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手机是什么牌子
单纯以“水果”来命名的手机主要有三个品牌
1.苹果手机
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苹果公司研发的ios操作系统,乔布斯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会展中心的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2007中透露推出第一代
迄今为止,苹果距离发布第一代iPhone手机至今已经过去整整十周年的时间,而苹果在此期间已经推出了总共18款iPhone机型。在这为数不多的机型当中,苹果手机大多数时候都取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好评。目前最新一代产品为iPhone8/8plus和iPhoneX。
2.黑莓手机
黑莓手机是指由加拿大ResearchIn Motion,简称RIM公司推出的一种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长久以来它备受商务人士的青睐。
因其使用了标准的QWERTY英文键盘,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种子,所以得名“黑莓”;同时,该设备在后期的产品中,也加入了手机的功能,所以国内普遍称之为“黑莓手机”。
遗憾的是,在2016年10月,黑莓手机正式宣告将停止研发和生产智能手机。
3.青橙手机
青橙手机是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智能手机品牌,于2012年上市,2013年推出定制手机。这个品牌知名度不是很高,所推出的产品主要打差异化的牌,价格也并不便宜。
在产品上,2015年正式宣布进军户外运动市场,并于2015年1月推出户外运动手机青橙VOGA V1。2017年7月,青橙又推出了支持投影的手机VOGA V。
单纯以水果命名的手机品牌目前小编只能想到这三个,类似“乐檬”“鸭梨”“橘子”之类的手机不是没有,但它们要不是大品牌的子系列,要不就是某宝的山寨品牌,实在算不得数。不过,除了“水果”外,还是有很多以“食物”命名的手机品牌的,下面小编就来列举几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还有与“水果”沾边的“蔬菜”手机“小辣椒”
2012年2月,小辣椒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晓雁先生决定打造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王晓雁先生找到全球最领先的移动芯片公司高通,联合国内最大的手机研发公司上海华勤,将全球一流的移动技术与品牌元器件运用到每款小辣椒产品中。
2012年6月,首先联合北斗星手机网进行互联网销售。小辣椒手机还搭载了Android4.0系统,并支持GSM/WCDMA/HSDPA网络,提供了双卡双待功能,同时也采用了双摄像头设计,机身背面内置有500万像素主镜头,支持自动聚焦和高清视频录制,而借助30万像素前置镜头则可在3G网络中实现视频通话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款手机的价格仅为699元。
当然,还有“坚果”手机
坚果手机是锤子科技继Smartisan之后的全新子品牌,该产品于2015年8月25日在上海正式发布,定位群体为年轻人。
在工业设计方面,锤子科技邀请了前飞利浦亚洲设计中心设计总裁李剑叶,担任坚果手机的总设计师。在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之下,坚果手机机身采用白色设计,搭配了7种颜色的背板,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据老罗介绍,坚果手机白色机身的外观设计对于工艺要求相对黑色面板的手机要高很多。
还有“杂粮”手机“小米”…
小米手机就不用多说了吧。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小米还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
我会不定时发布更多有关手机、电脑灯数码的第一手资讯、知识、科普和小技巧,欢迎大家点一波关注呦~
已值中秋节,但是市场依旧冷清。
往年在中秋节的前几天,超市、市场都会挤满了人,而今年则变得十分冷清。
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大家尽量减少出门活动;另一方面,收入下滑后,也没了“买买买”的心气儿。
消费不振,走货低迷,对市场价格支撑无力,比如节日期间,面粉消费低迷,就使得多家面企再次下调了小麦的收购价格。
而肉类等也都没有太强劲的表现,但是唯独水果价格仍然高企,难道是买水果的人太多了吗?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有团圆之意,也常常是送礼的的节日,这时候果品自然就成为了首选。
但是今年买水果送礼的人可真不多,那为何水果价格却仍然居高不下呢?
一是今年水果价格普遍要高于去年。
从今年水果的走势来看,价格普遍要高于去年。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监测,截至上周,鸭梨的批发均价为6.24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为3.95元/公斤,同比上涨了58%。
富士苹果批发价格为8.57元/公斤,同比去年也上涨了约34.3%。
巨峰葡萄以及香蕉等也均同比去年分别上涨了27.1%和19.4%。
水果价格普遍走高,一方面是由于前两年水果的效益普遍不好,很多农民转种其他的作物,因此导致整体产量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水果受极端天气影响,也出现了受灾减产现象,因此今年水果的价格就涨上来了。
二是果农的惜售。
眼看今年水果行情不错,又到了中秋节,而往年中秋节前,果商们的采购比较活跃,于是果农们前期惜售情绪就比较高,都想着到中秋节前出货能赚上一笔,所以也就导致节前市场供应相对偏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但是令果农们没想到的是,今年节日消费走低,即便在中秋节这样的重要节日也没能迎来消费高峰。
市场走货低迷,自然果商们拿货也就不积极,果农们的希望落空了。
于是导致产区供过于求,产区价格率先回落,有的水果跌幅较大。
比如部分苹果从最初上市时的四五块一斤跌到了两三块一斤,跌幅近半,很多果农后悔之前价格高位时没及时出货,现在真是欲哭无泪。
但是从生产端到市场的零售端中间要经历多个环节,因此传导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产区价格下跌,市场端的反应还没有那么快。
因此价格仍然较高。
那么,节后水果会迎来下跌吗?
中秋节过完后,消费将进一步减弱,那么市场水果价格会不会下跌呢?总体来看,可能会有一定回落,但是由于成本走高以及总体产量下降,因此预计价格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再加上近些年,很多消费者反应“水果的口感大不如前了”,很多水果包装档次看着上去了,但是吃起来并没有什么味道。
再加上收入下滑以后,水果并不是刚需产品,因此就变成了可吃可不吃的产品了。
这也是近些年水果市场一直存在的问题,有的“重量而不重质”,很多果农只注重产量而忽略质量,导致很多水果品质下降,口感不佳,甚至为了赶在节日前能出货而提前采摘;有的呢则“重包装而不重口味”,有些水果包装里三层外三层,并且价格贵得惊人,但是口感却味同嚼蜡。
就这样,水果市场形成了两个极端:好吃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又不好吃,市场形成了一个断层。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水果消费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低迷,毕竟对消费者来说,享受的是水果的口味,而不是包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5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