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的故事500字
东汉末年,汉桓帝年幼,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权力落在十常侍手中。他们卖官害民、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终于在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发了席卷中原的黄巾起义。汉灵帝命地主豪强领兵镇压,各州募兵守备。
招兵告示张贴在涿县城门口。围观群众中,有一位红脸大汉,他叫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在家乡杀了豪强,流落到涿县,以卖绿豆为生。人群中还有一人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
一个黑脸大汉见了,向叹气的人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反在此长叹,何为大丈夫?”那个叹气的青年名叫刘备,本是汉室宗亲,幼年丧父,跟母亲流落涿县,靠编席贩屦糊口。
黑脸大汉名叫张飞,在本地开肉铺,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他常将卖不完的猪肉放在一口井里,盖上磨盘,谁能挪开此磨盘,可以任取井中肉。
有人到张飞的肉铺来买肉,伙计却拿不出肉,关羽走过来将磨盘挪开,尽取井中猪肉分于众人。张飞得知,想和关羽分个高下,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被一旁的刘备拉开。
在张飞家中,刘关张三人畅饮叙谈,尽意气相投,言行相依,于是找了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
1、刘备
刘备(161—223),字玄德,号汉昭烈帝,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汉族,涿郡(今河北省涿州)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
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胜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蜀汉(又称季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2、关羽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冠三军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
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曾为寻兄千里走单骑,不忘恩而华容释曹。219年水淹曹操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3、张飞
张飞(?—221年),汉族。字翼德(正史中是益德,演义里是翼德),涿郡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当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_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221年被部将范强、张达刺杀。
百度百科——刘关张
相信大家对桃园三结义这一出自《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并不陌生,他用第1章便写明了关羽、刘备、张飞非亲兄弟的兄弟真情。他们之所以能够结为兄弟,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想在那个乱世之中有一番作为,他们心心相惜,而刚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们就在桃园之中歃血为盟,结拜成三兄弟。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要遇到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是非常困难的,而他们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之下认识了对方,自然是顺应天意,走到了一起。
其中张飞是一个非常鲁莽,粗鲁,然后容易冲动的人,虽然他是一个粗人,但是他却是一个不拘泥于小节的人,也因为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束缚着他,所以他说话比较的直,人也非常的豪爽。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十分的真诚的,他对于刘备也是十分的忠心。而刘备对人十分的宽厚仁善,而且他也是比较的具有谋略和智慧,善于用人,礼贤下士,年轻的时候他喜欢四处结交朋友,所以他为人也非常的豪爽,对朋友很正常,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都愿意追随在他身边。而关羽是一个正义凛然,无惧无畏,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他骁勇善战非常的能打仗,所以他也是一个性格非常豪爽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三个人当中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同时也有一种英雄惺惺相惜的即视感,所以他们三个能够结拜为兄弟也非常的正常。
英雄与英雄之间从来都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所以他们就用最直接的方式选一个桃花浪漫的时节,在那个地方结拜为兄弟,这是最真诚的表达。他们不仅仅造就了一段佳话,也是令我们没有找到知己的人羡慕不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5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