
毕业前有个同样热爱写作的学长鼓励我,要一直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我笃定的告诉他,“那是当然。”看着他微信里无奈的语气和对现实的接受,我心想着,我一定不会和他一样,我会一直一直写下去。只见很久后他在我的那句“那是当然。”后又回复了一句,“先不要着急答应,能坚持下来再说。”
要知道,他以前在学校的记者团,校园里很多很有深度的报道都是他写的,经常会看到他在博客上更新一些对时事的看法,很有独到之处。突兀的是他大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为了生活他最终找了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工作的忙碌让他的博客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那些曾经在校园里叱咤一时的文章早已经沉寂,偶尔看到他发的微信动态也成了口水话或者工作分享。
他说,他已经离自己的梦想很远很远了,程序员的日子虽然苦,但是至少可以让他,体面的活着。他说,如今的他提起笔,已经不能很好的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了,一是没有时间,再者文学素养严重退化。
而我,也直到工作之后才明白,他的那句“先不要着急答应,能坚持下来再说。”的真正意义。工作后我每天都在做与文字相关的工作,但似乎又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一周要写好几份会议纪要,要写好几份会议议程,我很努力工作,每天都在加班。但是这些,和文学没有关系,和重复息息相关。喜欢更文的我从一周一篇到两周一篇,再到一月一篇,看着读者一个一个的流失,我只能无奈的感慨,要是能有点时间就好了。就连小说,也只能在寒暑假一口气写完。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开始反思,在工作中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看着上司每天加班写会议材料、写文档,满脸皱纹憔悴不堪的样子,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巴斯德 说过这样一句话——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一个人,如果不能给自己找准定位,就算再努力,也会让自己离既定目标越走越远!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没有定位的人生,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即使你付出了再多,也只是在原地踏步,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要想清楚,你是什么样的,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然后再行动,才会事半功倍。
工作的岗位,并不能代表你的能力
还记得大四那年在江浙一带实习,是在一个职业院校做专业实习教师。带我的师父是个黑龙江人,他的学生都亲切的叫他勇哥。
一开始认识勇哥的时候,只觉得他干净利落,做事不拖沓。相处久了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通透的人。教电气工程的他在专业上是没话说,工作之余我发现他还写着一手好字,我以为这就是他,但是我错了,原来他双截棍也玩的很溜,还很会做手工,修家电,平时业余爱好也很丰富。但是他,却甘于做一个平凡的人民教师。
他说,年轻的时候他也在部门里做过事情,但是后来看明白了,想清楚了,他发现自己不适合那样的生活,比起那些虚名,他更爱自由。
他说,尽管他不再去做行政类的工作,但是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他只是想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更喜欢的事情上。
和勇哥同办公室还有个50岁左右的英语老师,实习的那一个月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看到一上完课便抱着电脑看的他,你以为他是在淘宝刷剧吗?我一开始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是后来,我看到他在看CNN,几乎一天都不落下。听勇哥说,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翻译杠杠的,这么厉害的人,却在一线教师的岗位上一站就是几十年。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通透,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明白生活中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即使没有高官厚禄,却也生如夏花,充实有趣。
即使工作中你只是一个一线的人民教师,或者只是一个小区的安保人员,即使你只是生活中的一小撮,但并不代表——你没有能力。
能力这个东西,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远离高消耗,低能量的人
生活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
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们才更应该看到艰难生活后面的光,努力前进。而不是自怨自艾。我们要远离那些时常把消极的情绪传递给别人的人。只有一遇到困难停滞不前,乞求别人帮忙的人,才会把抱怨当饭吃。正真要解决问题的人,是没有时间抱怨的。
一个人,如果抱怨听的多了,即使你再积极向上,也会被那只腐烂的手拖下水,渐渐的你很可能会变成这样的人。
那些喜欢抱怨的、自以为是的朋友,他们其实不能在正真意义上成为你的朋友,他们只是消耗者。一点点不顺心的小事就夸大成灭顶之灾,鸡毛蒜皮无足挂齿的事便是世界崩塌。
成年人的世界,要学会将难过一点点看透,慢慢消化,而不是四处宣扬,成为笑柄。
有个博主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以前被人误解,恨不得揪住对方衣领,解释个三天三夜。现在不了。如果你不能理解我,那我们就分头走好了。我虽然渴,但不是什么水都喝。”这才是成年人的世界里该有的坦然。
不是所有苦,都要别人知道,不是所有委屈,都要别人理解,不是所有人,都得围着自己转。
刚工作的时候我喜欢抬杠,觉得这个世界的事儿非黑即白,我认为正确的事,我就一定要和别人理论理论,只要不是我的错,我就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批评,不对。但是工作后的三年里我学会了理解和坦然,我知道我做的是对的,但是我不和你争辩,你说什么我就点头,我看上去是认可你的,但是我的原则依旧在,你不能打破。
远离永远都不会鼓励你的人,如果你做完工作别人是认可的,但只有一个人处处打击你,说你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这种情况下就先去反思自己,如果觉得自己做的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就不要太难过。因为鼓励你的人会让你保持热情,毫无缘由打击你的人只会让你越来越自卑。
这样的人你不远离,难道要留着过年?
学会转弯,其实没那么难
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一个人是在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即使你努力的方向错了,但及时止损,远远比傻傻坚持要受益的多。成功有时候和爱情有点相似,非要吊在一棵不爱自己的树上不是痴情,而是蹉跎岁月,与其死皮赖脸追求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如试着选择一棵正确的树吊吊,或许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1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