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PPI是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
1、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2、PPI: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扩展资料:
CPI的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百度百科—生产价格指数
百度百科—消费物价指数
不少人初听“预制菜”这个词会蒙圈,提到“半成品菜“、“方便菜”就会恍然大悟。5月9日、10日,南都记者走访广州市内盒马、永旺、苏铂等多家商超发现,上架的预制菜琳琅满目,既有冷冻区的水饺、包子、糕点等,也有冷藏区的水产、烧烤、卤味、小炒类等预制菜,还有去皮切好的食材和汤料真空包装产品。
比如盒马就打出“工坊半成品菜 五分钟做出餐厅味”的招牌,预制菜逾百种,仅小炒类预制菜就有10种,如小炒黄牛肉、脆笋炒五花肉、春笋煮嫩鸭等。记者看到,每道预制菜产品统一餐盒包装,通常以肉类为主料,辅料有辣椒圈、蒜粒、葱等,以及调料和油包等。主料和辅料均真空包装,烹饪时间从3-10分钟不等,保质期在4天左右。除了文字配以烹饪方法外,还附上二维码可观看烹饪视频。
在永旺,预制菜则有卤猪耳、黑椒牛肉、麻辣小龙虾等,其中卤味预制菜受到顾客的欢迎,多名顾客停留货架区翻看产品外包装。
商超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预制菜。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在预制菜货架前停留,且愿意购买预制菜的多是年轻上班族。顾客陈先生称,他平时爱买卤猪耳,疫情期屯了不少卤味在家,“买回去不用热,切好就吃。”顾客黄**则买了一包真空包装的去皮板栗,“不用自己另外削皮,省事。”
相比之下,老年群体普遍对预制菜并不“感冒”,一位自称从不买预制菜的市民陈女士认为,预制菜价格高,她更习惯去菜市场买回来做,吃起来更放心。也有市民担心预制菜的食安问题,部分预制菜可在冰箱-18 条件下保存至少12个月,市民冯先生担心,这样会不会让营养流失并且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有商超销售人员坦言,水煮牛肉、酸汤肥牛等预制菜主力消费者是大学生和上班族,大家庭买的很少。她拎出一袋水煮鱼片,算了笔账:这份350克的预制菜售价近30元,性价比并不高,“去菜市场20元买一条两斤重的鱼,加点辣椒煮出来,又新鲜分量又多。”该款预制菜包装外无法看到食材,但外包装热辣诱人,“适合想吃又不会做的人。”
而在线上平台,预制菜销售更加火热。盒马工坊广州区域负责人林可表示,以广东为例,目前盒马预制菜商品的单价分布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消费者主要以小家庭居多。预制菜的线上销售情况优于线下,“整体来说线上占比60%,疫情防控期间需求更高。”日常小炒类的预制菜比较受欢迎,小炒黄牛肉、红萝卜竹蔗汤料包最受广深消费者欢迎。
朴朴则将方便菜分为轻食沙拉、卤味凉拌、速食火锅等12大类,一款水煮牛肉的预制菜受热捧,评论多达1.3万,好评率高达99.82%。网友们还发挥创意,根据个人喜好给预制菜加料,“加了鱼片进去做双拼,再加粉丝、土豆、黄瓜等自己喜欢的配菜……完美!”
端上桌的预制菜。
虽然部分预制菜好评率很高,但仍有不少买家网友对预制菜的出品不稳定进行了诟病,“攸县香干没有之前好吃了,辣椒蒜末少了一半”“这次肉片切太厚了”“这次收到的,明天是最后一天保质期”……
市民林**原本是烹饪小白,后来试着线上买预制菜做了一款蒜蓉小龙虾,上桌后家人赞不绝口。那以后,只要没空做饭或家里来了客人,林**都会买预制菜来做。作为预制菜“粉丝”的她,也注意到预制菜出品不稳定的痛点。据她介绍,以小炒黄牛肉为例,某电商最初推出时采用实打实的菜籽油、新鲜嫩滑的黄牛肉、又细又嫩的土芹菜,“炒出来真香”。后来随着消费群体增大,经常出现断货,现在该预制菜明显品质不如以前——菜籽油不纯、黄牛肉老而柴、芹菜老粗……但从外包装看不出丝毫变化,价格反而涨了近10元。
预制菜持续火热的同时,催化产业的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相关预制菜企业数量增长明显。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在营状态的企业名称或其经营范围内包含预制菜的企业数量约为6.77万家,其中2020年新增企业最多,增速为20.81%。近五年,年度注册增速平均19.3%,呈稳定增长。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3921家,增速6.2%。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这块“大蛋糕”吸引众多企业前来瓜分,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预制菜品牌百强榜》显示,上海的上榜品牌数量位居首位,一共有18家品牌上榜,代表企业有正大、新雅;其次是广东省,一共有10家品牌上榜,代表企业有国联水产、广州酒家。
除了资本的大量涌入,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政策引导预制菜行业 健康 发展。今年1月以来,已有广东肇庆高要、湛江和山东寿光、潍坊诸城四地公开表示要建设“预制菜之都”。广东已将预制菜上升为省级重点发展产业,发布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措施。3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简称“预制菜十条”),力争五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将地方特色带到全国各地,也是预制菜的发展方向。在过去,大多数本地化商品、地方小吃、餐饮小炒,由于生产条件、供应链的局限,只能留在当地,成为本地人口口相传的 美食 。“随着食品工业和物流运输的发展,通过中央厨房生产、冷链物流运输,将地方特色带到全国各地,是预制菜的一个发展方向。”盒马工坊广州区域负责人林可认为,“做面向消费者的预制菜商品,就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再根据这些需求和商品匹配到适合的工艺、选择更优的原材料。这个过程是预制菜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
商超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预制菜。
仍处于草莽阶段的预制菜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因缺乏行业标准,也产生诸多痛点堵点。2022年4月1日,中国烹饪协会宣布,由广东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批准立项并进入公示阶段。国联水产表示,此次申报的《预制菜产品规范》对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农药残留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引导企业步入科学管理和标准化轨道。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宣传部负责人欧连维表示,“预制菜不是个新鲜事物,已经在餐厅、食堂等B端渠道盛行多年,目前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多元化和疫情催化,逐渐走进消费市场”。从前景上来看,目前预制菜的市场渗透率在我国还很低,有报告显示也就在15%左右,和成熟市场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随着市场渗透不断扩充,未来前景广阔。
他指出,“中国预制菜行业仍处于萌芽发展的初期,虽有着蓬勃生长的良好预期,但市场尚未形成成熟业态”,其行业痛点可归纳为产业入门门槛低、标准不完善,质量参差不齐;菜品研发和供应链及工业预制化能力、商品化能力不够高效匹配,同质化严重;同品类产品价格差异大,差异来源不明晰;冷鲜物流配送成本高,时效性在不同区域具有不确定性等等。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采购诉求主要体现为安全、美味、实惠、便利、丰富五大要点。然而消费者对市场中同名同质化产品缺乏辨别,对产品场景需求应用标准缺乏判断,对产品是否具有营养价值、符合国民膳食需求缺乏认知,因此,消费者往往不知道从哪里选购优质优价、合乎心意的预制菜产品,更无法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他表示,“针对产销两端的问题,联盟及联盟研究院会结合预制菜行业现阶段自身特点,建立起科学、权威、专业、便捷的预制菜消费者评价指数体系”,旨在通过数字化、透明化、清晰化的评价指数,从产品原料端到加工端再到消费者体验端,推进全链路可追溯,各环节可量化,各指标可评级的标准体系,为消费者建立起从源头到消费的信任感,真正让 健康 美味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7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