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持续推进产业兴旺加快三农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产业兴旺加快三农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产业兴旺加快三农融合发展

慈周寨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推进产业兴旺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现代高效农业,持续推进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营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局面。

在慈周寨镇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大棚内,红绿相间的樱桃西红柿长势喜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春季大棚蔬菜管理。

“这个樱桃番茄,总体来说效益还不错,正常亩产基本上都在1.7万到2万斤,行情,5元多一斤,这样算下来,这个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慈周寨镇樱桃西红柿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同时,还引进了羊肚菌种植,面积达67亩,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的推广种植,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之前开始试种羊肚菌,种了15亩,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经济效益,下一步群众对种植羊肚菌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将会在技术把控、生产指导、销售环节做好全方位服务,通过发展羊肚菌,让群众增产增收。”

慈周寨镇坚持“把蔬菜打造成农业支柱富民产业、把慈周寨镇打造成豫北重要蔬菜生产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樱桃西红柿特色小镇建设。

以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滑县工作站为依托,打造万亩亿元樱桃西红柿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扩大羊肚菌种植面积,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同时,以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慈周寨示范点建设项目为平台,引进润谷红玫瑰和黄玫瑰等新品种,实现优势产业新突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慈周寨镇将立足自身发展定位,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以现代高效农业为抓手,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绍兴市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三农”发展新动能

玉林市福绵区以数字乡村建设为立脚点,为乡村振兴工作打好“生态牌”“特色牌”,提供强而有力的数字化载体,激活“三农”发展新动能。

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夯实信息化基础

福绵区从通信、政务和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信普遍服务建设,4G、5G基站、光缆线路和光纤网络升级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4G、5G基站分别建成123、161个;通过开展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工程,完成云网统筹利用认定,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区、镇、村三级联通;通过开展“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建设,将智能自助政务服务延伸至镇村;统筹整合约460万元资金,分类购置安装政务服务自助终端。

构建智慧农业产业,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以“信息网”为抓手,鼓励本地企业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建设智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打造了集智能硬件、物联网、5G技术应用及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农贝贝自动化智能养殖生态示范区和泰龙生态智慧养殖园等数字广西建设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农贝贝自动化智能养殖生态示范区被评为自治区级数字广西建设标杆项目。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优势,通过引进一批食品加工、表面处理等先进制造企业,拉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榕麦面包生产基地采用国外引进的烘焙智能设备,包含一体式智能化设备,智能化调节控制系统,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建设年产2.4亿个面包的自动化生产车间;豪丰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19亿元;一期5万吨/天印染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天工业供水已建设完成,安装了水、汽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可远程自动化控制园区企业工业供水、蒸汽供应、污水排放;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可在线监测园区企业供应污水流量及污染指标等。

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主动适应新常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全区网络零售额7571万元,同比增长402.9%;玉林市月之悦服饰有限公司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搭建带动福绵区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鼓励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整合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资源,致力于地方产业发展。

绍兴市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

“提出申请后,经过实地评定,很快就通过审批了。”看到奖补资金15.38万元获批,绍兴嵊州一家畜牧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很是高兴。

该畜牧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投资76.92万元引进数字化设备,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成功获评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按照绍兴市2023年新出台的奖补政策,对新评定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的数字化改扩建项目,可奖补当年投资额的20%,奖补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加大对稳产保供和农业“双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预计全年将兑付资金1.16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约8.6%。”绍兴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处处长马月夏介绍,新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规模种粮补贴标准和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重点项目建设补助限额,优化调控生猪产能、渔业生态化养殖、农机(农事)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加强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优质品种选育推广、种畜禽场保种等专项扶持,新增对农业“机器换人”、数字化茶园建设、畜牧“无疫小区”创建等奖励。

在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的另一家农场,2023年种植“绍糯9714”品种合计1008.62亩。为推动绍兴市黄酒原产地保护,促进糯稻种植,新政策明确,对开展黄酒原产地保护区糯稻种植基地试点项目的经营主体,在享受规模种粮补贴基础上,给予每亩300元补助。这家企业2023年获得30.3万元补助。“对补助力度很满意,种植糯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农场负责人说。

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新政策鼓励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通过竞争性立项、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专家评审等方式,对排名前两位的项目进行奖补,每个项目奖补资金不超过100万元。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并落地见效,助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效发挥‘基本盘’‘压舱石’作用。”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积极争取资金、狠抓项目落地、创新制定保障政策,推动第一产业夯基固本,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9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