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农产品关税多少
法律分析:在公历年度内,国家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减让表所承诺的配额量,确定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的年度市场准入数量配额量内的农产品进口适用于关税配额内税率,配额量外的农产品进口适用于关税配额外税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加入世贸在哪些行业让步了
1.包括谷物及其制品在内的粮食产品已经基本失去比较优势。粮食产品为土地密集型产品,中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率较低,不具备竞争的自然禀赋优势。目前中国还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仅有大米、未粗磨玉米和小麦类混合粉及团状物。
2.肉及其制品与活动物一直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中国的生猪等畜产品多为农户散养型,劳动力资源是比较优势;相关产品的加工制品因国内消费偏好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3.油类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其中固态固定植物油和含油籽仁及果实由比较优势变为比较劣势。
4.园艺类农产品仍然具有比较优势。园艺类农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水果、观赏类树木及蔬菜,多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中国在此类产品上具有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除干果、鲜果及坚果失去比较优势外,其它类别一直保持了比较优势。
5.纺织纤维失去了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植物纤维和黄麻纤维由具有显着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棉花和蚕丝本来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但由于1990年代以来国内需求的激增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到1995年左右均失去了比较优势。
入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入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将获得诸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入世会使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小麦、玉米等粮食的进口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自1995年以来,中国粮食已经完全失去了价格优势。其中小麦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8%,玉米高出71.1%,大米高出17.8%。
2.美国对谷物的出口补贴,使中国粮食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加上中国对美国西北部小麦进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预计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将急剧增长。
3.进口配额与以往实际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到2005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配额量将分别达到930万吨、720万吨和530万吨,而1992-1998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实际平均进口量仅为681.8万吨、85.3万吨和53.4万吨。
4.入世后,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政府就不能再用传统的办法通过国有外贸部门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配额数量以下。
5.中国入世后,农业平均关税要从22%降至17.5%(除粮棉油免税外,中国一般的农产品关税税率为50%-70%,高的达100%以上),降幅很大。这样一来,以前受保护越大的产品,其进口增长的幅度就会越大。
金融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将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开放.近两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已明显加快,能否应对外资机构的挑战,我们将拭目以待.
电信
2004年12月11日起,外资将被允许进入基础电信业务市场,外商可以和中国公司合资的方式进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市场,其中外资最高持股比例可达25%;而到2007年,这一比例将升至49%,且不再有地域限制.
汽车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后的承诺,我国对进口车整车关税和进口零部件关税进行最后一次调整.其中,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的进口税率由28%降至25%,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由13.8%-16.4%降至10%,达到历史最低.
农业
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农产品关税已降至承诺的终点,由加入WTO前的23.2%下降至15.35%,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比欧盟还低5.7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和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纺织业
根据纺织品服装协议ATC,WTO成员间逐步取消纺织品服装的配额限制.而中国加入WTO后,恰好可以享受其第三阶段的好处.即2002年1月1日起,设限国先后将不少于16%、17%、18%的设限产品(以1990年为基数)取消配额限制,到2005年1月1日,所有产品将取消限制,一体化过程结束,这也意味着每年可增长5000万美元出口机会.市场看上去很美,实施起来决非易事.
文化业
加入WTO,我国文化产业所面对的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因为这一挑战有可能以一种强制的手段刺激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与其在一种不平衡的市场竞争中被动地经受外来文化的侵蚀,不如主动地将挑战当作我国强制性发展文化产业的难得机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6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