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穷人没有生活,只是活着”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不同意这个说。因为生活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这个问法,很容易让人有苦涩的认同感。苦涩是因为穷人只能活着,谈不上去享受生活。认同感是大家想想自己的处境,好像是在形容自己和身边的人。 但是我完全不认同这种锚定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活,不能红酒、咖啡、豪车、别墅、高尔夫就是生活而其他的就不是生活。一个公允的价值观是认同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排斥另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的 社会 为所有人提供了 按照自己生活方式去生活的可能,你不去上班你可以自由职业,能养活自己、有发展空间就好,不是有个工作就好。你愿意独身,你不比让别人认同你,你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现在 社会 我们都在找同类,你的兴趣、爱好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欢。不比在乎所有人的感受,去做自己就好。
所以,活着还是生活看自己的喜好,不要以别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书读杂了的呈昀
穷人没有生活,只有活着,这句话非常对。
我邻居赵姐俩口子下岗之前单位一直发不上工资,生活过得只剩为了活命,现在俩口双下岗,又没本钱做生意,又不能在家等饿死,没有办法,赵姐想包饺子卖,找人借钱买了一辆平车,于是每天俩口推着车带上锅碗桌子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一家四口走上街头摆摊卖起水饺来。
可是,生意出奇的淡,有一天西北风呜呜的刮着,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疼,孩子也冻哭了,这么冷的天哪有人出来吃饭啊,直到收摊一分钱也没见,赵姐丈夫啤气上来了,把摊子上锅碗摔得稀巴烂碎,赵姐搂着吓得直哭的孩子默默地流着泪。
后来,赵姐丈夫去打工了,赵姐的孩子没人带,她只能在家帮人刷啤酒瓶子顺便照顾孩子,家里全指她男人打工嫌的血汗钱养活一家四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样的情况大家都可以想象他们家活得有多难。
赵姐说,一次她给孩子1元钱打醋,结果,别人多打了1元钱,孩子回家找她爸要这1元钱,她爸打了她,因为这赵姐和她丈夫吵打了一架,赵姐和我说,你没有穷过,你不知道穷人的日子很难过,是的,穷人光是活着就己经拼尽了全力。
如果按照***人的观点分析这句话,那绝对是反动透顶!在中国这个 社会 大多数还是穷人,穷人为这个 社会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竟然如此贬低他们,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等于说穷人就不是人了。
当年毛主席领导穷人闹革命,改天换地打下了红色江山,我们的红旗是穷人的鲜血染红的,到如今一些穷人的后代刚吃了几天饱饭过了几天好曰子就忘了初心了,真是昨天放下讨饭棍,今天就把穷人恨,背祖忘恩是要遭报应的。
穷人也是人,穷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在某些农村中,虽然只剰一些留守老人,但是他们还过着人情 社会 的生活,每年春运的人流潮就是穷人人情味的写照。倒是所谓上流 社会 的生活充满了乌七八糟的低级趣味,不信你看看富豪与明星圈,尽是一些卑劣的丑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是他们的生活不是纯粹人的生活。
当今 社会 舆论与媒体,都有一种打压穷人的倾向,这是一种激化矛盾的危险行为,学生看不起为自己当牛做马的穷父母,富豪看不起当年一个战壕的穷战友,全 社会 都在鄙视穷人,难道要把穷人逼上绝路吗?
穷与富是对比出来的,现在的穷人大多数生活巳经比过去的地主还强的多,但是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更大。但愿精英的领导们能够从上而下的治理还种恨穷人不死的反动言论,不要再让他们成天胡说八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7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