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为什么三农问题这么重要

三农是基础、三农是确保国家主权的重要保障、三农关系社会安定和谐。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前提。同时,很多工业制成品也是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所以,农业解决不好,我们就会吃的不够丰富,严重点来讲,就会少很多吃的。

为什么三农问题这么重要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和扩大的重要基础。

靠前监督护航“三农”发展

狠抓乡村振兴开创“三农”新局面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淮南市大通区始终保持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科技强农,促进农民增收。淮南市大通区在科技强农方面下功夫,重点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以开展科学技术指导为基础,聚焦农业生产向农产品加工、设计、物流等更宽领域转变。

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下功夫,鼓励、引导、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创新创业、灵活就业,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力度,今年一季度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全市县区第2位,总量在全市县区第3位。

加大投入力度,稳住农业基本盘。该区严格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重点做好今年2.6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深化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成果,着力保障“菜篮子”供应,稳定生猪生产,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多管齐下提高蔬菜产能,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商超企业、电商平台等流通主体作用,强化终端配送保障,打通蔬菜运销“最后一公里”。

加强统筹协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区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面落实行业部门责任,健全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

抓好资金资产管理和产业就业帮扶,大力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用好用活用足小额信贷惠农政策,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

聚焦当前重点,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改造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大通区不断完善工作体系、细化工作思路,学习“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技术,累计改造卫生厕所3015户;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区四个乡镇42个行政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覆盖。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九龙岗镇王楼村和上窑镇马岗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认真对照标准化建设要求,组织业务培训,加强检查指导,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水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大通区始终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扛起政治责任,做到“四个优先”,即干部配备优先、要素配置优先、资金保障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加强领导、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抓好“三农”工作,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奋力开创大通乡村振兴新局面。

靠前监督护航“三农”发展

为确保党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在乔利乡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落实落地,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纪委将“三农”工作作为监督重点,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强化监督问效,护航“三农”发展,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精准监督,抓好源头管理。镇纪委认真摸清各村(社区)耕地基数、产业种类、种子、农药、农械储备及采购情况,明确重点及薄弱环节,有的放矢进行精准监督。通过联合乡农林水利站,以种子、化肥为监督检查重点,严查政府发放惠农种子、农药流入市场售卖等违纪违法行为;采取“拉网式”排查乡农资销售门店,严打销售假劣产品和违规农药,从源头保障农耕安全。同时,走入“田间地头”,与种粮、蔗农、药材等养殖“大户”进行零距离沟通,了解农民春耕备耕难点,与相关部门沟通,提供技术、农资、惠农政策支持逐项打通农民农耕“最后一公里”,全力维护好群众“粮袋子”,保障粮食大丰收。

强化日常监督,紧盯主责主业。紧盯乱占耕地、耕地地力补贴发放等问题,成立2个督查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插现场,通过实地查看乱占耕地建房复耕复绿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核查耕地面积、查阅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台账、农户申报材料等资料,确保每一寸耕地都恢复原样,每一笔补贴都实实在在地发放到位。同时,积极运用联动监督机制,通过日常巡查、测绘核验、现场调查取证等方式全面摸底调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全力推进退桉还耕。督促相关部门定期通报整治进度,要求各村(社区)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该乡前共清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土地1050余亩。同时,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坚决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强化综合监督,提升协同效能。聚焦各村(社区)“三资”中公开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综合运用调研座谈、实地走访、入户访察、查阅台账等方式,对“三资”监管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持续加强对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农林水利站等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统筹保障职责,做好耕地保护、农耕物资供应、价格稳定、技术指导服务以及农资物品质量监管、涉农补贴发放等保障工作,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推进农业项目,全力支持“三农”重点领域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69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