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济南为什么抢菜

疫情。

济南为什么抢菜

因为济南突发疫情的原因,济南人民害怕限制出入所以开始了抢菜。

3月29日,济南通报了一例无症状感染者,30日济南市通报1+5例阳性感染者(本土确诊病例1例,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接连两天的病例增加,让济南这座被“疫情”包围半个月都没事的城市彻底慌乱了起来。随着济南疫情的爆发,更给济南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抢菜运动”,让济南这个本来疫情防控安全的省会城市,突然的紧张起来。所以济南进入“抢菜模式”。短短几小时,很多网友就在网络上发布了济南各大商超的蔬菜区都被抢光的照片和短视频。

现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和上涨品类为历年少见。专家分析认为,5大原因致使农副产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

省发改委5月上旬对我省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进行了信息与数据采集,并与4月下旬全省农副产品平均价格进行对比后认为,粮食、经济作物、畜禽类、蔬菜、水产品和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其中,小麦、玉米和薯干价格分别上涨4.67%、1.33%和44.44%。而大豆、绿豆、特一粉和特二粉价格下降,面粉平均下降6%左右。

经济作物及加工品中,花生果、花生油、烤烟等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20%,超过4月份涨幅最高的芝麻、花生果等平均16.4%的上涨幅度。

价格变动让居民感受最直接的是猪肉、羊肉、兔肉、鸡肉、鸭、鸡蛋,分别上涨10%、13.43%、5%、24.51%、20.37%和23.6%。鸡蛋价格自4月中旬出现小幅上涨后,近期又呈现出快速大幅上涨态势,且涨价范围遍及全省各地,初步估计全省鸡蛋涨价的幅度在每公斤1元-1.3元之间。进入5月以来,猪肉价格开始追涨,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涨幅超过了16%;全省各地的大小超市、专卖店、农村大集、农贸市场上的肉价上涨幅度一般在13%-8%之间,比重大节日期间的上涨幅度还高。

数据显示,大白菜、小白菜、菠菜、油菜、黄瓜以及南瓜、胡萝卜、绿豆芽和茼蒿等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蔬菜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专家认为,当季蔬菜价格一般是降,反季蔬菜价格偏高是正常的,今年出现的当季蔬菜价格上涨现象超出了常规,值得注意。

海产品中,小黄鱼、大黄鱼、青鱼、草鱼和鲢鱼价格分别上涨4.09%、92.61%、90.54%、3.67%和20%;鲤鱼、鲫鱼、带鱼和紫菜价格分别上涨1.19%、28.59%、5.89%和54.68%,也是今年来少有的涨幅。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也是近期较高的。化学肥料中的国产尿素、碳酸氢铵、磷肥和复合肥价格分别上涨5%、6.12%、65%和7.95%;农药中的敌百虫、敌敌畏和氧化乐果价格分别上涨4.55%、10.84%和2.38%。

针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现象,省发改委对市场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在全省的各类市场中,粮油、肉禽蛋、蔬菜、农用生产资料等货源充足,购销秩序正常,到目前为止没出现过一例抢购风潮。此外,记者从有关方面得知,目前市场上供求平衡的商品占六成,供过于求的达四成,基本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为什么会出现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记者采访的诸多专家分析,5大原因导致了近期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第一是惠农政策导致了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价位徘徊的正常复归。现在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是对惠农政策的积极反应。

第二是农产品需求量大增带动价格上涨。由于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玉米等农产品需求大增,导致玉米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饲料及其他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引起连锁反应。

第三是人民币升值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不仅使农副产品出口成本增加,而且引来大量外汇兑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在农副产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增加意味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第四是全面上涨因素带动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事实上,本轮价格上涨的不仅是农副产品,房价、股票、燃气、油价等的上涨,带动了其它产品的价格也普遍上涨;农用生产资料等的价格上涨,势必带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第五是国际大市场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有关。到目前为止,国际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已经连续几个月大幅走高,从而带动国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尽管如此,专家认为,当前市场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没有消费过热现象出现,绝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在合理区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785819.html