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广西农业发展如何呀

方案1 1、继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稳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粮经济效益,促进全县农业粮食生产。在确保农村稳定、粮食有效供给的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依托资源区域优势,做足“特色”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从产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在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的同时,提高名、特、优、稀、新品种在农产品中的比重,以无公害、夏秋季节蔬菜和无公害水果(葡萄、脐橙、梨子)为重点,利用山区丰富的特种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森林蔬菜,创建优质绿色品牌,突出“无公害”的品牌优势,扶持一批名、特、优、新、稀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总体形成高山药材(三木药材、金银花、玉竹等)、中山竹、林、果(脐橙)、低山平原葡萄、蔬菜和经作的良好布局。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我县的水果(葡萄、脐橙、梨子)、蔬菜(番茄、辣椒)、“三木药材”、中草药(金银花、玉竹)等是资源种植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已初具规模,要加快这些产业的产业化进程,形成产业化生产,必须制订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惠及鼓励政策,在税收、土地、项目审批上给予优先,并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牵动力强和番茄、三木药材、葡萄、脐橙、茶叶、金银花、玉竹等重点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产后环节对农业、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要放手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纪人”,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农村运销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协会的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目的。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基础产业更是弱势产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大。要抓好以农田水利灌溉、防洪等工程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4、狠抓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畅销无阻。一是要在完善现有车田番茄集贸市场的基础上,有计划的选择交通便利、易于产品集散的乡(镇),培育发展水果、蔬菜、粮食等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要大力引导农民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和充分发挥已成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的作用,积极参与农产品流通。培育壮大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利用个体私营经济机制灵活的经营优势,努力构建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三是大力培育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经济实力强、经营前景潜力大的企业,实行订单采购、保护价收购。同时,为龙头企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支持他们大胆利用信贷资金,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融筹资金,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连结起来,形成完整的产工贸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使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流通的“排头兵、领头羊”;四是全县每年保证有1/3的机关干部参与农副产品的流通工作;五是要加快农村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销售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和传递,随时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预测及时、准确无误的信息服务。5、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打工经济”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促进农民收入的多元化。一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培训力度,2008~2010年年均培训5000—8000人;二是要引导企业适应形势变化需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型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打工”劳务经济。三是通过改制、改组和重组等各种有效形式,做大做强乡镇企业。四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0%以上。方案21、山地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区,以“猪—沼—竹—菜(林)生态农业模式为主”。本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是在抓好水土保持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地制宜地利用山区立体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草地资源优势,协调发展农林牧渔业;大力发展水源林、特种用材林、“三木”药材、经济果林、草食动物和特种养殖、高山无公害绿色蔬菜食品等,同时积极抓好避雨栽培、地膜覆盖、遮阳网等农业设施建设;通过农业技术示范园和农产品试验基地建设,形成“三木”药材种植加工基地、高山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毛竹生产加工基地、草山草场改良畜牧基地

广西农业发展如何呀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的组织机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广西农业发展,尤其是岩溶地区农业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需要。针对岩溶区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特点,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市场配置资源优势,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和壮大区域特色经济,从而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据有关调查资料分析广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的首要问题是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常规农产品处于结构性供过于求、优势产品发展缓慢。为此本项目开展岩溶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保障的指导思想,主要在优势、优良品种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开发示范。

根据示范区的客观实际,建设种植—养殖—沼气—种植良性生态链,建立一个集农业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生态、牧业生态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型复合系统。以引进、筛选、培育有效的生物物种,特别是抗旱品种为先行,以经济效能和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复合型农业产业,培育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林、果、药及牧草资源,营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和整体效益。

(一)规模化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基地

根据岩溶平原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大、浅层岩溶水易于开采,交通便利等生产和物流条件,在黎塘示范区开展以发展蔬菜种植结合水资源有效利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示范区耕地总面积的1/3,形成该区的优势产业。

(二)优化农业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针对桂中岩溶旱片的自然环境特点,引进推广适应该地区生长条件的优质高产作物品种。为了避免受到旱情的影响,选用生长期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水稻、玉米、花生等常规作物,进行单季种植。以生长期短,供水期分散、经济效益高的蔬菜、瓜果与常规作物轮作,充分利用了农业生产资源,逐步形成以蔬菜、瓜果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在黎塘桥美示范片建成2 000亩优质萝卜种植基地,并注册“桥美萝卜”商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

(三)优化生产模式,促进专业化发展

在发展优良、特色产品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组建特色产品的农业协会,通过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服务引导农民,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生产转化成区域性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示范区内建立的莲藕协会,以黎塘朝阳蔬菜批发市场为基础,带领或指导1 170 个会员发展生产,示范核心区种植面积3 000亩,辐射带动周边6 000多农户,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莲藕6 000×104kg。协会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承包,开发引进、推广新品种,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四)优化养殖模式

利用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充足,开展食草性畜牧养殖示范,发展种草养殖。通过技术指导,引资建设养殖示范场,引进良种奶水牛和肉牛品种和优质牧草,采用圈养技术,提高了效益。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畜牧生产,逐步形成“公司+农户”的集约化养殖模式。

在黎塘示范区于2004年3月成立宾阳县金明乳牛饲养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宾阳县黎塘镇南梧二级公路收费站附近,距桂海高速公路3km,距南梧二级公路1km,黎塘至双桥公路插边而过,交通运输非常便利。由政府扶持,本项目技术支撑单位予以技术支持,民营企业家韦献明投资注册成立,系宾阳县首家民营乳业公司,构建种植、养殖、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经营于一体的企业。公司占地600亩,其中耕地320亩,水塘120亩,牛栏三幢共1 450m2,牛运动场500m2,鸡栏600m2。公司现有员工24人,其中农艺师2人、会计师2 人、其他专业技术人才20 人,以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为目标,以牧种、牧养为主,种养结合,以短养长,向周边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让种养户得到更多实惠,切实增加收入,为本地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公司以广西科技厅、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大学和宾阳县科技局、畜牧水产局为技术依托单位,共同承担开发奶牛胚胎移植等高科技项目。在上级各有关方面的大力帮助下,该公司所有成年母牛均已采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进行杂交繁殖,公司被列为为广西岩溶区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广西旱片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基地,2005年4 月钻探完成示范井1 口,日出水量480m3,可灌溉面积420亩,并解决了公司的人畜饮水问题,为该公司发展牧种养殖和牧草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公司基地现每年养牛68头,养鸡6万只,养鸭2万只,鱼10万尾,种植牧草68亩,高效作物382亩,初步建立起了一个集“立体农业”“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该公司计划用两年时间将牛场建设成为高效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集奶牛饲养、繁育、乳品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生产基地。

通过2年运行,公司经济效益显著(表3-14)。2004年公司引进种牛总数达102头,其中尼里拉菲种牛2头、摩拉种牛1头、其他改良种牛35头,种植牧草100亩、花生30亩、玉米65亩、木茹65亩。投放5万鱼苗养殖,采用先进的养牛技术,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水资源没有保障,效益不显著。2004年利用牧草玉米作饲料,养牛收入为45.9万元,养鱼收入20万元,鸡鸭60.0万元。此外种植花生产值1.8万元,木茹产值14.4万元,该公司2004年总效益为142.1万元。

表3-14 宾阳县金明乳牛饲养有限公司效益情况表 Tab.3-14 Benefit of Jinming Dairy Cattle Raising Co.in Binyang County

2005年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以后,公司不断调整结构,扩大养殖和种植规模,引进良种鸡鸭和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并得到了本地技术部门和上级有关科研院所对公司进行技术服务,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经常深入调研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公司引进种植甜玉米新品种——美国水果甜玉米,种植面积300亩(含复种),平均亩产900kg,总产值21.6万元,木薯150亩,亩产1 500kg,总产值9万元,在宾阳县农业局帮助下,引进了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号示范种植50亩,现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达2 000kg,种植高效蔬菜12亩,平均亩产值达3 000元,总产值3.6万元;利用牧草和玉米及秸秆养殖良种牛68头,年产值达34万元;年养鸡6万羽,产值120万元;鸭2万羽,产值达40万元;利用鸡鸭粪和饲料养鱼6万尾,年产值24万元。2005年总收入达252.2万元,收入增长77.5%,该公司日益壮大,在示范区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一、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内设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

二、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协会日常工作。

秘书处组成人员如下:

秘书长:刘玉国

副秘书长(5人):

陈军(全国农业展览馆 处长)

邵连生(农业部信息中心办公室正处级副主任)

张克宣(中国农产品协会)

安晓冬(全国农业展览馆 副处长)

操戈(农民日报 记者)

三、 秘书处内设培训联络部、信息咨询部、秘书财务部。

(一)培训联络部

主要职责:(1)加强与会员的联系,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运态,反映市场的意见、建议。

(2)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帮助协调解决市场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3)参与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行业自律,提升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层次。

(4)进行人才开发,组织市场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国内外有关考察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素质。

(二)信息咨询部:

主要职责:(1)提供信息服务,分析预测国内外市场走势,开通信息直通电话,解答会员提出的问题。

(2)对建设和管理的有关问题开展诊断、咨询服务,帮助会员排忧解难。

(3)编辑、出版会刊。

(三)秘书财务部:

主要职责:(1)处理秘书处日常运转有关事务。

(2)主管协会一切财务活动。

(3)承办有关会议等活动的组织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7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