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写出顾客自己去点蔬菜根部就要用双倍价格是否合理
是。超市里的蔬菜,去根和不去根的价钱是不一样的,去根和不去根要贵些,超市规定写着顾客自己去点蔬菜根部就要用双倍价格,是合理的,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记者调查:北京各大超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回落明显
疫情仍然还在持续,虽然已经得到非常好的控制,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石家庄等地区疫情出现非常严重的反扑迹象。虽然已经将十几个村庄,大约2万多人进行异地搬迁隔离,但是仍然不能放松警惕,毕竟曾经武汉的疫情是非常严重的,呈现出全国性扩散,虽然这次发现较为及时,所以就更加应该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之中,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一旦一些人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对其他人的健康也不负责,随便乱逛,如果他是被确诊的病例,很有可能会导致周围的人受害,就比如沈阳的一位从韩国回来的大妈,就因为随便闲逛导致沈阳甚至出现了疫情战备阶段,很多商铺不得不关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多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及时去超市购买蔬菜水果和一些粮食,尽量不要多出门,毕竟超市也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去往超市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进门和出门需要用消毒液对全身进行消毒,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一些人发国难财。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一位李女士反映自己去超市购买蔬菜的时候,商家竟然当着顾客的面更换菜价的标签直接宣布涨价。这让很多人认为此人有发国难财的嫌疑。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发国难财。就是公开与人民为敌,比如在疫情期间明明有些超市有很多口罩,但是他们就是选择囤积下来,等到价格上涨到一定时候再进行出售,这种是属于发国难财的,还有当人们去抢一些感冒药的时候,一些药店也将这些药品囤积下来,最终进行出售,这种也是发国难财,而对于蔬菜涨价一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
首先现在是临近春节期间,肉类和蔬菜涨价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由于疫情出现反复,运输成本确实也是有一定的上涨,这些都最终影响到蔬菜价格的上涨,而且据一些人了解,这家超市蔬菜涨价并不是特别明显,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这应该不属于发国难财,只是正常的涨价。
至于为何那么多人对此表示反感?因为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任何风吹草动都显得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听说很多不良商家进行恶意抬高价格的时候,所以难免对商家的正常涨价行为有所怀疑。当然如果认为商家涨价不合理,也可以打专门的电话,会有人进行调查,国家是严厉打击这种行为的,甚至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
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总台记者管昕纪乐乐)为做好北京今冬明春蔬菜等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北京市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有效组织调度货源,稳定市场供应。北京的多个批发市场被免除全部蔬菜和五大类水果的进场交易费,为期四个半月。
总台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各大超市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回落明显。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李女士每天一早都要到家附近的超市采购当天新鲜的蔬菜。她告诉记者,和几天前相比,这两天蔬菜的价格下降明显。李女士说:“价格下降了,很明显!就说菠菜吧,前几天我看有的是(每斤)11元、10元,我昨天买的是5.98元。要说跟去年相比还是略高,我看绿叶菜近些天价格是下降的。”
4日上午,记者在李女士家附近的一家超市看到,超市贴出的菠菜价格是每斤4.99元,香菜每斤9.9元,盖菜每斤5.99元,叶生菜每斤7.99元,大芹菜每斤4.48元。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三天,超市的蔬菜供应充足,部分菜种价格回落明显。
蔬菜销售终端的价格回落,来自大型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的增加和批发价的回落。
记者在北京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走访时发现,菠菜、油菜、茴香等蔬菜价格与几天前相比都出现了大幅度回落。新发地商户田在利告诉记者,他的菜来自河北,他经营的茴香现在的价钱是每斤3.5元,跟十天前相比,降幅近一半。田在利说:“(茴香)十天以前是(每斤)8元左右,现在是3元左右。10天以前下雨下的,菜少,就涨钱,涨到8元左右,现在不下雨了就便宜了。”
丰台区李女士家附近的太平桥综合市场(总台央广记者管昕摄)
记者在新发地市场蔬菜交易区看到,大车排得整整齐齐,货物满满当当,交易活跃、车来车往,秩序井然。新发地市场数据分析师刘通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价格涨幅比较大的蔬菜,近日降幅明显。
刘通介绍:“比如小菠菜,前一段时间新发地市场小菠菜的批发价钱在7元至7.5元之间,现在小菠菜的批发价钱回落到2元一斤。一周之前小油菜的批发价在2.5元至3.5元之间,最近两天小油菜的批发价下降到1.2元至1.8元之间。”
但刘通也表示,价格回落的蔬菜生长周期较短,目前仍有部分生长周期比较长的蔬菜,由于供应补充周期长,所以价格仍然处在高位,造成蔬菜总体价格比去年同期要高出50%左右。
刘通说:“也有一些蔬菜生长期比较长,要想把供应补充上来用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现在价格还处在高位,使得市场现在的价格和去年同期比仍然有将近50%的涨幅,和去年同期比涨幅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据介绍,冬季蔬菜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开始陆续上市。冬季蔬菜其实在生产过程当中也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但是影响比秋季蔬菜相对要小一点,预计冬季蔬菜供应状况会比秋季蔬菜更好。目前,冬季蔬菜还没有大批上市,价格暂时还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还会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
刘通说,为保蔬菜供应,北京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带来的成效已经显现。“北京市商务局、发改委还有财政局出台了一个政策,使得批发市场减免进场交易费。比如新发地市场的进场交易费大概是1吨收40块钱,平均是1斤菜收2分钱,减免进场交易费对商户确实能够降低一些运营成本。实际上就是鼓励商户尽量把蔬菜运到北京来。”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段时间出现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天气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和秋冬季节轮作期南菜北运、油价上涨、疫情防控等因素有关。近期各地都加强了蔬菜供应的调度力量。戴中久说:“包括组织产销对接,组织南方蔬菜往北方调运,各大批发市场、连锁超市都开辟了大量进货渠道,多方进货,满足了市场总量的供应,总量平衡之后,价格就开始回落。”
戴中久表示,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如果冬季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且物流对农产品运输没有较大影响的话,今年的蔬菜价格趋势会比较稳定。戴中久说:“现在供应是有保障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今冬明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各地也做好了应急准备,一旦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包括我们协会都会动员会员单位积极应对,保证市场供应,保证价格稳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3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