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_殖的产品在生活中需求极大,而且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在医学方面,蜜蜂养殖产品中有用的是蜂蜜、蜂王浆、蜂毒,这些蜂产品可以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在农业方面,蜜蜂可以传授花粉,一方面促进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养蜂人的经济效益;在工业方面,蜂蜡、蜂胶等蜜蜂养殖产品可以用于加工产品。因蜜蜂养殖有如此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现在蜜蜂养殖户越来越多。1 蜜蜂养殖基础管理1.1 蜂场选址蜜蜂养殖场所的选址应为背风、通风良好、阳关充足、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这样有利于保持蜂巢温度、湿度适宜。从蜜蜂喜欢的生活环境考虑,蜂场选址还应考虑蜜蜂蜜源距离蜂场的远近,一般来说蜜源应考虑四季都要有新开的花卉、农作物花粉等植物为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不能单一考虑一个季节或者一个季度,蜜源距离蜂场的距离为3 km以内为最好。1.2 养蜂工具的准备养蜂工具首先需要准备蜂箱,蜂箱需要准备的数量在10~16个,养殖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减蜂箱数量,蜂箱准备好后需要检查蜂箱的密封性,蜂箱里面是否干净、有无异物,一旦发现有异物需及时清理干净,并对蜂箱进行消毒。准备好蜂箱后还应准备割蜜刀、摇蜜机、蜜蜂喂食器具、喷雾器等。养殖蜜蜂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有时养殖户需要进入蜂箱对蜜蜂进行检查或喂食,所以蜜蜂养殖户还要准备几套防护服、防蛰伤面网,防护服密封性要好,而且要将人身体从头到脚包裹进去,佩戴防蛰伤面网时要注意防护服与防蛰伤面网密封性,确保养殖者自身安全。1.3 日常饲养管理蜜蜂日常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定期进入蜂箱检查蜜蜂是否有患病虫害的危险,蜂王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二是在蜜蜂缺乏蜜源时要进入蜂箱给蜜蜂定时喂食。蜜蜂病虫害对蜂群的影响非常大,对于蜜蜂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而预防蜜蜂病虫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定期检查蜂箱,检查蜂群整体身体状况,有无异常死亡、精神萎靡等非正常情况发生。还要检查蜂王身体状况是否健康、精力充沛、产卵能力有无异常等情况,确保蜂王的健康才能确保整个蜂群的活力。在日常饲养中还应密切观察周围蜜源是否充足,有时由于受到雨水或季节异常变化的影响,蜜蜂可能会出现缺乏食物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蜜蜂养殖户应及时给蜜蜂喂食,喂食蜜蜂时要采用经过灭菌处理的花粉,喂食时间应在夜间,喂食时间以间隔2~3 h最好。2 蜜蜂养殖的季节管理重庆市荣昌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在1 099 mm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7.8 ℃。而适宜蜜蜂生活的温度是20~25 ℃,由此来看重庆市荣昌区气候很适宜蜜蜂养殖,只是气候相对湿润要做好通风、排水工作。2.1 春季蜜蜂养殖管理春季蜜蜂养殖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蜜源,因为春季大多数花卉和农作物没有到开花时节。在春季蜜蜂养殖户应及时给蜜蜂补充食物,避免蜜蜂因缺乏食物而出现死亡、生病等情况。春季是蜂王产卵的高峰期,此时应注意蜂王的身体状况,并按时补充食物供蜜蜂采集,以保证蜂群质量和数量,还要定期打扫蜂箱卫生,保证蜂箱干净,避免蜜蜂病虫害的出现[1]。2.2 夏季蜜蜂养殖管理重庆市荣昌区夏季高温多雨,所以要做好蜂箱的降温、排水工作。对于蜂箱的降温,可以采用在蜂箱周围加遮阳网或者将蜂箱移动至阴凉地方的方法,高温环境中蜜蜂会缺乏活力,易生病。蜂箱一定要保证排水通畅,若发生连续降水,蜂箱内不得有积水,积水不仅会改变蜂箱内温度,还会使蜜蜂溺死。夏季开始蜜蜂蜜源充足,可以减少或取消人工喂养,但夏季可能会存在农药使用情况,所以要密切观察蜜源区农药使用情况,避免意外发生。夏季蜂王产卵能力下降,此时要注意更换精力充沛的蜂王,保证蜂群的活力。2.3 秋季蜜蜂养殖管理秋季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季节,在秋季蜜蜂养殖工作主要是定期打扫卫生,防治病虫害,并为过冬储备饲料,准备好蜜蜂过冬期间人工喂食的花粉,并要做好花粉的消毒工作,避免蜜蜂生病。秋季仍然有农药使用的危险,所以养殖户要做好对蜜源区花源的巡视工作,若发现有使用农药迹象要积极采取措施。2.4 冬季蜜蜂养殖管理重庆市荣昌区冬季温和湿润,蜜蜂养殖的主要工作是保持蜂箱内温度适宜且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在天气较好、温度适宜的天气,可以将蜜蜂放出来,让蜜蜂自己活动,增强体抗力,避免长期不活动造成蜜蜂身体素质下降。冬季还要做好蜂箱的消毒工作和卫生打扫工作,任何季节都会有蜜蜂病虫害发生,对于病虫害都是预防为主,所以对蜂箱日常管理要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2]。3 蜜蜂养殖病虫害预防与治疗3.1 美洲幼虫腐臭病该病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会导致蜜蜂幼虫体腐烂,该病发病时患病蜂群蜂盖子脾颜色变深,表面湿润,观察会发现有针头大的穿孔,蜂房盖下陷,患病幼虫腐烂后有鱼腥臭味[3]。该病预防措施是在越冬前做好蜂箱消毒工作,喂养蜜蜂的饲料要买合格正规且经过消毒的产品。一旦发病,要及时更换蜂箱,并使用保幼康及时治疗。3.2 欧洲幼虫腐臭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早春、晚秋低温季节,会造成蜜蜂幼虫体腐烂,患病蜜蜂体色呈现苍白、**、深褐色,幼虫腐烂后有酸臭味。对于该病预防主要是增强蜜蜂蜂群抵抗力,如更换活力较好的蜂王,喂养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饲料等。一旦发病,可用链霉素治疗。3.3 囊状幼虫病该病多发于春夏之交,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对蜂群具有很强的毁灭性,且该病具有反复性,需要彻底治疗。该病发病时,死亡虫体头部上翘,肤色呈黄白色,尸体无臭味、无黏性。该病预防措施主要是选高质量的蜂王,提高蜂群的整体抵抗力,喂养的饲料加强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蜂群抵抗力。一旦发病,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治疗,也可用抗病毒862等药物治疗。3.4 蜜蜂孢子虫病该病多发于春、夏季节,属于慢性传染病,发病初期无比明显症状,病至中后期会出现蜜蜂呆滞或不安,体色暗淡,蜜蜂瘦小虚弱,失去飞翔能力有时伴有下痢。该病的预防主要是严格地消毒蜂箱和使用优质饲料喂养,消毒时可采用4%福尔马林进行消毒,也可在日常饲料进行预防性喂药。孢子虫对酸性很敏感,一旦发病,可给蜂群为酸性饲料。4 结语蜜蜂养殖的管理技术是一种较为细致的工作,从基础管理到分季节管理,到防治蜜蜂病虫害,只有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好,才能保证蜜蜂养殖的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蜜蜂养殖可以创造最大经济利益。来源:南方农业·中旬
1、生活习性:具有寡食性、群居性、筑巢性和社会性。2、社会结构:蜂王是繁殖者,雄蜂负责与蜂王交尾,工蜂是劳作者。3、生长发育:蜂卵、幼虫、蜂蛹、成蜂。4、基础工具:蜂箱、巢框、巢基等。5、养殖条件:要求蜜源丰富、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6、养殖技术:要保证王优、群强、蜜足,越冬越夏需注意保温与防暑。
一、蜜蜂的生活习性
1、寡食性: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和花蜜在内,花蜜被吸入蜜囊时混入上颌腺分泌物——转化酶,通过反复制作蜂蜜汁的风蒸发水分,加速转化和浓缩到蜂蜜完全成熟。
2、群居性:蜜蜂过着群体生活,但蜂群与蜂群之间没有串联,集团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有蜂后、1万至15万工蜂、500至1500只雄蜂。
3、筑巢性:蜜蜂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场所、时间和巢结构多样,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种类以自己分泌的蜡作脾,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等。
4、社会性:蜜蜂群居生活,群体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有蜂后(有些例外情况有两只蜂后)、1万至15万只工蜂、500至1500只蜂、三型蜂各司其职。
二、蜜蜂的社会结构
1、蜂王:蜂王是蜂群的繁殖者,蜂群内的所有个体都是产卵发育的,通过自己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控制蜂群次序,但实际上不领导蜂群,在蜂群中的作用是繁殖后代。
2、雄蜂:雄蜂是未受精卵发育的蜜蜂,专家与处女蜂王交配繁殖雌后代,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产卵后,雄蜂成为蜂群中的累赘,被工蜂咬死或赶出巢外冷死或饿死。
3、工蜂:工蜂是蜂群中繁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蜂,是蜂群中最主要的种类,同一蜂窝中的工蜂根据年龄分为保育蜂、筑巢蜂和采集蜂三种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
三、蜜蜂的生长发育
1、蜂卵:香蕉形、乳白色、卵膜透明,稍微细一点是腹末,稍微粗一点是头。蜂王产下的卵子,稍微细一端是巢房底部,稍微粗一端朝巢房口,卵内胚胎经过三天发育孵化幼虫。
2、幼虫:白色蠕虫状,最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成长,虫体伸直,头朝向巢穴,用工蜂饲养,受精卵孵化的雌性幼虫不断饲养大量蜂王浆就会成为蜂王。
3、蜂蛹:幼虫6天后用蜂窝封住蜡盖,蛹期主要改造和分化内部器官形成蜂窝的各种器官,逐渐呈现头、胸、腹三部分,附肢也露出,颜色由乳白色逐渐变深。
4、成蜂: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盖,羽化成蜂,刚出家的蜂外骨柔软,体表绒毛柔软,体色浅,不久骨硬化,四翅伸直,体内各种器官逐渐成熟。
四、养蜂的基础工具
1、蜂箱:蜂箱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其规格大小不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养蜂者可以向养蜂者购买他人使用的蜂箱,也可以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
2、巢框:巢框是木制的框架,可以固定巢基,使蜂建成巢脾,严格要求规格。否则,巢框不能在各蜂箱之间交换,给养护管理、养蜂机器的应用等带来很大的麻烦。
3、巢基:巢基是人工制作的蜂巢房基,为蜂建造巢脾基,主要有蜡制巢基和塑料巢基两种,目前养蜂人主要用蜡制巢基,分别用于中华蜂和西方蜂。
4、蜂帽:蜂帽是养蜂者的保护工具,主要是防止养蜂者头部和脖子被蜂蛰的工具,形式多种多样,但制作的原则是保证轻便耐用,视野清晰。
5、蜂扫:蜂扫是刷蜂的专用工具,主要用于清除附着在巢脾上的蜂,一般要求蜂刷柔软适度,不能伤害到蜜蜂,所以最好用马毛和马尾做。
五、蜜蜂的养殖条件
1、蜜源丰富:蜜源是蜂群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在距蜂场5公里以内一年至少有1、2种大面积的主要蜜源植物,同时还需要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植物。
2、气候适宜:蜂场要求背风向阳,地形干燥,不积水,气候小,阳光充足,高寒山顶,经常出现强气流的峡谷和容易积水的沼泽、荒滩等地不得设置蜂场。
3、水源充足:蜂场周围需要清洁的水源供蜂蜜采水,但不得靠近水库、湖泊、河流。蜜蜂和蜂王交叉时不要被大风淹死,污水源附近也不能设置蜂场。
4、环境条件:蜂场交通便利,远离铁路、工厂矿、学校等喧闹环境,尽量远离夜光充足的场所和高压线等,同时养蜂场周围蜂的敌害(老鼠、胡蜂)少。
六、蜜蜂的养殖技术
1、王优:蜂群繁殖的速度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迅速发展,能维持大群,蜂群采集力强,工作积极,分蜂热少,产量高。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蜜蜂强群从蜜蜂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防止病虫害的侵入,安全地越过夏天过秋天。
3、蜜足:巢内贮藏蜜足以使蜂群在野外蜜源不足时渡过难关,巢内缺乏蜂群感到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止产卵,盗蜂或逃跑。
4、新脾:蜜蜂喜欢新脾,讨厌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新脾产卵,而且繁殖快,养殖的蜂身体健康,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
5、密集:蜜蜂喜欢密集,必须始终保持蜂脾一致。冬天密集的群体势头可以帮助越冬,流蜜期密集的群体势头可以使贮藏蜜快,成熟快,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越夏:夏天蜂箱应放置在遮阴和有水源的地方,或者放置凉棚,在巢门附近放置饮水器,在炎热的中午向蜂箱和场所喷洒适量的水,扩大蜂路和巢门,同时做好防雨工作。
7、越冬:冬天外部蜜源越来越少,蜜蜂收集越冬食材越来越困难。此时,除了做必要的保温工作外,人工补充越冬饲料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补充糖水和少量粉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7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