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全球小麦价格高位回落,什么信号?危机解除了?没那么简单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全球小麦价格高位回落,什么信号?危机解除了?没那么简单

全球粮食市场波诡云谲,自2020年,全球粮价全面上涨以来,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涨劲十足。

不过从6月中旬开始,国际粮价开始从高点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粮食危机的担忧,但这是否意味着粮食危机解除了呢?

1、粮价为何跌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小麦价格瞬间飙升,一度涨至历史高点。

但就在6月下旬,全球麦价开始迅速回落,截至目前,与俄乌冲突后创下的高点相比,芝加哥小麦价格已回落超过30%。

回落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是全球通胀持续高企,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担心会拖累大宗商品价格,于是近期谷物价格全面回落。

其次,之前小麦市场的不利消息均有所好转。

比如,之前欧洲的热浪天气,很多人担心会影响小麦产量,但以法国为例,目前来看热浪对农作物的影响有限,大概率不会造成大面积减产歉收,因此缓解了市场的担忧。

此前美国也表示将不会对俄罗斯小麦出口实施制裁,而俄罗斯今年又大概率丰收,这意味着俄罗斯小麦出口有望增加,这对小麦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

再加上乌克兰也正在积极想办法恢复粮食出口这消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之前大家对小麦市场供需紧张的担忧,使得小麦市场降温。

第三,联农合粮农组织表示,预计今年全球粮食收成将与去年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全球粮食大幅减产的几率并不高,这也使得整个市场情绪有所缓解。

于是,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全球麦价开始回落。

2、粮食危机解除了吗?

全球粮价回落,是否意味着全球粮食危机解除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市场并没有太过于乐观。

因为至少有3大因素对粮价仍有较强的支撑:

一是全球通胀持续高企。

根据以往历史经验表明,通胀与粮价关系极为密切。

在通胀持续高企的时候,粮价大概率会大幅上涨。

例如,1978-1980年,随着美国通胀攀升,农产品价格随即上涨;2007年,美国通胀高企,带动着全球农产品价格也大幅攀升。

通胀持续高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各种原料以及种植成本上升,从而为粮价上涨奠定了基础。

虽然当前粮价出现回落,但如果通胀没有明显改善,那么接下来粮价回落速度会明显减慢甚至反弹。

二是能源价格仍在高位。

能源与粮食也密不可分。

能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粮食市场:

一方面是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燃料、化肥等生产成本上升,使得种植成本以及收割成本上涨,这是成本的硬性拉拽。

另一方面,当油价持续处于高位时,生物燃料的需求就会跟着上涨。

生物燃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燃料乙醇,原料主要为玉米、甘蔗等;另一类是生物柴油,原料主要是菜油、豆油、棕榈油等。

为了平抑高涨的油价,各国往往会加大生物燃料的投入使用,从而增加了粮食需求。

但当粮食供应出现紧张时,各国也会被迫限制及降低能源替代以平衡粮食与能源的供需。

三是天气及虫害等影响。

农业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即便是现代农业也不例外。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从来不曾停止,例如2019年,非洲的蝗灾对当地的农牧业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去年的拉尼娜现象使得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使得南美、欧洲等地农作物受损减产

而当前来看,全球通胀仍然高企,油价也同样在高位徘徊震荡,而拉尼娜的残余影响也仍在持续,因此,全球粮食市场的危机并未解除。

3、警惕“3大变化”

自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全球市场进入到一个混乱的阶段,但经过2年的恢复调整,全球市场格局已发生变化。

第一个变化表现为通胀已向下传导。

最初价格上涨主要从供给端开始,但当持续时间过长、压力过大时,就开始向下游传导,显然当前这种传导已经开始。

第二个变化是各行业间市场交错影响已诞生。

举个例子,能源、金融、粮食等市场已经并不是单纯的市场供需变化,而是已经开始相互影响、叠加影响。

第三个变化则是市场价格波动大涨或大跌的高峰已过去,但是接下来可能将会进入到一个“拉锯战”的行情中,并且将持续更久的时间。

结语

虽然表面来看粮价有所回落,但支撑粮价以及引发危机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并且变得更为隐匿和复杂。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1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