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主粮是什么
中国三大主粮是稻谷、小麦和玉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博士在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时说,未来10年,我国三大主粮(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预计将保持较高水平。
食用油生产预计将稳步增长,进口将有所下降,未来大豆进口仍有增长,但进口增速将明显放缓;肉类进口预计将持续增加;奶类进口将继续增加。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三大主粮中,小麦、水稻和玉米的自给率约为95%。与之相对应,大豆和牛奶、白糖等农产品则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从1995年的30万吨飙升到2017年的9500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的2/3。
大豆进口量增长是是因为大豆单产要远低于其他主粮,仅相当于小麦的1/3、水稻的1/4和玉米的1/5。中国进口的近1 亿吨大豆,相当于8亿亩耕地的产量,占18亿亩耕地总面积的40%。用进口大豆节约出来的耕地来种植相对高产的主粮作物当然是最合理的选择。
人民网-首份农业展望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三大主粮将保持较高自给
除了营养之外,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北欧的自然风景,觉得很美。但是北欧地区非常冷,粮食产量很低,他们的主食是土豆。而且,各种各样的土豆惯例可以说是让人大开眼界。北欧人以土豆为主食,没有选择红薯,说明土豆具有红薯不具备的优点。种植环境问题,北欧气温很冷,但土豆可以生长,表明土豆的适应性很强。没有这点红薯。土豆的产量要想成为主要产量,必须通过关口。红薯的产量约为每英亩2000斤,但土豆的战斗力简直是万格。土豆的产量可以是红薯的两倍。
是土豆的储存。土豆的储存时间比红薯长。以前家乡有红薯仓库。因为红薯不能储存。但是土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与其选择红薯作为主粮,不如选择土豆主粮鞋,这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种植方式和普及度原因、块茎营养成分的原因、保管是否方便、食用方式的原因等,总的来说,这两种农作物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土豆的种植范围很广,种植面积很大,在种植方式和收获上比红薯简单省力,土豆的种植范围从我国的南方、广东、广西到北方的黑龙江、辽宁、大西北的新疆等都可以种植,别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红薯在农村通常要存放在地下室,这是因为红薯对环境的要求更苛刻,所以要在4度左右的温度下放置更长的时间。土豆一般可以常温保存,不需要太严格的保管条件,所以在种植范围和保管条件下,土豆比红薯有很大的优势。红薯和土豆种植相同,但在种植和收获方面土豆比较容易。红薯需要树苗、种植、水、中间管理、插秧等,收获的时候需要插秧发掘。但是土豆属于块茎种植,这要容易得多,后期管理和收获机械化程度更高,比种红薯容易得多。
每年可以种植两季土豆的地方不少,但红薯的种植很难实现。这样的话,土豆的年产量总的来说比红薯大,所以种植方式和产量的优势也是把土豆纳入主粮的另一个原因。红薯茎含有很多淀粉,但缺乏相应的营养成分。例如,根据食品营养成分检查机关的相关演示资料,同样质量的红薯和土豆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差异很大,红薯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比不上土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8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