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农产品污染类型有哪些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工业三废、城市垃圾污染、自然环境原始污染、农事操作中的污染。农产品污染类型有农药残留污染、重金属污染、化肥污染、没经过消毒处理的农家肥所生产农副产品的二次污染、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种植生态环境污染、病虫害农产品污染、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化学添加剂污染、化学保鲜剂污染等。
一、农产品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城市垃圾污染(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自然环境原始污染(土壤以及灌溉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农事操作中的污染(化肥、农药),其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污染最严重的是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1、工业三废
(1)主要指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对农作物有毒、有害的废水、废渣、废气所造成的的污染。
(2)解决方法:将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在远离工业生产区域处。
2、城市垃圾污染
(1)主要指的是居民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
(2)解决方法:农业生产基地远离城市居民区,同时尽量避免城市生活垃圾作为肥料使用以及生活污水作为灌溉水使用。
3、自然环境原始污染
(1)主要指的是自然状态下土壤以及灌溉水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比如重金属、有害生物、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2)解决方法:根据有关农业生产环境要求规定,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使用符合灌溉标准的水进行灌溉。
4、农事操作污染
(1)主要指的是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污染。
(2)解决方法: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多选用生物源性农药,植物源性农药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
二、农产品污染类型有哪些
1、农产品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化肥污染、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污染、农药残留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种植生态环境污染、病虫害农产品污染、没经过消毒处理的农家肥所生产农副产品的二次污染、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化学添加剂污染、化学保鲜剂污染等。
2、农产品安全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本底性污染四种类型。
3、物理性污染指的是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毒有害杂质,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
4、化学性污染指的是在农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使用不规范,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
5、生物性污染指的是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毒素等各类生物性因子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6、本底性污染指的是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造成的污染,比如灌溉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
我国农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安全卫生质量以及加工包装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由此引发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由于农药、兽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际通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销毁、索赔和中止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农产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结我国外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个方面:
1、产地环境污染 是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危害。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不合理地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农田、水源和大气。由于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在水、土、气中超标,进而在食物中残留、聚积,影响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2、物理性污染 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害物质,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
3、生物性污染 是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毒素污染以及收获、屠宰、捕捞后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的病原生物污染。
4、化学性污染 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食品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为了争取瓜果、蔬菜早上市,不恰当地使用激素,滥施化学药剂,不但造成农产品口感不好,还可能夹杂有毒有害成份。
5、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以及对绿色包装、标志、标签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生产者缺乏标准意识,“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现象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适应“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5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