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水果商品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一、物价上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物价连续上涨,特别是食品类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农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物价上涨使低收入农民生活负担加重
(1)低收入农户增收幅度较小,与其他农户收入差距拉大
物价上涨虽然对农民增收普遍有所帮助,但由于家庭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各异,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小于其他农户。由此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2)低收入农户入不敷出
由于低收入农户居住地生存条件较差,家庭劳动力素质不高,以从事农耕作为主,老弱病残居多,缺乏有效的增收途径。物价上涨,增加了他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导致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从而给他们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可见,物价上涨总体上给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是负面影响。
(3)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受到影响
当前,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为生存型,生活处于温饱阶段,消费中食品居首位。粮油、肉禽蛋、蔬菜、燃料是生活必需品,不管价格是否上涨,都必须消费。物价上涨,使低收入农户的生活开支增加,在有限的花费中,他们不得不减少消费数量,基本生活也显得捉襟见肘。刚性消费的满足是低收入农户生活的底线,是维持他们生存的基础, 物价上涨,会使他们减少这些生存性消费的数量,这反映出物价上涨已经影响到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
2、 物价上涨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欲望,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尽量不买。很多受访者说:“现在买东西是要左思右想,感觉手头拮据,花钱要精打细算,水果吃少了,肉吃少了,菜多吃些便宜菜,尽管如此,日常生活中食品类消费还是居高不下。”
3、物价上涨使不少中低收入家庭改变了消费方式,被迫降低了消费档次,以购买价廉质次的商品来节省开支。如少吃肉,或尽量购买超市促销活动时的特价肉、米、菜、奶等食品,或去蔬菜批发市场批菜。而低收入家庭在无法增加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只能减少消费量和消费品种,把消费限制在米、面、油、蔬菜、肉类等最基本的消费品上,同时还要减少肉、禽、菜等价格涨幅大的消费品数量。
4、物价上涨,使中低收入家庭日常看病难,生活质量下降。有一位低收入家庭被访者说:“家中有两位老人生病,每天都要吃药,面且现在医院的药贵,看病有困难,花钱也多,物价速涨,目前生活质量极差。”有一位中等收入被访者说,以前还能存些,现在紧张的不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二、对策及建议
物价上涨对农民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是促进了种粮农户的增收。另一方面影响了农业生产投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受到的冲击更大,使他们的生产生活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如何应对物价上涨,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保障生活有困难农户的基本生活水平,稳定农村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当务之急是解生活有困难农户之困,保证其基本生活。要高度重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确保低收入农户正常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要全面了解我区生活有困难农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济工作,对生活确实存在困难的农户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
2、应适当降低水、电、煤、气、暖和农业生产所需材料等方面的价格,让百姓感觉物价有涨有落,进一步调整价格结构,达到价格该升的就合理上升,该降的一定降下来。
3、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控。坚持对粮食、食用油、猪肉、禽、蛋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的监测。建立健全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机处理机制。确保一旦出现价格异动,各项平抑价格波动的措施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应对市场价格异动的能力。
4、继续完善各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后,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调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方式,适当降低各类间接投入、间接支持的比例,增加对农民直接支持、直接补助的比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将更多的资金向农业重心倾斜,用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农村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险、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三农”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提高支农惠农的有效性。低收入农户由于受物价上涨冲击最大,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密切关注这一群体,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他们渡过资金紧缺的难关,协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
为什么过年时,蔬菜的价格都上涨?
最近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前期连续阴雨天气,蔬菜的生长和储存受到一定影响。
接下来分析其他具体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
1.8月份以来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暴雨影响,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是我国大多地区的蔬菜供应来源,因暴雨的影响多地蔬菜被淹没,使得蔬菜的产量严重下降。
2.随着天气的转凉,蔬菜供应正处于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由露天蔬菜向设施蔬菜转移的更迭期。但是,从9月下旬开始到10月上旬,这期间蔬菜主产区雨水偏多,蔬菜的种植、生长、采摘、存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蔬菜普遍上市推迟,而且产量不佳,导致了蔬菜供应的紧缺。
3.今年秋天的蔬菜的生长关键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且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不少,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导致各种蔬菜生长缓慢,蔬菜的采收期延长。
4.由于近期汽车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增加,而运输蔬菜的方式大多是靠大型货车运行的,届时运输成本增高。
5.消费需求的改进,随着生活逐渐变好,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比起大鱼大肉大家更向往健康膳食,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变成了热门。
6.一定的炒作,因为蔬菜大产地的北方遭遇水灾和低温等情况,蔬菜供给变少,有些商贩故意抬高价格导致蔬菜价格上涨。
怎么解决蔬菜价格上涨过快:
1.品种价格过低时,政府部门采取宏观调控,大量平价收购,保证种植户的基本收益,保护菜农的积极性,防止来年大涨;在部分品种过高时,建议投入资金直接收购,低价投放市场。
2.积极扶植超市扩大蔬菜经营面积和品种。建议政府部门支持和帮助超市扩大蔬菜经营面积和品种,及时发布超市蔬菜价格,引导市民合理消费。
3.政府方面能像对待粮食生产一样,给蔬菜种植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当蔬菜出现减产的年份提高补贴标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为平抑价格打下基础。
4.对于以种种理由囤积居奇、制造蔬菜供应紧张气氛的行为,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并通过经济手段加以打击。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素质相对较高的菜农,改进他们的种植方法,提高科学意识。
过年的时候,蔬菜水果的价格都会比平时价格有所上涨,其实也不只是蔬菜水果吧,其它的一些服务项目也会有一定的程度的涨价。
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已经进入了休息的状态,但还是会有一些人坚守在岗位上,比如说卖蔬菜水果的商贩,毕竟还是有需求的,有供有求,涨价就是一种市场行为,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过年期间,商家会比平时要少,而还有一些商家继续经营,想着的也是趁过年多赚点钱,赚的也是辛苦钱。所以在过年期间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
尽管因为供需关系,蔬菜水果价格上涨,但上涨也要有一个尺度,不能因为是过年期间就乱涨价,应该在大家能够接受的一个范围内,因此价格也要受到市场的监督,如果价格超过一个界限,是要不能被允许的。
蔬菜水果价格波动是正常的,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也可以对比一下平时的价格,如果某些蔬菜价格偏高,也可以暂时不购买,比如说芸豆,我之前买的时候的价格基本都是7块左右一斤,便宜的时候也有卖到5元左右一斤,但最近几日却要到12元左右一斤,不过这家超市平时的菜价还是比较便宜的,因为其它超市里芸豆可能平时就要卖到12元左右一斤。而像菠菜,最贵的时候要10几块一斤,而最近只要4、5块一斤。
除了蔬菜水货的价格有一定的上涨以外,如果过要理发的话,价格也是比平时要贵一些,因为很多理发店过年期间也是要放假的,而还在经营的理发店,自然是放弃了自己一些休息时间,为大家服务的同时,再赚点钱,当然也是同样的问题,可以涨价但是不能涨价过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2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