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因为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三五”时期,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实施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一要抓好政策落实创设。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认真落实已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并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用地、用电等方面创设新的政策,采取措施使各项政策实化细化、落地生根。二要抓好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切实解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重大技术装备难题。推广成熟适用技术,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人才、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发挥生态、安全标准作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计划。三要抓好园区建设。着力强化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创建一批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营销网络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四要抓好公共服务。搭建政府服务公共平台,促进投资、贸易、银企、科企对接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各类平台,广泛开展公共服务及专业服务。创新“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形式,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亚太农都将带动聊城市农业结构调整,据悉,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中心打出的口号是建设“中国有机之都”, 亚太农都二期工程包括有机农产品研发中心,三期工程包括有机绿色农产品市场,它的建成必将引领有机食品的发展,在聊城市形成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带动聊城市农业发生飞跃。
亚太农都对于聊城市农业来说是个综合型的龙头企业,聊城不乏农业龙头企业,亚太农都将带领聊城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目标不断迈进,将促进聊城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作为聊城市农业产业综合型龙头,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它的带动作用,通过合作社到生产基地,再到农户,将最新的行业信息直接传达给每个农户。届时,聊城市的农业生产将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 为全面提升聊城农产品市场的设施水平和环境面貌,增强农产品市场整体服务功能,服务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聊城市民心工程、生态工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聊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聊城区位和资源优势,聊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该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政府重点项目,是省政府从经济战略高度,扶持发展聊城农业发展的力作。建设聊城农副产品集散、周转、批发、储运等一体化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交易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需要,是聊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丰盈商贸惠及全市乃至全国农民菜篮子的重要举措。它对优化地方经济结构,安置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聊城毗邻冀、豫等农业大省,具有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铁路和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优势、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北靠京津唐等发达工业地区,既有广阔的农产品资源腹地,又有需求能力极强的大市场,经济效益前景良好。在建设传统物流交易园区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在战略发展上将聊城物流交易中心定位在发展绿色有机产品上,提出了建设“艾科生态有机农业城”及不远的将来将聊城打造为华北“生态农业新城”、中国“有机农业之都”的科学规划。
由于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显著高于普通农产品,价格差约在2~10倍之间。在未来,随着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和交易平台的建成,整个聊城的农业产业结构将会出现系统调整和产业换代升级,聊城农业将矗立于山东省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贸易等整个农业经济的最高端。 聊城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粮棉生产基地和江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交易农副产品量可达1500万吨,其中现货交易量1200万吨(占80%),电子交易量300万吨(占20%)。一期建成后,年现货交易量可达400万吨,其中蔬菜年交易240万吨、果品年交易80万吨、粮油年交易80万吨,三年后年交易收入可达到100亿元。预测到2015年,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有机农产品和食品的实物交易和电子交易额可望达到280亿元人民币,能够提供工作岗位5万余个,可拉动相关产业链条500亿元的产值,对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和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孕育是有困难的,但是艾科人会坚实地走出每一步。在市场运营启动的首期将运用“大户点对点、散户面对面、以大户带小户、以老户带新户”的策略,来初步完成市场氛围的形成和聚集。第二阶段,会以“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本地带外地、外地反哺本地”的模式,来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在进一步的工作进程中,聊城艾科将配合聊城市委、市政府完成聊城市的“六个一工程”,即借助1个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各县、市区分别建设不少于1万亩的农业示范园,培育100个农业高科技企业及1000个农业合作社,培训10000名农业经纪人,将使农户的收入提高5至8倍,使100万农民直接受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8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