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2023年基本农田新规定是什么?

基本农田新规定是:眼镜在农田上从事非农业项目、基本农田严禁种树或者搞绿化景观、毗邻公路的基本农田两项放宽标准、禁止破坏基本农田土层,倒卖土方、造鱼塘等等、基本农田上禁止搞果园,种植经济类作物,此时应当注意千万不要踩到政策红线。

2023年基本农田新规定是什么?

国家针对三农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稳步提高,尤其是随着粮价行情的持续上扬,在今年国家针对耕地保障方面已经出台了最严格的保障制度,涉及到农田耕地方面,有五项禁令规定,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踩到政策红线。

规定1:在农田上从事非农业项目;

在农田使用方面,《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有明确规定,农田只能涉及农业生产经营项目,任何非农化的项目禁止在农田上从事,而基本农田更是只能种植粮食作物,其他的任何使用都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规定2:基本农田严禁种树或者搞绿化景观;

这些年,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会面临到拆迁征地的相关情况,有些农民兄弟觉得,一旦拆迁征地,为了想多领到一些补偿金,就想在基本农田种点树苗或者种一些绿植获得补偿金。按照国家出台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基本农田是严禁种树或者是搞绿化景观,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获得相应的补偿金,甚至还会面临违反相关规定,受到一些处罚。

规定3:毗邻公路的基本农田两项放宽标准;

老道说:随着农村交通路网建设的持续深入,国家针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县乡公路的绿化带要少于3m其他道路应小于5m涉及到占用基本农田,必须要及时申请,如果超出标准的话,要进行整改,并且要恢复耕作。

规定4:破坏基本农田土层,倒卖土方、造鱼塘等等;

涉及到基本农田的保障方面,还有一项禁令,禁止任何人、机构擅自倒卖基本农田的土方,倒卖土方或者是挖池塘养鱼都是不行的,一旦出现这种行为,不仅要恢复原貌,还将面临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

规定5:基本农田上禁止搞果园,种植经济类作物;

在基本农田方面,国家农业提出基本农田只能种植粮食,而且在已经下发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当中也明确指出,严禁在基本农田上种植果树、种植经济类相关作物,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将责令限期恢复原有耕种,大家一定要清楚。

我国的基本农田是保障我国的人民的基本生活的重要内容,此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与基本农田相关的情形的时候,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基本农田的征收与补偿的权益。

三农工作基本政策

2019年起,国家对于三农出台了一系统相关扶持政策,包括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农村创业扶持政策、家庭农场扶持政策、林业扶持政策等等。

如农业方面有《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调整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的通知》等,创业方面有《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

1、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中央1号文件对进一步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4年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启动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组织召开农村改革工作交流会、完成改革试验项目中期评估,加大试验项目组织实施力度,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三大类19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97个县(市、区、旗、团场)。2014年,将继续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3、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政策

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

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交通不便或转运距离较远的,可就近分散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

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4年,农业部将进一步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使试点县规模达到300个,新增200个试点县,每个县选择2-3个主导产业,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中的带头人、骨干农民等。

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培训,重点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吸引和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5、阳光工程政策

2014年,国家将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以提升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为主要目标,对务农农民免费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系统培训。阳光工程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农广校、农机校、农业职业院校及有条件的培训机构承担具体培训工作。

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条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0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