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传媒的时代,古人如何给产品做广告?
在没有传播媒体时代,古人究竟是如何给产品做广告的呢?问题其实很简单。今天为大家解解惑!
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与桌文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多,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
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端茶斟酒给客人。你想想一个是千金大**,一个是自命不凡的大才子,酒店的生意迅速火爆起来。这就是古人最早利用美女给“酒”打的广告。
在唐宋时期,古人的广告已发展为多种模式:第一种是诚信经营获得了口碑;第二种是撰写书籍,做植入广告;第三种是编排成戏曲,演出广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第四种是诗人词人作诗作词,在民间口口相传,而第四种则是当时最为广泛的植入性广告。
比如,“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是诗人李白,为“白云边酒”作的广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为“寒山寺”做的广告;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黄鹤楼”作的广告;
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人诗人李白,为“庐山”作的广告。
一时间李白成为了当时最大广告商。有一年李白有一个朋友是养殖螃蟹大户,螃蟹大丰收,朋友担心“螃蟹”卖不出去,就找到了李白商量,能否为自己养的“螃蟹”做做广告?李白欣然答应,李白结合民间中秋节送礼的习惯,借酒兴起,作诗一首“秋风落叶,菊黄蟹肥”。
其实到了唐代,食蟹已成风尚,大诗人李白也十分喜爱吃螃蟹。留下了“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秋风落叶,菊黄蟹肥”等经典诗篇。这是唐代诗仙李白为螃蟹做的形象代言广告。
随后,“秋风落叶,菊黄蟹肥”在民间口口相传,于是乎,螃蟹成为当时中秋节送礼的“宠儿”,受到了民间的热棒。“西风响,蟹脚痒”,在度过中秋、品完月饼之后,下一件让饕餮食客按耐不住的事情,就是品尝美味的大闸蟹了。
说到大闸蟹,可能很多人立即联想到的一个词就是“阳澄湖”。阳澄湖的大闸蟹肉质鲜美,鲜黄饱满,绝对是美食中的佳品,让人回味无穷。秋天到了,马上就是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了,谁会拒绝一直成熟的螃蟹,现在是不是嘴馋了
买家乡农产品,上农牧人商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2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