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疫情防控第27场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政府疫情通报)
疫情防控第27场新闻发布会
4月9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27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4月8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自4月4日以来,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27例,其中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
4月8日新增的3例感染者,均为之前报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属于文登区某制革厂关联病例,在集中隔离点检测发现,保持社会面清零态势。本轮疫情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分秒必争、以快制快,推动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快速精准落实落地,经专家组研判我市疫情传播风险可控。
4月8日,文登区、南海新区完成了第四轮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经开区、临港区完成了第三轮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4月9日早上,文登区、经开区、临港区启动了新一轮检测。
为保障发生疫情区市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加大了各类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供应力度,物资保供点开启“白+黑”工作模式,抓货源组织、抓重点品类、抓统筹平衡,推出蔬菜包、肉类包、水果包等多种套餐。开辟了生活必需品物流车辆电子通行证审批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间,打通保供车辆物流堵点,进一步提升运输通行效率,确保市场、超市门店补货及时。加大防疫物资储备力度,按三个月需求量备足了口罩、防护服、消杀物品等日常防疫物资。目前,各区市、开发区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可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针对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不松懈,持续升级完善全流程闭环管控措施。人员管控方面,加强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等的管理,落实人员固定、集中居住等闭环管理措施,实行“N+7+7”轮休制,即N天封闭管理作业+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货物监管方面,加强进口货物监管,根据进口货物品种和数量,统筹设立集中监管仓,建立报备预约、静置期等制度,确保进口货物应报尽报、应管尽管。
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具有独特优势,疫情发生以来,组织中医药专家和医疗机构调配中药防疫汤剂,免费发放给隔离管控人员,累计配送中药汤剂、中药颗粒72.1万剂,筑起“未病先防”的防护屏障。
下一步,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加快加密加严、深挖细抠落实,精准防范输入性疫情风险,加快本土疫情处置进度,坚持不懈地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落到位,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开区连续4天没有新增病例,近期也进行过多轮重点区域人员核酸检测,目前经开区的疫情防控形势怎么样?下步还要采取哪些防控措施?
4月5日经开区发现2名无症状感染者以来,迅速开展流调摸排工作,对摸排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全部集中隔离,对环境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和全面消杀。截至目前,已开展的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结果均为阴性,连续4天无新增病例,疫情没有发生外溢和传播,总体形势平稳可控。同时,进一步完善“群众微信下单、商超集中配送、社区分发到户”的保供机制,开辟生育、就医等绿色通道,精准保障居民的各类需求。
下步,经开区将持续强化隔离人员管理,规范做好重点人群加密核酸检测,重点区域人员管控和环境消杀等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药店“哨点”作用,严格做好应检尽检工作,确保疫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针对目前平稳可控的防控形势,经开区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充分做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近期各地的疫情情况来看,进口非冷链物品管理是外防输入的重要环节,我市有些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事境外来料加工业务,围绕这项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据疫情传播出现的新特点,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进口非冷链集装箱货物专班牵头部门作用,会同工信、交通、商务、海关、邮政等部门严格落实“外防输入、人物同防”要求,加快推进非冷链监管专仓建设,做好“源头”管控。根据进口货物品种和数量统筹规划设立集中监管仓,确保应建尽建;每一家进口货物企业入仓前报备预约,确保应报尽报;进入威海境内的进口货物,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实施静置期制度,确保应入尽入;对集中监管仓实施政府统一管理,确保应管尽管,以实现进口货物、人员、环境全流程闭环管控。共在全市统筹建设11个政府监管仓、5个口岸监管仓、11个企业监管仓。截至4月9日,高区监管仓,临港区与物流园共建的监管仓,综保区、文登区、南海新区与威海机场共建的监管仓已投入运行,其他监管仓将按原计划于4月10日投入运行。同时,在工业领域,由工信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工业领域进口货物疫情防控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境外来料加工企业报备、静置、消杀、检测、员工防护等闭环管理措施,确保不出现漏洞。在建筑施工领域,由住建部门牵头,制定《威海市建筑施工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外来人员、外来物资、现场施工等各环节管理规范和要求。在商务领域,由商务部门牵头起草《关于做好商务领域进口货物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做好商贸流通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外资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
提醒从事境外来料加工业务的生产经营单位,做到“三严一加强”,即严格落实进口货物静置期制度,严格实施预防性消毒,严格按照有关消毒技术规范开展作业,加强接触进口货物人员健康管理。对违反进口非冷链货物管理的“九不行为”,将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处置。
★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到我市的快递都有所延迟,现在的快递业务恢复情况如何?时效性能否得到保障?
市邮政管理局积极配合各区市疫情防控部门推动寄递企业复工复产,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经指挥部专家组研究同意,市邮政管理局于4月1日下发了《威海市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产方案》国内版和国际版,并组织全市寄递企业进行线上宣贯,严格落实“五个不开工”原则。指导全市158家法人企业及分支机构做好复工前的准备,加大对场所、运输工具及邮件快件的消杀力度,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每日进行健康监测,确保从业人员健康安全上岗。目前,我市邮政快递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逐步处理疫情期间积压滞留的邮件快件,同时逐步恢复收寄业务。据统计,4月8日单日全市邮政快递企业收寄业务量为13.6万件,投递量为18.6万件。
快递行业属于全链条行业,涉及人员、车辆运输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疫情防控形势影响,都会波及整个链条上的运输处理能力。因疫情原因,部分高速公路路段封闭管控,部分处理中心和快递站点受疫情管制措施影响暂时无法正常运行,进出我市的快递时限有所延长,希望广大市民予以理解。下一步,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将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行业复工复产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有人说,现在肉比蔬菜便宜。这是因为在经历过一年左右的猪肉市场变化之后,猪肉的价格已经很低了。而在反复出现的疫情以及因为疫情导致的交通问题之后,蔬菜的价格越来越高。而且蔬菜非常不容易保存,在疫情期间大家居家,外出买菜的机会降低,就产生了较高的因为蔬菜烂掉造成的经营成本。
首先,上海疫情导致抢菜的消息,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即便上海的蔬菜价格已经高到了离谱,但是因为必须要吃菜,所以大家关于抢菜的热情依旧高涨。
那么为什么交通如此便利的上海,会出现抢菜危机呢?这是因为交通和疫情管控的关系,蔬菜的运输出现了问题。黄瓜、蒜薹、菠菜等蔬菜的价格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点。
即便排除疫情和交通的因素,每年这个时候的蔬菜价格也会上涨。同时,蔬菜价格上涨其实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而不仅仅是某个城市。第一季度气温偏低,即便是在南方,蔬菜水果的产量在这个时候也都是比较弱的。而北方更是遵循了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所以在春季时,更加需要南方蔬果的支援。
除了疫情的关系之外,其实战争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也是交通成本较高的关键。我们都知道,现在石油的价格已经突破了9元,达到历史新高度。
较高的货运价格,使得运输成本增加,被商家加在了蔬菜销售的账本里。蔬菜最终的出售价格,也会因为成本的增加而提高,这是市场销售的必然规律。
所以,有人笑称现在我们的“菜篮子”越来越重了。不仅仅是因为一次性要囤好几天的蔬菜,还因为这些蔬菜,都是用更多的钱去换来的。所以对蔬菜涨价这个事情,其实大家也应该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习以为常。不过今年通货膨胀非常厉害,物价会持续上涨到什么时候,谁都难以预料。
尤其是“反复无常”的疫情,令人们的生活似乎蒙上了一层阴霾。疫情地区的人们都在居家办公,尽可能地获取一些收入,满足日常开销。即便已经如此艰难,蔬菜价格上涨,也是无法抵御的现实状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0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