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大学生电商助农创业计划书

 一、项目内容

大学生电商助农创业计划书

 本项目主要针对xx县农业发展及民族手工业产品的现状,运用日趋完善的电子商务,为农产品及民族手工产品买卖建立网络信息服务,意在解决我县农产品业及民族手工产品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化程度较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通畅而导致农产品及民族手工产品交易困难的现状。通过网络技术,让农产品及民族手工产品销售摆脱中间商盘剥与市场信息不通畅的问题。此项目主要结合xx县农业发展现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买卖建立网络信息服务。旨在帮助xx县农产品走出去,提升xx县农产品影响力,加快xx县经济发展。

 二、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民以食为天,而当今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市场上的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在此社会大背景下,原生态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xx县农产品的销售仅局限于线下,没有统一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急需建设一个统一规范的电子商务台帮助xx县农产品走出去,提高销售额,加快xx县经济发展。

 三、项目发展前景

 1、有利的外部宏观环境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越来越深入人民生活,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家发改委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农业部对农业信息化重视和积极扶持政策,如今农业的发展可以让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个新突破;经济全球化的外力推动,更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

 2、农产品市场的自我创新需求驱动

 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交易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畅,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如何解决信息畅通问题,以及市场预测,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需要创造一个平台去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一个平台去提高信息流通率,信息匹配率,商务交易率,方便这个产业的发展和扩大。

 四、供应产品

 1、民族手工艺类:排倒莫蜡染、苗族手工银饰、石桥古法造纸。

 2、民间特产类:排调米酒、民间自制香肠、土酒、酸、糟辣椒黑毛猪香猪肉。

 3、精装礼品类:黔丹硒米、硒茶、俊建公司红酸、糟辣椒、腊肉、香肠、喜湘聚豆腐干、浙丹林芝粉、金海公司韭菜根、茅台生态农业公司酒品。

 五、目标市场分析

 1、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当下中国,电子商务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电子商务覆盖的领域涉及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图书、家电、电子产品、服装纺织等。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开始融入电子商务这个广阔的平台。那么,电子商务何以会受到如此青睐,为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接受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拓宽了买卖双方的地理空间。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交易平台,买卖双方可以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谈判及交易,大大节省了交易的成本和时间。同时,交易的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在一市或一省之内,而是扩大到了全国甚而世界,由此带来的交易数量的增长也是极其可观的;

 二是理清了市场基本状况。通过将各类商品的价格、数量、及基本介绍在网站上统一显示,使得买家能够对整个市场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以较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对于卖家来说,他们能够即时了解买家的需求状况及个性话的要求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能够风险降至最低;

 三是缩短了中间环节。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直接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而略去了中间的若干环节,所以使得交易成本、交易价格大幅降低,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由于以上三点存在,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人们得到了大量的便利和实惠,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由此,结合我们对电子商务特点的分析,若能将电子商务引入农产品交易中来将,使得农民与商贩直接进行对话、

上海丰收节今举行,来看看上海9个涉农区的好宝贝

2020-09-23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让沪郊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也让市民“走进来”,看看9个涉农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里到底有些啥宝贝。9月23日,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庆丰收大展示系列活动一区一品宣传推介会举行。来自9个涉农区的推介人向市民展示了最具本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

几百斤重的南瓜,拳头大的青椒,在不少人印象中,太空蔬菜都是“大个头”。自1987年以来,国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总共搭载了1000多种农作物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来自闵行的航育蔬菜展示了太空蔬菜的优势和特色;油焖茭白、响油茭白鳝丝、茭白青椒肉丝,上海青浦的“练塘茭白”展示了自己的拳头农产品——茭白;金山“小皇冠”西瓜,算得上整个市郊的“明星瓜”。“小皇冠”西瓜种子从1998年研发,到拿到“身份证”新品种认定证书,最后与消费者见面,经历了漫长的12年,推介人向市民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金针菇、草菇、鸡腿菇、白玉菇、杏鲍菇……多品种的菌菇逐渐成了市民餐桌上的当家品,上海市食用菌行业正在悄然转变,来自宝山的食用菌;上海地区首家红心火龙果规模化种植基地,实现了热带水果火龙果在上海地区的优质生产;“松江大米”好吃的秘诀,得益于黄浦江源头水的滋养,其米粒饱满、清香、大小均匀、晶莹透明,米饭柔软有弹性,食味清淡略甜;奉贤区的青村镇,享有“中国黄桃之乡”的美称。此外,嘉定马陆葡萄、崇明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也纷纷现身。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松江大米、奉贤黄桃、金山小皇冠西瓜、马陆葡萄、练塘茭白、崇明大米、宝山菌菇等一批区域特色产品,其农产品品牌优势正在不断凸显。这些农产品的背后,是优质稻米、都市蔬菜、特色瓜果、优质畜禽、特色水产等种养产业向好发展。近年来,上海立足超大城市的需求与特点,积极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乡村产业体系,持续优化种养业结构,推动种养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此次一区一品推介会,全面展示了“绿色田园”成果,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进一步彰显“三园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8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