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抗震的等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亲~,地震时低楼层会更安全,更易逃生。房屋在建设的时候会考虑到房子的抗震性能,如果是地震易发地区,在建设房屋的时候通常都不会建很高的房子,并且会更多的考虑房子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
房屋抗震要求
国家规定了房子抗震等级。
等级确定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
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3)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6)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按国家规范,房屋的设防烈度为7度,就是说至少能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抗震度数和地震的里氏级数不一样。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
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地震时低楼层会更安全,更易逃生。房屋在建设的时候会考虑到房子的抗震性能,如果是地震易发地区,在建设房屋的时候通常都不会建很高的房子,并且会更多的考虑房子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
6~9度。
高层一般是框架结构,多层一般是砖混结构。从结构本身来说框架比较牢固,但填充墙不如砖混结实。再者,抗震主要看设计的设防度数,一般是七度。
高层建筑为框架剪力墙,小多层指9-15层建筑一般也是框架剪力墙结构,6层以下多为砖混结构,目前玉制板几乎没有了.从建筑上说都是合法规的,北京要求楼房的抗震指数为8度6级,都是达标的。
扩展资料
农村房屋抗震的基本要求:
1、不宜在软弱土层、可液化土层、河岸、湖边、古河道、暗埋的滨塘或沟谷、陡坡、松软的人工填土,以及孤突的山顶或山脊等不利地段建房。
2、场地选择要恰当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层密实、均匀或稳定基岩等有利的地段。
3、不应在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以及有活动断裂、地下溶洞等危险地段建房。在此类危险地段上,即使把房屋建得很坚固,一旦遭受地震灾害,轻则墙倒屋塌,重则会造成毁灭性灾难。
4、地基要做牢做稳在软弱土层等不利地段建房,基础沟槽必须宽厚,槽底均匀铺设灰土层并分层夯实后,用水泥浆砌砖或石料混凝土做好基础,还可用加桩等技术加固地基。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应设置大脚,预防不均匀沉降。如果是建楼房,应设置地圈梁,以防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5、在盐碱地地区建房屋,应加强基础防潮、防碱、排水等措施,防止碱潮的腐蚀作用,以避免降低强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6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