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农业政策性金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发行瑞金市支行始终以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为纽带,大力支持当地““三农””事业发展,以政策性金融助力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金融“活水”注入“三农”领域。

农业政策性金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强化理论认识,培育金融人才

该行在深耕农村金融同时,注重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员工注重日常学,抓好经常考,定期开展集中学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鼓励全行员工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线上自主学。该行员工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农发E学院”等平台,不断完善政治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线下集中学。该行定期组织全行员工开展集中学习,以每周例会、每月总结的形式共同探讨学习最新的业务文件,同时以“夜间小课堂”的方式鼓励业务骨干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该行通过考试、竞赛等激烈的方式促使员工积极研学竞赛内容,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考的目的,帮助员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加大政策支持,助推“三农”发展

截至2023年4月底,该行贷款余额达51.52亿元,在助力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致力于打造农业科技产业园,为当地经济发展筑巢引凤。该行成功投放了瑞金市返乡创业基地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二期、三期、四期以及瑞金市红色创意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瑞金经开区振兴苏区标准厂房项目等贷款,助推瑞金市产业转型升级,为当地经济建设“聚才引智”。

大力支持农村路网建设,不断推进当地城乡一体化建设。该行成功投放了瑞金市城镇道路建设项目、瑞金市交通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等贷款,持续跟进瑞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移民安置房项目、瑞金市2018年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瑞金市返迁安置房建设项目等贷款,大力支持瑞金市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当地旧村“老、破、小”的居住环境,助力瑞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面貌。

创新金融服务,普惠广大群众

该行多次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主动送金融政策上门,为群众宣讲党的兴农政策、金融政策等。围绕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防范技能丰富宣传素材,该行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非法代理等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危害金融安全等行为,深入开展风险提示。以营业网点为主阵地,充分利用机构营业场所LED滚动屏、电视屏幕展现宣传标语、播放宣传视频,先后组织青年员工下沉至乡镇、村、组,分批前往挂点乡镇以人口密集地采取张贴宣传海报、散发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贴近宣传。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以政策性金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如何利用金融服务来振兴农村?

金融“春雨”润三农

邮储银行峡江县支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该支行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全力保障农副产品生产和春耕备耕融资需求。

服务“不打烊”。李先生为当地种植大户,是邮储银行多年老客户,资金周转困难,储备的化肥等资金即将告罄。

该支行客户经理电话回访时了解情况后,为充分发挥线上产品优势,当即就向客户推荐了“极速贷”,全流程线上办理

李先生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成功申请了一笔15万元贷款,及时解决了李先生的大难题。已累计发放纯线上极速贷36笔,贷款金额达980多万元。

陈先生过得十分焦急,他从事生猪养殖多年,圈里的小猪仔随时面临断粮的危险,本来还想扩大养殖规模,但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该支行信贷客户经理立即上门进行需求调研,受理贷款,采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启动贷款绿色审批通道,力保客户持续经营顺利推进,利用“财政惠农通”产品成功发放了30万元贷款,解决了陈老板的燃眉之急。

增贷“注活水”。在上级行出台加大涉农信贷支持的政策后,该支行加强春耕备耕农户精准定位,全面摸排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客户名单,全力保障农副产品生产和春耕备耕农资供应信贷资金需求。

该支行发放三农贷款89笔,金额2145万元,全力支持了三农客户恢复生产和经营。

该支行表示将积极统筹推进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产品,充分发挥国有银行金融服务职能,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障三农客户备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设定了明确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将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

当前,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推进,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金融支持农村发展产品单一,主要以信贷为主,已不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显现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农业融资受到较多限制,需要农村融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金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抵押担保措施,完善金融融资服务体系等。

首先,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融合财政支农资金,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战略。

其次,构建多层次的银行支持体系。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大商业银行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明确专门的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发挥好“国家队的引领作用,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推动乡村振兴的商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让农村金融要回归本源。农村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要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创新支农产品,加强对农民“面对面的金融服务,让普惠金融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第三,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供给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等上市和挂牌融资,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快推动农产品期货品种开发上市等。打开资本市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大门。

让我们不断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路径,努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贡献金融智慧和力量。

金融服务应用在三农领域,传统的做法多在供应环节,也就是鼓励农民养殖或者种植方面,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金融服务项目其实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个人建议如下:

1、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规划互补的项目:国内市场目前乃至今后的很长时间,将处在一个供过于求的状况。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销售能力,而不应该再去鼓励提高供应能力,供应已经过剩了。

2、鼓励产区直销模式:去中间环节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模式,也是建立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必然趋势。金融服务应该给与三农领域,有销售能力的个人或者团队更多的支持,好产品也需要好的销售能力。

3、三农领域的从业者,要有使用金融杠杆的能力:金融是什么?金融是杠杆。金融服务可以帮助有能力的三农从业者,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做农产品的朋友,也要有意识的加强自身对金融服务的学习和了解,用资金来撬动更大的市场和蛋糕。

产业+平台+金融,才是做大做强农业的最终途径_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显著改善,但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足以满足农村人口对金融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只尔滨东升村基本金融服务的覆盖与使用进行调查,经数据分析后发现东升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均存在一定问题。为完善东升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三点关于改善东升村基本金融服务的创新型建议:一是改善东升村金融环境,发展合作金融、民间金融。二是健全东升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普惠工作。三是积极探索东升村金融服务创新。

今年,国家继续注重三农问题,加大多三农的扶持,出台了多个政策。振兴农村是要激活农村市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让农村焕发新的活力,但是这些都需要金融力量的支持,需要金融来服务农村。

振兴乡村,就要加快农村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势必就要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体的贷款或是说融资问题,发展需要资金,而一边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核流程慢,一边又是农村企业或是农民的信用问题,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又存在季节性,短期性的特征,种一季农作物可能就是三五月就出产了,但是银行贷款审批来回下来都两三个月过去了,还不一定能得到贷款呢,如果是等着钱买肥料,这样,哪里还看到希望?

加快金融服务下乡,一是可以加快涉农企业发展,帮扶农民发展生产;二是资金放出去了,金融机构也要后续跟进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是否专项专用;三是金融机构人员也深入企业和农户,倾听他们的心声,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多把关,协助他们改良改进产品,对接销路,确保放出来的资金能按时回笼,有借有还,循环使用。

在广阔的农村市场,金融服务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可以解决农企、农户融资问题;可以获取拓展新市场,享受农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希望更多金融机构能下乡融入乡村,为振兴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有效的科学投资,责任到户,责任到人,坚决度绝政府行为。

很简单金融是服务项目的项目不赚钱是还不起的所以要建立行业金融服务用本地本村的产业建立专业小额金融服务扶持指导参股本地产业和创业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很及时,很有价值和意义。乡村振兴,很需要金额服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投资亮点和财富焦点,是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时代大文章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是国策,更是中国特色,中国必须也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然而,乡村振兴,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而是乡村成为一个经济体,乡村本身就是一个产业,一定要把乡村看作一个产业来发展,只有实现了乡村经济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人民富裕。

乡村产业化,必须有金融的支持,没有大金融,就没有乡村产业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乡村产业化,在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与乡村经济,乡村就是一个产业经济体,而不是传统意义的乡村。

乡村振兴,亟待金融支持,亟待大金融服务来助推中国经济迈上新时代。

中央各种惠农政策多的数不清,比早先是好了。但具体到惠农金融,各地差异太大了。除了大户,家庭农场融资较容易,大多数农民信用贷额度有多少?惠农的宅基地抵押试点结果如何?

归根到底还是对农户的支持力度不够。当然这里面有政策的原因。设想如果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一样值钱,没有了城乡两元化土地政策。资金会主动的往升值潜力大的地方流动。这个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农村大有作为,广阔大地更有发展,应推动金融多样化,贴切农村农业农民发展,让百姓的发展有资金

现在每天在新闻上看到好多这方面的新闻信息,自己周围也有类似的例子,关于这个,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金融服务应用在三农领域,我们这边有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当地的一个信用社给某些信用好的村子村民只要携带户口本,五户联保,直接到信用社领五万元贷款!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款,如果有一个人不还款,那么剩下的四个人承担担保责任并且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针对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是想给农户贷款帮助农户创业,但是这样的创新相当于把原来本属于银行工作的风险防控转嫁给农户,直接用连坐的方式让联保农户给那个未还款的农户贷款买单,真不敢恭维!

其实,金融服务三农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对需要购买农业机械的村委会或者村民合作社进行贷款发放,购买收割机,播种机,打药机等等生产必需的农机设备,一方面设备的购置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设备可以产生收入,用收入来偿还贷款,这样还款来源有保障,能降低风险!

在农业养殖方面,可以与县农委或者畜牧局及商务局开展多方合作,对有养殖需求的农民或者合作社及村集体进行贷款,帮助购买种鸡种猪等,农委和畜牧局的技术员对农民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民开展养殖,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及肉类品质,帮助拓展销售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盈利,帮助偿还贷款!

在农产品供应这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协调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开展农产品高品质培养,深加工销售,及高附加值增收的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协助加强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加大农超对接,从地头到餐桌渠道建设力度,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实实在在获得利益,这样也能有足够的资金和意愿来偿还贷款,促进金融服务农业的良性循环!

这个才是金融对农业的助力作用的重要体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5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